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研究参麦注射液对老年患者腹部手术中氧化应激的治疗作用。方法 择期首次行腹部手术老年患者3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6例。全部病例在气管内全麻下行腹部手术,开放静脉后(T1,基础值)、切皮后10 min(T2)、切皮后30 min(T3)、关腹时(T4)及拔管后10 min(T5)五个时间点取中心静脉血。实验组在开放静脉后用注射泵注射参麦注射液20 mL∕h。采用比色法分别测定患者的血清活性氧(O2·O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 、总抗氧化能力(T-AOC)及抗超氧阴离子指标。结果 活性氧:两组间对比活性氧值无统计学差异,实验组T4和T5时活性氧值明显低于T1 (P<0.05)。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两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对照组T3、T4和T5,实验组T3和T4明显低于T1对照值(P<0.05)。丙二醛和总抗氧化能力:两组间组内MDA值和T-AOC值无统计学差异。抗超氧阴离子:两组间T4和T5时抗超氧阴离子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T1对比,对照组在T4和T5时显著降低(P<0.01),而实验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参麦注射液对腹部手术老年患者的氧化应激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青年、壮年、老年患者行腹部手术对氧化应激改变的影响。方法 择期首次行腹部手术患者48例, ASAⅠ或Ⅱ级,按年龄分成青年组(27~45岁)、壮年组(47~63岁)和老年组(65~86岁),各16例。全部病例在气管内全麻下行腹部手术,气管插管后行IPPV通气。于开放静脉后(T1基础值)、切皮后10 min(T2)、切皮后30 min(T3)、关腹时(T4)及拔管后10 min(T5)五个时间点取中心静脉血离心得血清标本冷藏。采用比色法分别测定血清活性氧(O2·O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 、总抗氧化能力(T-AOC)及抗超氧阴离子等氧化应激指标,同时记录上述时间点的血压和心率。结果 活性氧:各时间点老年组的活性氧测定值均明显高于青壮年组(P<0.05)。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3组GSH-PX呈下降趋势,与T1比较,T4和T5时间点GSH-PX值有统计学意义的降低(P<0.05)。丙二醛:3组MDA值均呈增加趋势,但与T1对比均未见显著差异;在T1、T2和T4,老年组的MDA值显著高于青年组和壮年组(P<0.05)。总抗氧化能力:3组的T-AOC呈逐渐减小,与T1比较,青年组和壮年组在T4和T5的T-AOC值减小有显著意义(P<0.05),老年组在T5减小也有显著意义(P<0.05)。抗超氧阴离子:与青壮年组相比,老年组在T4和T5的抗超氧阴离子值显著减小(P<0.05);与T1比较,老年组在T4和T5的抗超氧阴离子值也显著减小(P<0.05)。结论 进行腹部手术患者氧化应激反应加重,老年患者处于严重氧化应激状态。  相似文献   
3.
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中心脏移位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观察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OPCABG)中暴露术野时心脏位置改变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方法 冠心病多支病变患者47例,年龄50~82岁,术前左室射血分数为0.55±0.14,择期行OPCABG,平均移植血管桥3.2条。采用漂浮导管方法监测血液动力学,分别在麻醉诱导后循环稳定时(T_1)、搬动心脏前(T_2)、吻合前降支时(T_3)、吻合右冠状动脉或后降支时(T_4)、吻合左旋支或对角支时(T_5)、血管吻合完成、心脏恢复自然位置后(T_6)、及手术结束时(T_7)作参数测定。结果 吻合前降支时(T_3),SI和LVSWI有所降低(P<0.01),但CI和SvO_2保持在基础水平。吻合后降支或右冠状动脉、左旋支或对角支时(T4、T5),CI、SI、LVWI、LVSWI、RVWI和RVSWI等明显降低(P<0.01),其中CI较对照值降低18%,LVWI和RVWI降低均为25%,MAP和SvO_2也显著下降(P<0.05~0.01),而HR、RAP、MPAP、PAWP和PVRI则显著增高(P<0.05~0.01)。心脏恢复自然位置后(T_6),CI、LVWI和RVWI恢复到对照值水平。结论 OPCABG术中由于心脏被搬动及移位,可导致明显的心功能损害和血压下降;麻醉手术期间采取可靠的血液动力学监测和有效的心血管功能支持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异丙酚静脉麻醉和七氟醚吸入麻醉应用于门诊无痛人流手术的安全性,可行性,探求较好的麻醉方式。方法 择期门诊行人流手术患者30例,ASAT级,随机分成异丙酚组和七氟醚组,各15例。异丙酚组静脉注射异丙酚200mg+芬太尼0.1mg复合液至患者入睡,睫毛反射消失开始手术。七氟醚组截石位后手持面罩盖住口鼻,在活瓣自动控制下吸入七氟醚,睫毛反射消失开始手术,手术结束时停止吸入。结果两组病人血压手术中均有下降,与手术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后均恢复到手术前。与手术前比较,异丙酚组手术中心率有统计学意义的下降(P〈0.05),手术后恢复到手术前。与手术前比较,七氟醚组心率手术中、手术后均没有统计学改变。与七氟醚组比较,异丙酚组苏醒时间有统计学意义的增长(P〈0.05),而离院时间两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与七氟醚组比较,异丙酚组苏醒时和离院时疼痛评分较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病人术中知晓、胸肌僵直、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异丙酚静脉麻醉和七氟醚吸入麻醉两种麻醉方式对病人生理干扰小、麻醉效果确切,应用于门诊无痛人流手术苏醒快,离院时间短,不良反应少,两种麻醉方式均有较好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围术期外周血单核细胞β2整合素表达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动态观察围术期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β2整合素族的白细胞功能相关抗原(LFA-1即CD11a/CD18)和巨噬细胞分化抗原(Mac-1即CD11b/CD18)阳性表达率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不同手术创伤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手术患者24例,其中髋关节置换手术为Ⅰ组(n=10),下腹部手术为Ⅱ组(n=14)。所有患者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且阻滞效果确切。分别于术前、术毕、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采集外周静脉血,采用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检测术,测定外周血单核细胞膜上CD11a/CD18、CD11b/CD18阳性表达率(%)。另选14位健康志愿者作对照测定正常值。结果 与正常对照值相比,两组围术期各时点CD11b/CD18差异均显著性增高30%-45%(P<0.01),而CD11a/CD18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在术毕及术后第1天CD11b/CD18均显著性增高(P<0.05),术后第3天差异无显著性。CD11b/CD18在术后第1天Ⅰ组较Ⅱ组有显著性增高(P<0.05)。结论 围术期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CD11b/CD18阳性表达率显著性上调,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在术后24h的阳性表达上调较下腹部手术患者更显著;单核细胞可能主要通过CD11b/CD18介导而发挥多种功能。  相似文献   
6.
陈兴芳  招伟贤  陈研生  黎涌  谢健 《广东医学》2011,32(22):2900-2902
目的 观测与评价脊柱矫形术中血液回收对术中及术后输血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后路脊柱矫形手术病例,按照术中是否使用血液回收分为回收组(n=15)和非回收组(n=49),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打钉数量、手术失血及术中术后输血.结果 回收组的手术时间、打钉数量、手术失血及术中输液量均明显长于或多于非回收组(P<0.001),但...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测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OPCABG)中参附注射液对血流动力学和全身氧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冠心病择期行OPCABG手术患者56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Ⅱ~Ⅲ级,完全随机分为参附组(SF组,29例)和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27例).SF组在手术切皮前和吻合心脏血管前各静脉注射参附注射液40 ml,NS组则分别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用漂浮导管和动脉、混合静脉血气分析监测麻醉手术过程中麻醉诱导完成并血流动力学稳定时(T1)、锯胸骨后(T2),吻合血管前(T3),吻合前降支时(T4),吻合后降支或右冠状动脉时(T5),吻合左回旋支或对角支时(T6),血管吻合完成后心脏恢复原位置(T7),闭合胸骨前(T8)及手术结束时(T9)9个时点的血流动力学和全身氧代谢.结果 在T5和T6时点,两组的心脏指数(CI)和每搏指数(SI)均明显低于T1时点[(2.1±0.6)和(2.0±0.5)比(2.3±0.5)L·min-1· m-2,(1.7±0.6)和(1.8±0.6)比(2.1±0.5)L·min-1·m-2;(24±10)和(23±8)比(32±7)ml·beat-1· m-2,(22±9)和(22±8)比(32±9) ml·beat-1·m-2,P<0.05],其中T2和T5时点,SF组的CI略高于NS组[(2.5±0.7)比(2.1±0.6)L·min-1 ·m-2,(2.1±0.6)比(1.7 ±0.6) L·min-1 ·m-2,P<0.05].整个麻醉手术期间,SF组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左室工作指数(LVWI)和右室工作指数(RVWI)均略高于NS组(P<0.05).两组的pH在手术开始后均呈降低变化,其中SF组术毕的pH明显低于NS组(P<0.05).手术期间两组的碳酸氢根离子(HCO3-)、剩余碱(BE-E)和总二氧化碳(TCO2)均下降,两组间在多个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F组在麻醉后时点的氧供(DO2)高于NS组,但术中两组间氧耗(vO2)、氧摄取率(O2ext)和体温(T)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SAⅡ~Ⅲ级患者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中,在循环功能和氧供-氧耗相对稳定条件下静脉给予参附注射液,未见对血流动力学和氧代谢参数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硬膜外或肌肉途径自控镇痛的对比观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临床常用的病人自控镇痛(PCA)途径众多,如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可获得良好的效果。肌肉注射虽然是最经典的镇痛给药方式,但尚不清楚经肌肉途径自控镇痛(PCIMA)能否获与PCEA相似的效果,是否比后者有更多的优点。因此,对一组腹部手术病人进行了分组对比观测。  相似文献   
9.
备血不足手术大量失血的应急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病例摘要患者,男,71岁,因腹部巨大恶性肿瘤拟剖腹探查手术。术前检查见患者腹部隆起如足月妊娠,全身消瘦和低蛋白血症,Hb74g/L;术前备血仅RBC 200m。l手术在全身麻醉下施行,麻醉开始前开放右侧颈内静脉和外周静脉2条通路,同时作桡动脉穿刺连续监测动脉压。术中分离肿瘤失血,血  相似文献   
10.
黎涌  招伟贤  柳垂亮  林明  秦凯 《广东医学》2006,27(6):903-904
目的 研究术中洗涤式血液回收技术过程对全身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4例首次脊椎矫形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回收组,各12例.回收组采用洗涤式血液回收技术,经过滤、洗涤、离心处理创面回收的血液,当洗涤回收血液达300ml时开始回输,回收组洗涤回收血液均大于360ml,对照组未采用血液回收技术.于开放静脉后(T1)、椎管减压后30 min(T2)、手术结束前(T3)3个时间点取中心静脉血及自体回收血,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中性粒细胞表面黏附分子CD11b/CD18的表达,记录测量手术前(T1)、手术后(T3)及手术后24h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结果 回收组中性粒细胞表面黏附分子CD11b/CD18表达上调(P<0.05);自体回收血的CD11b/CD18表达明显上升(P<0.01);回收组术中T2,T3较对照组中性粒细胞表达增加(P<0.05),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较手术后均明显上升,手术后24h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 术中采用血液回收技术可引发中性粒细胞CD11b/CD18表达增加,引起全身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