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研究maxmorespine椎间孔镜手术与小切口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观察组患者行maxmorespine椎间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小切口髓核摘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术前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和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结果术前,两组的VAS评分、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的VAS评分、ODI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VAS评分(1.15±0.10)分、ODI评分(28.55±18.40)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7±0.36)、(43.40±19.18)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均为10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axmorespine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创伤小、康复快,治疗效果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颈前路减压钛网植骨钢板内固定术在脊髓型颈椎病中的应用疗效。方法 2006年6月至2009年6月,在我院行颈前路减压钛网植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病例38例,男18例,女20例,年龄48岁~65岁,平均58.5岁,术前JOA评分5~12分,平均8.5分。结果 38例患者,术后X片显示钛网、钢板、螺钉位置均良好。所有患者均获成功随访,时间为3~32个月,平均14个月。术后随访JOA评分为13.1~16.8分,平均14.4分。改善率为72.9%~91.8%,平均为86.4%。结论颈前路减压钛网植骨钢板内固定术能直接解除压迫、重建颈椎稳定性,在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上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创伤性寰枢椎不稳是因创伤导致寰枢椎及其组织结构骨折、脱位、韧带损伤而引起不稳,可导致脊髓受压,甚至高位颈髓损伤,危及生命.在创伤性寰枢椎不稳的治疗中,重建脊柱稳定性是防止和减轻椎管狭窄和脊髓损伤的关键,也是手术治疗的主要目的之一.  相似文献   
4.
抽取74例患有小腿及足部皮肤缺损、骨外露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手术方式治疗;治疗组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技术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小腿及足部皮肤缺损骨外露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手术操作时间和术后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围手术期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技术对患有小腿及足部皮肤缺损、骨外露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探讨青壮年颈椎病的临床特点、分析其手术疗效。方法〓2009年1月至2015年1月,选择我院诊断为颈椎病并已行手术治疗的青壮年患者(≤40岁)26例,其中男14例,女12例,年龄28~40岁,平均36.7岁。公司职员10例,工厂工人7例,外科医生1例,自由职业8例。脊髓型21例,神经根型3例,脊髓型混合交感型2例。发病至手术时间为3~36个月,平均10个月。分析其可能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治疗过程,通过JOA或VAS评分来评估手术疗效。结果〓采用前路手术19例,后路手术2例,前后路联合手术5例。所有患者症状均明显缓解。21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中,术后随访3~47个月,平均19个月,JOA评分15~17分,改善率65%~100%。3例神经根型患者,术后随访时间分别为6个月、13个月和15个月,VAS评分均下降至0分。2例脊髓型混合交感型患者术后随访时间为7个月和25个月,JOA评分为17分。随访未发现有内固定松动、断裂、植骨不融合等情况,亦无内固定物造成的神经、脊髓损伤症状以及食管、气管损伤等并发症。结论〓针对青壮年颈椎病具体致病因素采取合适的手术方式可取得满意的手术疗效,但长期效果仍需继续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椎体成形术中骨水泥弥散容积比与疗效的关系。方法 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43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在我科施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术后Mimics软件上计算出伤体内骨水泥弥散容积。骨水泥弥散容积比=骨水泥弥散容积/伤锥体积,将骨水泥弥散容积比分为3级,1级<25%,25%<2级<50%,3级>50%,对比术前与术后随访(12个月)的模拟VAS评分与腰疼ODI评分。结果 37例患者实施PVP,术后获12~27个月随访(平均16.8个月),患者背部疼痛均有不同程度缓解或者消失。骨水泥弥散容积比分为1级、2级、3级各组之间的疼痛缓解疗效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骨水泥弥散容积比<25%即可获得满意疗效,增加骨水泥弥散容积比不能获得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与关节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分析200例多发性骨与关节损伤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诊断方法和治疗要点.结果:200例患者死亡率5%(10/200),急诊截肢率2%(4/200),伤口感染感染率10%(20/200),遗留骨与功能障碍率10%(20/200).治疗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较治疗前明显提高(H=6.23,P<0.05),Barthel评分显著提高(t=23.45,P<0.05);患者自我照料能力、大小便控制能力、转移、行走能力、FIM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t值分别为6.45、6.56、7.34、12.32,均有P<0.05).结论:严格遵循多发性骨与关节损伤的处理规程,有计划针对性采取治疗措施,才能使患者较好地获得日常生活能力和功能独立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自制红霉素眼膏纱条在非洲黑人慢性骨髓炎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6年6月至2017年11月,马拉博医院收治慢性骨髓炎,并行开槽清创、自制红霉素眼膏纱条填塞手术的患者共21例,男12例,女9例。胫骨8例,肱骨6例,股骨5例,尺骨1例,桡骨1例。结果无红霉素过敏病例,平均住院时间(6.7±1.6)d;伤口平均愈合时间(17.2±2.4)d,无伤口感染发生;平均随访时间为(4.5±3.3)个月;无骨髓炎复发病例。结论自制红霉素眼膏纱条结合规范的开槽清创术在非洲黑人慢性骨髓炎患者中取得良好的疗效,在医疗资源极度缺乏的国家不失为一种切实可行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ModicⅡ型改变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腰痛合并单侧下肢放射痛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5例,其中有ModicⅡ型改变30例(A组),无ModicⅡ型改变35例(B组),均行单纯椎板开窗椎间盘髓核摘除术.采用MacNab标准进行临床疗效评定,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估患者腰痛程度.结果 两组术后临床症状都有明显缓解,随访12~36(20.6±7.5)个月,按MacNab标准进行疗效评价:A组优10例(33.33%)、良17例(56.67%)、可3例(10.00%);B组优28例(80.00%)、良5例(14.29%)、可2例(5.7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VAS:A组(2.63±1.30)分,B组(1.09±0.50)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odicⅡ型改变可能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后遗留腰痛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清尿酸与髓核游离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梅州市人民医院2016年1月-2021年12月住院手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58例。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血尿酸值,并通过磁共振及术中所见确定突出的间盘髓核是否游离。统计学方法采用Spearman和Pearson分析腰椎间盘突出与血尿酸的相关性。变量分析采用单变量和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ROC曲线分析血尿酸水平变化对髓核游离的预测价值。结果:治疗前后的血尿酸变化与髓核游离具有相关性(r=-0.193,P<0.001)。在logistic回归中,血尿酸水平变化是出现髓核游离的重要因素。ROC曲线结果显示,血尿酸水平变化预测髓核游离的曲线下面积为0.624,敏感度为64%,特异度为70%,截断值为99.1μmol/L。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中髓核游离与血尿酸水平变化明显相关,血尿酸水平变化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髓核游离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