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了解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及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上述方法修复各种原因所致的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共23例.结果:22例皮瓣全部成活,1例皮瓣远端1~2 cm皮肤坏死,皮瓣面积最大20 cm×10 cm,最小8 cm×4 cm,随访6个月~3年,效果满意.结论:应用这两种皮瓣手术简便,不损伤小腿主要血管,是修复足踝部轻组织缺损的较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2.
近膝部骨折是指股骨髁部及胫骨平台骨折,属关节内骨折,自1999年11月-2003年2月间共收治近膝部骨折32例,在手术处理骨折的同时,早期及时地进行合并伤的治疗,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临床上常常将腰肌劳损、腰背肌筋膜炎、腰3横突综合征、肌纤维组织炎等多种急慢性腰部病变所致的腰痛和运动功能障碍统称非特异性下腰痛,下腰痛是骨科患者常见的症状[1],而不是疾病的名称。随着现代工作生活方式的改变,下腰痛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一种常见现象,研究显示,有70%左右的成年人存在非特异性下腰痛,若久不得治,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及生活。近年来,腰痛的康复治疗方案逐步丰富,除了传统物理疗法和肌肉松弛剂外,综合治疗已经逐渐成为主流。本次研究观察自拟腰痹方湿热敷联合核心肌群训练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创伤性浮肩损伤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18例创伤性浮肩损伤行切开复位重建或锁定重建钢板内固定术。结果本组随访时间3~24个月,骨折或脱位处均获得临床愈合,无内置物松动、断裂和医源性血管、神经损伤。结论创伤性浮肩损伤采用手术治疗及早期功能锻炼,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操作简便、创伤小、并发症少的切取髂骨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7年6月至2012年2月间,获得随访的取髂骨的13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的取髂骨术式分成环钻取骨组(69例)、传统的骨刀取骨组(65例)。将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包括髂骨骨折、髂骨凹陷、术后创口脂肪液化、疼痛、麻木)等指标作为临床评价。结果两组的平均手术占用时间无显著性差异,但术中出血量、术后各项并发症有明显差异,环钻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明显低于骨刀组。结论术中无需大块特殊形状髂骨植骨时,用环钻取骨操作简便、并发症少,较传统骨刀取骨优势明显,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胡小晓  朱家骏  黄维运 《中国骨伤》2002,15(11):686-687
显微内窥镜椎间盘切除(Mcroedoscopy discectomgy,MED)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由美国发明的新技术,国内1997年引进并应用于临床[1].我院自2000年10月至2001年12月共开展此项手术72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牛津髋关节量表(the Oxford Hip Score,OHS)评价同期双侧全髋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对我院及武汉同济医院2000.4-2004.9月间开展的的22例同期双侧全髋置换术的患者进行6月-5年的随访,采取信件,电话及门诊复查的方式,用牛津髋关节量表进行评分,对患者术前、术后关节疼痛、活动度及整体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22例患者的术前OHS平均得分为53.62±0.85,属于"很差"等级。术后OHS平均得分为19.5±0.71分,达到"优"等级,术前、术后OHS评分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同期双侧全髋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是肯定的,在解除疼痛、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整体生活质量等方面有非常显著的效果。牛津髋关节量表相对于其他各种髋关节评价性衡量工具,短小、灵活、方便,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两种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背大面积软组织皮肤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32例足背大面积软组织皮肤缺损分别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A组)或胫前动脉逆行岛状皮瓣(B组)修复足背创面.结果 B组术后疗效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A组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胫前动脉岛状皮瓣修复足背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明显优于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相似文献   
10.
股骨粗隆间冠状位骨折因其骨折线的特殊性,加重了术前内固定选择及术中复位固定的难度,处理较为棘手。选择一种理想的内固定器械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科自2007年6月至2011年1月采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治疗31例股骨粗隆冠状位骨折患者,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