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9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4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中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2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晓平 《陕西中医》2003,24(12):1074-1075
目的 :探讨中药内外合治对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观察 2 8例患者 ,以 1 0 d为 1疗程 ,对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及血尿酸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中药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使血尿酸下降。提示 :本方法对本病有清热利湿 ,泻火解毒的功效  相似文献   
3.
自拟二花萆艹解汤治疗乳糜尿37例高晓平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222002)乳糜尿是临床常见病,笔者运用自拟二花萆艹解汤治疗本病37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37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性21例,女性16例,年龄26~68岁,平均4...  相似文献   
4.
程迎  高晓平  陈和木  张旭 《安徽医学》2019,40(12):1319-1322
目的比较手部外骨骼机器人辅助双侧对称性训练与镜像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手功能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7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的脑卒中偏瘫患者3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外骨骼组与镜像组,每组18例。外骨骼组患者利用手部外骨骼机器人进行双手同步对称性训练,镜像组给予镜像疗法。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手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方法的疗效差异。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分(FMA)及改良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外骨骼组患者的FMA评分高于镜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治疗2周后,外骨骼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镜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两组患者治疗显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4周后,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骨骼组治疗显效率高于镜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35,P=0.022)。结论基于手部外骨骼机器人的双侧对称性训练能加速脑卒中患者手功能的恢复进程,对于手功能的改善程度优于镜像疗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步态训练矫正仪对脑卒中足下垂患者的步态改善情况。方法收集符合本研究标准的脑卒中足下垂患者共3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及功能康复训练,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步态训练矫正仪治疗,1天2次,每次10~15 min。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分别对两组患者下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 评分)、异常步态模式评定量表及步态时空参数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的 FMA 评分、异常步态模式评分及步行参数均较治疗前改善(P ﹤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步态训练矫正仪可改善脑卒中患者足下垂步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安全护理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收住该院的脑卒中患者86例作为对照组,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5月收住该院的脑卒中患者92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全面安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实施安全护理,能有效降低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中护理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确保病人安全,提升医护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PNF)技术联合肌内效贴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6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PNF组和联合组,每组分别22、22、23例,治疗过程中分别有2、2、3例患者脱落/中止,最终每组纳入2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物理因子治疗(20 min/次,2次/d,6 d/周)、偏瘫肢体综合训练(40min/次,1次/d,5 d/周)和作业治疗(20 min/次,1次/d,5 d/周),持续治疗4周;PNF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上肢PNF训练,其中偏瘫肢体综合训练20 min/次,PNF训练20 min/次,1次/d,5 d/周,持续治疗4周;联合组在PNF组基础上接受肌内效贴治疗,贴布每3 d更换1次,持续治疗4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4周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MA)评估上肢运动功能;采用改良Ashworth分级量表(MAS)评估肌张力;采用表面肌电(sEMG)评估积分肌电值(iEMG)和协同收缩率(CR)。结果:(1)上肢运动功能:与治疗前比较,P...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脑电仿生电刺激小脑顶核对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选取脑梗死后并发认知功能障碍患者5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5例。2组患者均接受康复治疗及认知功能训练,治疗组同时加用脑电仿生电刺激进行干预。2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后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定认知功能变化,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评估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MoCA评分、MMSE评分均较组内治疗前提高(P<0.05),且治疗组评分明显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较组内治疗前改善(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和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电仿生电刺激小脑顶核可有效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认知功能,其可能机制是通过改善患者的脑循环进一步改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腰腹肌肌力训练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功能,预防复发的作用。方法:将86例经治疗并取得治愈和显效的腰椎盘间突出症患者按治疗结束的时间为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训练组和对照组,训练组进行腰腹肌肌力训练,对照组只给予腰部防护知识教育。随访1年观察两组复发率,并分别于治疗后6和12个月进行腰椎功能评定。结果:训练组1年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X^2=7.76,P&;lt;0.01)。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即时的腰椎功能评分经t检验差异无显著性(t=0.69,P&;gt;0.05);训练组治疗后6和12个月时腰椎功能评分较治疗后即时增高,差异有显著性(t=1.92,1.95,P&;lt;0.05),6和12个月的评分差异无显著性(t=0.65,P&;gt;0.05);对照组治疗后6和12个月时的腰椎评分与治疗后即时相比降低,差异有显著性(t=2,13,1.87。P&;lt;0.05)。6和12个月的评分相比差异不明显(t=0.57,P&;gt;0.05);训练组治疗后6和12个月的腰椎功能评分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期评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t=2.83,2.79,P&;lt;0.01)。结论:腰腹肌肌力训练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改善腰椎功能、预防复发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探讨脑卒中早期采取伸肌治疗策略与屈肌治疗策略对患者偏瘫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选取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48例,随机分为伸肌治疗组和屈肌治疗组,两组均接受除上肢以外部位的常规康复治疗,伸肌治疗组对偏瘫上肢伸肌群(肱三头肌、前臂伸肌群)行电针、肌电生物反馈、手法快扣、运动想象等康复治疗;屈肌治疗组针对上肢屈肌群(肱二头肌、前臂屈肌群)行相同治疗。3周为1疗程,共进行4个疗程康复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每疗程结束时进行肱二、肱三头肌的均方根值(RMS)、协同收缩率(CR)、Fugl-Meyer上肢功能(FMA-UE)、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估。 结果:每个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肱二、三头肌的RMS值、FMA-UE及MBI评分均显著好转(P<0.01)(P>0.05);第四个疗程结束后伸肌治疗组的伸肘时CR值小于屈肌治疗组(P<0.05)。 结论:两种早期康复策略对脑卒中患者的上肢肌力、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均有明显的治疗效果,但早期采用伸肌治疗策略能更有效地减轻上肢伸肘时的痉挛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