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颈椎病是临床骨伤科常见病、多发病,国内报道的发病率为17.3%^[1],该病多发于中老年人,随着现代科技和生活节奏的发展,年龄呈下降趋势,本病的发病和危害正不断的上升。葛根二藤汤是我院名老中医曹贻训教授的自拟治疗颈椎病的经验方,自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作者选用该方治疗各型颈椎病172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手术患者(非创伤所致)受到麻醉、手术相关的各种心理及躯体创伤等刺激,使机体在整个围手术期处于应激状态,这种心理和生理发生的重大变化直接影响免疫状态。而患者在围手术期特别是术后的免疫功能状态直接影响其病情的发展和转归。 T淋巴细胞亚群( CD+3、CD+4、CD+8及CD+4/CD+8)能反映宿主细胞免疫状态,是围术期进行免疫监测的重要指标[1]。本文对围手术期T淋巴细胞影响因素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在双侧椎弓根内固定情况下,应用cage椎间融合器行椎间融合与传统髂骨块植骨椎间融合治疗腰椎不稳症的临床效果。方法:78例椎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的腰椎不稳症患者,在双侧椎弓根内固定和椎管减压的基础上,42例行cage融合器椎体间植骨(A组,植骨仅用减压时取下的松质骨),36例取自体髂骨块行椎体间植骨(B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率、椎间隙高度及腰椎生理前凸角的变化、植骨融合率和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78例患者获得12~48个月随访,术前和术后2周的椎间隙高度、腰椎生理前凸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改善。A组优良率92.86%,B组72.22%(P〈0.05);植骨融合率A组95.24%,B组83.33%(P〈0.05)。结论:两种方式治疗腰椎不稳症,均能有效的恢复腰椎的稳定性,cage椎体间融合在症状改善、椎间融合率、椎间隙高度及腰椎生理前凸角的维持、并发症的发生方面比髂骨块植骨椎间融合有较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