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4篇
肿瘤学   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介绍与验证一种反映腰椎间盘突出伴单侧坐骨神经痛的体征——模特征。方法:选取72例经腰椎MRI证实有腰椎间盘突出(L4,532例,L5/S1 40例)并伴单侧坐骨神经痛的患者,男49例,女23例,年龄32~68岁,平均50.7岁。每例患者人院当日由两位医师间隔2h分别检查,患者背对检查者,嘱其取最能缓解坐骨神经痛的站立姿势,若患者出现患侧屈髋屈膝、骨盆倾向患侧的姿势,记为“模特征阳性”,否则记为“模特征阴性”。同时行直腿抬高试验(SLR),阳性患者记录诱发下肢放射痛的最小角度。结果:70例患者两检查者结果完全相同,其中阳性60例,阴性10例,敏感性为85.7%;仅2例患者两检查者结果不一致,重复性97.2%。SLR均为阳性。结论:模特征是诊断伴单侧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简单、敏感的临床体征。  相似文献   
2.
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EP)监测的方法是经皮肤刺激四肢外周神经的末梢段,如腕部正中神经、尺神经、内踝部胫后神经等一定部位,将记录电极放置于感觉通路的不同部位以至头皮,记录通过的信号的反应波形.通过分析波形、波幅和潜伏期的变化判断神经传导是否正常,从而提供给手术医师可靠的信息,以防止因手术操作的影响造成神经功能不必要的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皮节体感诱发电位(dermatomal 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DSEP)术中评价腰骶神经根减压效果的适用指标及其临床价值.方法:2011年5月~2011年12月对46例以感觉障碍为主诉,经查体、腰椎MRI及术前DSEP检查证实存在单侧腰骶神经根(L5或S1神经根)受压而接受神经根减压手术的患者进行术中DSEP监测,男34例,女12例;年龄20~63岁,平均41.2岁.其中L5神经根受累36例,S1神经根受累10例,MRI显示为旁侧型椎间盘突出或神经根管狭窄.记录并比较麻醉后至减压前及减压后受累神经根的P40潜伏期和波幅,术中结合自发肌电(EMG)监测相应节段神经支配肌肉,作为可能出现即时神经根医源性损伤的预警.术前、术后采用VAS评分和ODI评估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术前、术后的VAS及ODI评分.结果:术中自发EMG均未提示神经根医源性损伤.减压后32例患者潜伏期延长<0.1,14例潜伏期缩短,其中8例改善率≥0.1.根据潜伏期改善率分为三组:无改善组(改善率≤0)、改善组(0<改善率<0.1)以及明显改善组(改善率≥0.1),无改善组的VAS改善率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明显改善组与改善组的VAS改善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6个月随访时三组之间的ODI改善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减压后所有患者P40波幅均无降低,其中明显改善(改善率≥0.5)37例,改善(0.3≤改善率<0.5)4例,无明显改善(改善率<0.3)5例,明显改善组术后VAS改善率显著性大于其他两组(P<0.05);术后6个月随访时明显改善组和改善组的ODI改善率均显著性大于无明显改善组(P<0.05),而前两组之间的ODI改善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P40波幅改善率与VAS改善率和病程之间存在相关关系(P<0.05).结论:对于病史较短且有典型相应皮区感觉症状的单侧腰骶神经根压迫患者,减压术中受累神经根DSEP P40波幅改善率可预示患者术后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可作为评估减压效果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腰骶神经根减压手术中皮节体感诱发电位(DSEP)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46例经查体、腰椎MRI及DSEP检查证实存在单侧腰骶神经根(腰5或骶1神经根)压迫的患者,术前按照40岁为节点进行年龄分层(大龄组和低龄组)、病程分层以3个月为节点(慢程组和短程组)、失血量分层以200 ml作为节点(大量失血组和少量失血组);在术中进行受累节段双侧神经根DSEP监测,观察并记录不同时间节点(麻醉后、减压前及减压后)的P40波潜伏期、波幅的数据,计算减压前后P40波幅的改善率,分别以0.5、0为节点将其分层(明显改善组、不明显改善组和无改善组),比较上述不同因素分层后的相关指标.结果:大龄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与Oswestry功能障碍(ODI)改善率之间,低龄组P40波幅改善率与ODI改善率、VAS与ODI改善率之间,P40波幅变化率、VAS改善率在不同病程组,病程、VAS改善率在不同P40波幅改善率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在应用DSEP分析腰骶神经根减压效果时,在不同患者相关因素下的P40波幅改善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估MRI在胸腰段损伤AO分类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0例胸腰段损伤患者,所有患者均有X线片、CT和MRI检查资料。分析患者骨折数目及骨折节段;根据AO系统评定患者分类为A型压缩损伤、B型牵张损伤、C型旋转损伤,后方韧带复合体(PLC)的状态为无损伤、不确定损伤、完全损伤。第一次评估使用X线片和CT数据(CT组);6周后重复评定,同时加入MRI数据(CT+MRI组)。使用Wilson的置信区间方法分析比较联合MRI后AO分类改变的比例。结果 :CT组检查发现128处胸腰段骨折,其中A型损伤98处,B型损伤24处,C型损伤6处;CT+MRI组发现23处新骨折,共151处骨折,其中A型损伤91处,B型损伤54处,C型损伤6处。与CT组比较,CT+MRI组AO分类出现改变的患者共17例(21.3%),95%的置信区间为(0.14,0.31);无改变63例(78.7%),95%的置信区间为(0.68,0.86)。在AO分类出现改变的患者中,15例(18.75%)由A型改变为B型,95%的置信区间为(0.11,0.27);2例(2.5%)由B型改变为A型,95%的置信区间为(0.01,0.08)。CT评估PLC状态,无损伤58例,不确定损伤1例,完全损伤21例;CT联合MRI评估PLC状态,无损伤45例,不确定损伤2例,完全损伤33例。CT和MRI联用,PLC损伤分级无改变63例(78.7%),95%的置信区间为(0.67,0.88);PLC损伤分级发生改变17例(21.3%),95%的置信区间为(0.13,0.33)。结论:联合MRI比仅用CT能够检出更多的骨与韧带损伤,MRI检查可能改变胸腰段损伤患者的AO分类,检出的PLC是分类发生改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观察腰椎术中L5神经根减压后高频电刀使用后不同时间短潜伏期皮节体感诱发电位(DSEP)P40波潜伏期和波幅的变化,探讨高频电刀对皮节体感诱发电位(DSEP)的影响。方法:对36例单侧L5神经根压迫接受开窗手术患者,在术中进行受累神经根DSEP监测,观察并记录减压后使用高频电刀不同时间节点(使用前,电刀停止即刻、停止后5min及10min)的P40波潜伏期、波幅的数据,通过对照评价术中高频电刀对DSEP监测的影响。结果:与减压后(使用电刀前)相比,电刀停止后即时P40波潜伏期明显延长、波幅明显下降(P<0.05);停止后5min时P40波潜伏期、波幅无明显恢复(P<0.05);10min时,潜伏期和波幅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术中高频电刀的使用将影响DSEP的监测结果,应在电刀停止10min后记录波形才准确。  相似文献   
7.
踝管综合征是指胫神经在内踝后侧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卡压而产生的临床征候群。在多种致病因素中,距下关节骨突形成致胫神经拉伸紧张而仅产生小腿症状的不典型踝管综合征比较少见,现报告2例。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病灶刮除、蒸馏水+氯化锌灭活、抗菌素骨水泥填充、钢板螺钉内固定手术方法治疗临近膝关节CampanacciⅢ级骨巨细胞瘤的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3月至2009年11月收治的13例临近膝关节CampanacciⅢ级骨巨细胞瘤患者,入院后均经病理活检确诊后采取上述手术方法治疗。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5—7.2年,平均随访5.1年。随访时评估受试者HSS评分、VAS评分及影像学资料评估。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发现复发,无骨水泥及内固定失效问题,且HSS评分、VAS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病灶刮除、瘤壁蒸馏水+氯化锌灭活、抗菌素骨水泥填充、钢板螺钉内固定是治疗临近膝关节CampanacciⅢ级骨巨细胞瘤的一种有效、复发率较低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打压植骨手术方法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RCOⅢ期的效果。方法2006年2月至2009年9月收治股骨头缺血坏死ARCOIII期病例35例,其中男29例,女6例,平均年龄43.7岁(36—48岁),通过病灶刮除、取髂骨打压植骨手术方法治疗,随访时间为术后第6个月、1年、2年,随访内容为VAS评分、Harris评分(HHS)及x线片。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获随访,平均随访2.1年(1.5-3.2年)。随访发现26例患者VAS评分及HHS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所有患者术后无坏死分期进展,无术后取骨区疼痛。结论对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RCOⅢ期的患者,打压植骨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