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索一种预防腹部术后切口裂开的方法。方法:对于高龄、肥胖、体弱等术后可能出现腹部切口裂开的贲门癌患者,采用全层排线减张缝合法缝合贲门癌经腹切口手术112例,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本组112例经腹贲门癌根治术病人中,术后无1例并发切口裂开及切口感染。其中4例于术后第5~7天出现切口内脂肪液化,无感染。给予腹带包扎延迟拆线至术后15~20天,切口愈合良好,结论:全层排线减张缝合法,能够预防贲门癌经腹切口手术后切口裂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经右胸前外侧小切口心脏不停搏下微创手术方式房间隔缺损 (ASD)修补在心脏外科中的临床应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经右胸前外侧第 4肋间切口进胸 ,直视下心脏不停搏完成ASD修补 2 8例。其中直接缝合 15例 ,用Dacron片、4/0Prolone线连续缝合修补 13例。结果 全组 2 8例ASD患儿手术经过顺利 ,术后恢复快 ,痛苦小 ,切口渗出少 ,并达到美容效果 ,无气体栓塞、膈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心脏畸形矫正满意 ,全组无死亡病例。采用经右胸第 4肋间前外侧小切口心脏不停搏下行ASD修补术 ,切口小 ,创伤小 ,病人痛苦小 ,效果满意。结论 心脏不停搏下心内直视手术 ,是一种较接近生理状态的心肌保护方法 ,可以避免心肌再灌注损伤 ,同时也缩短了体外循环时间 ,进一步减小了对心脏的影响。但手术操作难度大 ,仅适用于切开右心房能完成的操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胸腺肽注射液在食管癌术后化疗中的药物过敏反应。方法回顾分析在应用胸腺肽注射液的过程中出现过敏反应的5例患者,总结过敏反应发生的时间及其临床表现、治疗措施和治疗结果。结果胸腺肽注射液在用药过程中过敏反应比较快,比较剧烈,主要是对呼吸和血压的影响,由于及时采取抢救处理,过敏症状迅速缓解,均未引起严重的不良后果。结论胸腺肽作为免疫抑制剂,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发生过敏反应的概率并不大,但是一旦发生,其来势较凶。如果没有临床经验,未得到重视,容易误诊误治,有可能引起严重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扶正抗癌方联合常规化疗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该院收治的100例NSCLC术后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扶正抗癌方治疗,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血清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IL-1)和降钙素原(PCT)]水平和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清CRP、IL-1、PCT、CEA、CA125、NSE、CYFRA21-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抗癌方联合常规化疗应用于NSCLC术后患者可降低中医证候积分、炎性因子水平和肿瘤标志物水平,效果优于单纯常规化疗。  相似文献   
5.
自 1997年以来 ,我院对收治的高龄食管癌、贲门癌病人有选择地进行术前、术中、术后应用硝酸甘油预防心肌梗死 ,效果显著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2 0例高龄食管癌、贲门癌病人 ,男 68例 ,女 5 2例 ,年龄 66~ 85岁 ,平均 72岁。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61  相似文献   
6.
恶性胸水是胸部癌症晚期病人常见并发症之一,比较顽固,治疗棘手,常反复发生,给病人带来巨大痛苦。治疗以缓解症状,改善病人生活质量为目的。过去治疗方法较多,如胸膜腔注入化疗药物或红霉素、四环素等,促进胸膜粘连,减少胸水产生,疗效较差,失败率较高。自1999年以来,我院采用胸腔镜引导下,胸腔内喷洒滑石粉,使胸膜产  相似文献   
7.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治愈恶性血液病的有效手段,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常见和严重并发症,其发病程度与移植成败和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其中肠道GVHD因其临床症状重、对全身状况影响大,在GVHD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1],但是肠道GVHD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诊断和治疗困难.所以肠道GVHD的诊断与治疗是allo-HSCT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本科在allo-HSCT工作中有3例患者发生严重的腹疼、腹泻、消化道出血,经临床和辅助检查诊断为重度肠道GVHD,现将诊疗经过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管状胃的做法改进及其在胸中、上段食管癌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自2005年8月至2010年10月期间,对126例胸中、上段食管癌患者行左侧开胸颈部吻合手术,食管次全切除,用改良的管状胃重建消化道,并重点探讨管状胃的制作方法改进。结果本组126例患者经过上述手术后,无手术死亡,无吻合口瘘,无乳糜胸发生,无胃出血,无胸胃排空障碍。发生吻合口狭窄5例,左胸腔积液4例,心律失常3例,喉返神经损伤4例。术后2周常规行钡餐透视检查,空腹透视观察无胃潴留现象,吞钡后可见胃排空良好,胸部正位片几乎看不到胸胃,术后随访1~2年,无胸胃综合征及明显反流性食管炎等并发症。结论食管癌切除术后,这种管状胃的制作简单,易于掌握,而且安全有效。解剖学上与生理食管更相似,有更长的替代长度及胃部血液循环,对胃的功能影响较小,降低了胃排空不良的发生,减少了胸胃对呼吸的影响及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了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观察112例中晚期食管癌、贲门癌患者术中应用氟尿嘧啶植入剂的临床疗效,以评价5-氟尿嘧啶缓释剂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抽取笔者所在医院2004~2006年112例中晚期食管、贲门癌采用手术中放入5-氟尿嘧啶缓释剂加上术后化疗的患者,与同期112例术中未用5-氟尿嘧啶缓释剂但术后给予相同化疗的中晚期食管、贲门癌患者,进行对比研究,术后化疗方案均采用替加氟+奥沙利铂.两组患者均随访3~5年,观察其不良反应、肿瘤复发率及患者死亡率、术后生存期等.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术中放入5-氟尿嘧啶缓释剂的患者,肿瘤复发少,患者死亡率低,术后生存期长.术中放入5-氟尿嘧啶缓释剂者,术后也无明显不良反应,血常规、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影响,无恶心、呕吐,无吻合口瘘等并发症.结论 术中应用5-氟尿嘧啶缓释剂能明显减少术后复发和转移,术中应用5-氟尿嘧啶缓释剂患者耐受性良好,无明显不良反应,是一种有效的中晚期食管癌、贲门癌术中治疗的辅助手段,在控制疾病的复发、转移等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