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肌腱立体缝合法治疗指屈肌腱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3月至2009年3月共收治62例指屈肌腱断裂患者,男34例,女28例;年龄16~64岁,平均30.6岁;左手29例,右手33例.随机分为立体缝合法组32例(44指)和Kessler组30例(40指).术后进行早期功能锻炼.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获6~12个月(平均9.6个月)随访,手指功能按国际手外科肌腱疗效评定法(TAM)评定:立体缝合法组:优20指,良21指,中2指,差1指,优良率为93.2%;Kessler组:优13指,良18指,中6指,差3指,优良率为7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08,P<0.05).结论 肌腱立体缝合法是修复指屈肌腱断裂的一种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2.
小腿胫前、踝关节及足跟部的软组织移动性差,血运欠佳,外伤后易引起软组织缺损。自1 997~2 0 0 3年应用近或远端为蒂的腓肠神经伴行血管岛状皮瓣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2 6例,均取得满意疗效。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男1 6例,女1 0例,年龄8~5 5岁,平均35岁。小腿中下1 / 3以上胫前及内外侧面软组织缺损1 2例,小腿远1 / 3胫前缺损8例,跟腱跟骨外露6例。皮瓣切取面积最大为1 0cm×7cm ,最小为3cm×4cm ,供区直接闭合1 8例,中厚皮片移植闭合8例。1 2 手术方法 ①小腿后侧腓肠筋膜皮瓣以近端为蒂,旋转弧较大,适合修复膝关节周围及小腿中上…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前外侧切口与后外侧切口半髋关节置换的疗效及安全性对比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行半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13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中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前外侧组(n=52)和后外侧组(n=61)。前外侧组行前外侧切口半髋关节置换术,后外侧组行后侧切口半髋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并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评价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的关节功能,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比较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手术优良率,并观察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前外侧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均较后外侧组减少(P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的Harris髋关节评分均较术前提高,前外侧组术后1个月Harris髋关节评分为(86.64±3.42)分明显高于后外侧组Harris髋关节评分(74.34±2.31)(P0.05);但术后3个月前外侧组Harris髋关节评分(91.23±1.13)分与后外侧组(90.15±1.12)分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前外侧组手术优良率为88.46%(46/52)明显高于后外侧组72.13%(44/61)(P0.05);后外侧组术后1w出现脱位,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其他严重并发症,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前外侧切口半髋关节置术与后外侧切口半髋关节置换术相比创伤小,治疗效果好,患者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4.
小腿后侧腓肠神经伴行血管岛状皮瓣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小腿胫前、踝关节及足跟部的软组织移动性差,血运欠佳,外伤后易引起软组织缺损。自1997~2003年应用近或远端为蒂的腓肠神经伴行血管岛状皮瓣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26例,均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接骨板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胫骨远端骨折患者并发症的影响对比。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胫骨远端骨折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传统组(n=50)和经皮组(n=56)。传统组患者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经皮组采用经皮微创接骨板固定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采用踝关节评分Kofoed评分评价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的疼痛、功能及活动度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优良率,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情况。结果经皮组的手术切口、术中出血量均小于传统组(P<0.05);经皮组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传统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Kofoed评分均改善,但经皮组术后的疼痛、功能及活动度评分均优于传统组(P<0.05);经皮组手术优良率为92.85%(52/56)明显高于传统组80.00%(40/50)(P<0.05);经皮组1例患者出现皮下血肿,传统组3例患者出现骨折延迟愈合,2例出现皮下血肿,2例皮肤坏死,术后经皮组并发症发生率1.78%(1/56)明显低于传统组14.00%(7/50)(P<0.05)。结论经皮微创接骨板固定术可加快胫骨远端骨折患者骨折愈合的速度,促进其关节功能的恢复,有利于患者进行早期关节功能锻炼,并发症少,提高术后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后外侧入路与后内侧倒L型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外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禅城医院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胫骨平台后外柱骨折患者45例,所有患者均需进行胫骨平台三柱分型,并根据分型结果进行改良后后内侧倒L型入路手术或改良后后外侧入路联合后内侧倒L型入路手术治疗,回顾分析临床效果。结果:胫骨平台后外柱骨折端复位患者优良率为100.00%,术后即刻、术后1年患者胫骨平台后倾角(PA)、胫骨平台内翻角(PTP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100.00%。结论:后外侧入路与后内侧倒L型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外柱骨折临床效果较好,能明显改善患者骨折症状及胫骨平面角度,可有效提高患者膝关节功能,有助于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7.
[目的]设计一种操作简单的新的肌腱缝合方法.[方法]40支leghom鸡爪随机分成4组,分别用Kessler法、Bunnell法、Tang法和立体缝合法修复鸡爪中趾Ⅱ区深屈肌腱,记录每组操作时间,生物力学测定仪测定不同缝合方法的最大负荷.[结果]立体缝合法最大负荷最大(P<0.05);缝合时间:除Kessler法缝合时间最短(P<0.05),其他三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立体缝合法抗拉强度较大,可满足肌腱吻合术后早期主动活动的强度要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