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1篇
药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水肿型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在2010年1月~2013年2月收治的10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选择我院在2005年10月~2008年12月收治的10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治疗,比较分析它们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4.00%,腹痛缓解时间为(4.13±1.11)d、腹部压痛缓解时间为(3.78±1.01)d,血淀粉酶恢复时间为(3.96±0.47)d,尿淀粉酶恢复时间为(6.18±1.65)d,白细胞恢复时间为(5.14±0.41)d,平均住院时间为(15.54±2.54)d。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6.00%,腹痛缓解时间为(5.66±1.87天)d,腹部压痛缓解时间为(6.68±1.09)d,血淀粉酶恢复时间为(6.65±0.62)d,尿淀粉酶恢复时间为(7.62±1.55)d,白细胞恢复时间为(7.47±0.72)d,平均住院时间为(21.59±3.43)d。观察组患者腹痛缓解时间、腹部压痛缓解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尿淀粉酶恢复时间,白细胞恢复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并且观察组的疗效也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确切、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对腹股沟疝的分型鉴别及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21年3月于宁国市人民医院外科收治的102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分析多层螺旋CT检查斜疝、直疝、股疝的类型,多层螺旋CT诊断与手术结果对比,多层螺旋CT检查的诊断效能,多层螺旋CT横断位、冠状位及矢状位的诊断符合率,多层螺旋CT检查腹股沟疝的影像学征象。 结果102例患者中单纯性斜疝70例,单纯性直疝20例,单纯性股疝5例,左侧复发性腹股沟直疝2例,右侧嵌顿性腹股沟股疝5例。CT诊断与手术结果相符的斜疝占64.71%(66/102),直疝占16.67%(17/102),股疝占6.86%(7/102)。多层螺旋CT诊断斜疝的特异度、灵敏度、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33%、91.67%、91.67%;直疝的特异度、灵敏度、阳性预测值分别为15.00%、85.00%、85.00%;股疝的特异度、灵敏度、阳性预测值分别为30.00%、70.00%、70.00%。多层螺旋CT冠状位的诊断符合率为99.02%,稍高于矢状位的98.04%(P>0.05);冠状位的诊断符合率为99.02%,明显高于横断位的75.49%(P<0.05);矢状位的诊断符合率为98.04%,明显高于横断位的75.49%(P<0.05)。102例患者共有疝囊105个,斜疝患者有72个疝囊,直疝患者有23个疝囊,股疝患者有10个疝囊。93.06%(67/72)的斜疝疝囊的腹股沟管内环扩大,直疝及股疝疝囊的腹股沟管内环均正常;斜疝及直疝疝囊均无股三角填塞,股疝疝囊均股三角填塞;斜疝及股疝疝囊均无侧新月征,82.61%(19/23)的直疝疝囊具有侧新月征;斜疝及直疝疝囊位于腹股沟韧带的前方,股疝疝囊均位于腹股沟韧带的后方;90.28%(65/72)的斜疝疝囊壁位于腹壁下动脉的外侧,直疝疝囊壁位于腹壁下动脉的内侧,股疝疝囊壁位于腹壁下动脉的后下方。 结论多层螺旋CT检查有助于腹股沟疝的诊断,与临床对腹股沟区解剖结构的了解相结合,对腹股沟直疝、斜疝及股疝的分型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