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MP)-1在类风湿关节炎(RA)滑膜组织及滑膜下组织的阳性表达,探讨其在RA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65例RA组织MMP-2和TIMP-1表达情况,比较其在滑膜和滑膜下组织中的分布特点。另选取10例骨关节炎(OA)和7例半月板损伤的正常滑膜(NS)作对照。结果①MMP-2阳性表达率:RA 66%,OA 20%,NS 14%;TIMP-1阳性表达率:RA 63%,OA 30%,NS 0。②MMP-2在RA滑膜组织阳性表达率为40%,在滑膜下组织阳性表达率为61%;TIMP-1在RA滑膜组织的阳性表达率为60%,在滑膜下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5%。③MMP-2与TIMP-1之间,无明显的相关性表达。结论①MMP-2和TIMP-1在RA的发病机制中发挥作用;②RA滑膜的不同组织部位MMP和TIMP的表达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
图1关节区出现坚实的钙化团块,波及范围较广患者男,34岁。右手第3掌指关节肿胀,以掌面为著,同时伴有疼痛1年,曾在当地医院行痛点封闭一次,无明显效果,肿胀及疼痛未减轻,来我院时右手已经不能握拳。自带X线片示病变处关节间隙基本正常,第3掌指关节掌侧出现坚实、密度增高的钙化团块,未见明显的邻近骨质破坏(图1)。疑为滑膜病变而行手术治疗。术中所见:右手掌侧第3掌指关节处皮肤红肿,沿右手中指掌指关节两侧切开皮肤各约3cm,见关节囊呈骨性突起,打开关节囊,从中溢出大小不等的米粒状灰黄色物质,质地较硬。仔细剥离、切除病变组织并挤压、反…  相似文献   
3.
实验动物骨折模型不脱钙切片的制作魏典,于顺禄我们在动物骨折愈合过程的骨计量学研究中,采用了甲基丙烯酸甲丁酯进行了骨标本不脱钙包埋、切片,从而保存了骨原有矿物质及标记的四环素。因而能在荧光显微镜下进行骨组织形态计量学观察与光镜下组织学观察。1材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复习了天津医院12年间100例骨肿瘤及瘤样病变的冰冻切片病理检查结果。每例均以石蜡切片为诊断标准,复习、审查冰冻切片诊断结果。100例中,良性肿瘤有14例,骨巨细胞瘤23例,恶性肿瘤46例,骨转移癌7例,瘤样病变10例。冰冻切片与石蜡切片诊断完全一致的列为“诊断准确”,共84例(84);“符合诊断”者是指冰冻切片未能正确判断组织来源,但可确定肿瘤性质,有16例(16%)。“符合诊断”并不影响治疗方案。无1例“误诊”。本文并对冰冻切片的制作要求,冰冻切片的特点以及诊断注意事项等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5.
6.
采用综合手段提高骨肿瘤穿刺活检病理诊断准确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旨在探讨针对不同类型的骨肿瘤 ,灵活采用相应的穿刺活检方法及病理检查手段 ,达到了既操作简便又提高诊断正确性的目的。1 材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采用我院 1978- 2 0 0 1年骨肿瘤及瘤样病变穿刺针吸活检术标本 917例。男 5 64例 ,女 3 5 3例 ,年龄 1- 86岁 ,平均3 6.8岁。病变穿刺部位以股骨远端 ( 2 11例 ,2 3 .0 % )和胫骨近端 ( 14 9例 ,16.2 % )为最多 ,其余依次为髂骨、股骨近端、肱骨、骶骨等。2 标本采取方法1 1 传统方法  72 6例借助X线片定位 ,局麻下以 16号粗针穿刺抽吸取材。2 1 综合方法  14 9例骨肿瘤患者借助…  相似文献   
7.
人工神经制备修复兔长段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静脉(V)、基底膜(BM)、雪旺细胞(SC)和神经生长因子(NGF)制备人工神经桥接15mm兔坐骨神经缺损的作用。方法:用日本大耳白兔70只,分为7组(A、B、C、D、E、F、H),每组10条坐骨神经。各组均修复坐骨神经15mm缺损,以自体神经移植作为对照组(A)。术后观察3d,2,4,8和12周肢体运动,肌电图动作电位波幅,潜伏期和传导速度,记录电生理结果。术后12周取材,肉眼观察标本。比较近侧吻合口段(a),移植体中段(b),远侧吻合口段(c)神经再生情况,随机半数组织行HE染色,免疫组化髓磷脂碱性蛋白(MBP)染色,另半数组织做Cajar吡啶神经银染色,镜下观察神经再生情况,断端连接情况,并对各组再生神经束面积,有髓神经纤维密度,有髓神经纤维直径和轴突直径进行测量分析。结果:在实验组中以H组(V+BM+NGF+SC组)修复情况最佳,上述各指标与自体神经移植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V+BM+NGF+SC组修复神经缺损,效果最好,符合神经组织学结构,能达到自体神经移植的效果,很有可能成为周围神经缺损修复的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9.
作者复习了我院近18年收治的发生于手部各骨(指、掌与腕骨)的肿瘤与瘤样病变190例,每例均经病检证实。以软骨瘤最多(76.3%),其次是骨软骨瘤(11.5%).转移癌只有2.6%,骨巨细胞瘤(1.6%)与软骨肉瘤(1.1%)亦少见.作者对上述肿瘤与瘤样病变的临床,X线特点进行分析并结合有关文献探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静脉体、基底膜、许旺细胞和神经生长因子复合移植桥接神经缺损的作用。方法采用健康白兔40只,分为4组,每组10条坐骨神经。A组为静脉体、基底膜、许旺细胞和神经生长因子复合移植组,B组为自体静脉组, C组为人羊膜基底膜组,D组为自体神经移植组。均修复坐骨神经1.5 cm缺损,术后3 个月观察肢体运动,肌电图动作电位波幅、潜伏期和传导速度,并常规HE染色、免疫组化SP 法染色显示髓磷脂碱性蛋白(MBP)及Cajal吡啶银染色,镜下观察移植体段神经束面积、有髓神经纤维密度、直径、轴突直径等,做统计学处理。结果静脉体、基底膜、许旺细胞和神经生长因子复合移植组的上述指标与自体神经移植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静脉和人羊膜基底膜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1 )静脉体、基底膜、许旺细胞和神经生长因子复合移植起到了自体神经移植桥接神经缺损的作用;(2)移植体内有较粗大成熟的有髓神经纤维轴突再生为有效神经再生,再生有髓神经纤维直径和轴突直径与功能恢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