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建立结直肠癌裸鼠移植肿瘤模型,用小动物18F-FDG PET/CT技术评价西妥昔单抗对人结直肠癌移植肿瘤的影响。 方法BALB/c裸鼠皮下分别接种人结直肠癌细胞HCT116、LIM1215,建立HCT116与LIM1215两种荷瘤裸鼠模型。将成瘤后的模型分为对照组和西妥昔单抗治疗组(n=5),并且全程观察肿瘤体积变化情况。给药1周后采用小动物18F-FDG PET/CT技术评价实体肿瘤模型,并测量各组织与器官的18F-FDG最大每克组织摄取率。 结果小动物18F-FDG PET/CT成像显示裸鼠接种部位肿瘤内放射性摄取值增高,LIM1215与HCT116肿瘤模型的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肿瘤/组织或器官18F-FDG摄取比率均普遍降低,其中肿瘤/颈肌、肿瘤/心脏与肿瘤/肝脏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0.008、0.024),但两种肿瘤模型的肿瘤体积测量结果均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的肿瘤生长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西妥昔单抗对结直肠癌裸鼠移植肿瘤模型的治疗实验中,西妥昔单抗对肿瘤生长尚未有明显抑制作用时,小动物18F-FDG PET/CT可监测到肿瘤葡萄糖代谢的变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