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8613篇
  免费   79367篇
  国内免费   10794篇
耳鼻咽喉   6622篇
儿科学   10435篇
妇产科学   4611篇
基础医学   32961篇
口腔科学   8529篇
临床医学   52570篇
内科学   84857篇
皮肤病学   15233篇
神经病学   31207篇
特种医学   12836篇
外国民族医学   71篇
外科学   65928篇
综合类   22190篇
现状与发展   103篇
一般理论   38篇
预防医学   18628篇
眼科学   7606篇
药学   19670篇
  123篇
中国医学   7906篇
肿瘤学   26650篇
  2024年   824篇
  2023年   6418篇
  2022年   5296篇
  2021年   10364篇
  2020年   15188篇
  2019年   16477篇
  2018年   19458篇
  2017年   20279篇
  2016年   21696篇
  2015年   23427篇
  2014年   31721篇
  2013年   31779篇
  2012年   17556篇
  2011年   18738篇
  2010年   23733篇
  2009年   23040篇
  2008年   13863篇
  2007年   11566篇
  2006年   13914篇
  2005年   10606篇
  2004年   8575篇
  2003年   7671篇
  2002年   7164篇
  2001年   8488篇
  2000年   7272篇
  1999年   6849篇
  1998年   5624篇
  1997年   5531篇
  1996年   4966篇
  1995年   4608篇
  1994年   3162篇
  1993年   2336篇
  1992年   2463篇
  1991年   2323篇
  1990年   1877篇
  1989年   1898篇
  1988年   1598篇
  1987年   1367篇
  1986年   1323篇
  1985年   1039篇
  1984年   760篇
  1983年   672篇
  1982年   609篇
  1981年   523篇
  1980年   425篇
  1979年   414篇
  1978年   366篇
  1977年   423篇
  1975年   305篇
  1972年   34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
3.
4.
5.
6.
7.
8.
目的 应用可视化方法分析代谢组学在中医药领域的现状及趋势。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和Web of Science 核心合集数据库2021年3月15日之前收录的中医药领域代谢组学研究的相关文献,应用CiteSpace软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关键词、作者、研究机构等内容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共纳入中文文献247篇,英文文献350篇。文献数量在波动中迅速上升。中、英文文献作者合作网络显示,张爱华是中医药领域代谢组学研究发文量最多的作者,并形成了核心研究团队。发文机构显示,中国医学科学院是该领域的重要研究机构,机构间合作紧密。中、英文文献关键词分析显示,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核磁共振、代谢标记物、冠心病、质谱技术、代谢通路等相关领域。结论 中医药领域代谢组学研究的热点主要为中医药治疗代谢性疾病的机制研究。研究趋势为卵泡代谢组学研究及中药有效成分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细棒、PEEK棒固定对寰枢关节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采用6具新鲜成人枕骨(occipital bone,Oc)~颈椎C4节段进行测试,模拟以下手术及固定状态:①完整状态;②损伤状态:枢椎齿状突II型骨折;③坚强固定:寰枢椎均采用普通椎弓根螺钉固定,直径3.5 mm钛棒连接;④PEEK棒:直径3.5 mm的PEEK棒连接;⑤细棒:直径2.0 mm钛棒连接。采用重复测量实验设计,在完整、损伤和不同的固定状态下,通过脊柱试验机对标本分别施加1.5 N·m的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和左/右轴向旋转的纯力偶矩。采用Optotrak三维运动测量系统连续采集标本运动,分析寰枢椎之间角度运动范围和中性区。结果采用直径3.5 mm的钛棒,2.0 mm的细棒以及3.5 mm的PEEK棒固定后,在前屈、后伸、侧弯和旋转方向上均显著减小了固定节段的运动范围(P<0.05)。直径3.5 mm和2.0 mm的棒固定后的运动范围,在各个方向上无显著性差异。PEEK棒固定的运动范围仅在侧弯方向上大于坚强固定(P=0.005),其他方向无显著性差异。3种固定方式在屈伸、侧弯和旋转方向上均显著减小了固定节段的中性区(P<0.05)。各种固定方式之间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寰枢关节采用直径2.0 mm的细棒固定,与坚强固定的稳定性相当。采用直径3.5 mm的PEEK棒固定,在前屈、后伸、旋转方向上与坚强固定的稳定性相当,在侧弯方向上弱于坚强固定。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