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5篇
肿瘤学   8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技术在骶骨肿瘤切除中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应用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技术在行骶骨肿瘤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6例骶骨肿瘤患者切除过程中应用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技术(腹主动脉球囊阻断组),复习既往32例骶骨肿瘤应用传统的术前血管栓塞技术切除肿瘤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术后恢复时间及复发率。[结果]腹主动脉球囊阻断组手术时间为(149.19±73.81)min,术中出血量为(826.67±509.11)ml,有2例骶神经损伤,平均住院时间(26.05±7.08)d,术后恢复时间(34.61±8,22)d,半年复发率5.5%,1年复发率11%,2年复发率16%;对照组手术时间为(221.33±45.19)min,出血量为(1652±706.99)ml,有3例骶神经损伤,4例出现局部皮肤缺血性疼痛,1例出现性功能障碍。平均住院时间(37.93±7.63)d,术后恢复时间(46.03±9.67)d,半年复发率18%,1年复发率31%,2年复发率40.6%。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骶骨肿瘤过程中,采用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技术,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及并发症,缩短住院天数,术后恢复快,降低了复发率。是一项具有实用价值的临床技术。  相似文献   
2.
林二虎  镇万新  高国勇  刘俊良  徐亮  刘洪涛  胡志峰 《骨科》2013,4(3):150-151,156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女性绝经后骨密度逐渐下降,使得绝经后女性成为骨质疏松症的高发人群。保守治疗需要长时间卧床,使骨质疏松进一步加重,甚至导致严重并发症,在透视下经皮穿刺向病椎注入骨水泥的椎体成形术是治疗OVCF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内源性可溶性糖化终末产物受体(sRAGE)和内源性分泌型糖化终末产物受体(esRAGE)对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59例≥50岁髋部骨折住院患者分为非糖尿病组(Ⅰ组,20例)、糖尿病非骨质疏松症组(Ⅱ组,21例)及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组(Ⅲ组,18例),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骨密度(BMD),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浆sRAGE、esRAGE水平,并检测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肌酐(Cr)、碱性磷酸酶(AKP)、钙(Ca)等生物化学指标及体质量指数(BMI)。结果 3组患者的BMI、Cr、TG、TC、AKP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和Ⅱ组患者血浆C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Ⅲ组Ca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间血浆FBG、HbA1c、BMD、sRAGE、esRAGE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sRAGE、esRAGE水平与FBG、HbA1c呈负相关(P<0.01),与BMD呈正相关(P<0.01)。结论血浆sRAGE、esRAGE可能成为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RP)复合自体浓缩红骨髓(RBM)促进脊柱融合的作用。方法新西兰大白兔24只,随机分为A、B两组,建立双侧骶髂关节缺损模型。A1组植入PRP+RBM+β—TCP,A2组植入RBM+β—TCP,B1组植入PRP+β—TCP,B2组植入β—TCP。分别在术后第4、8、12周通过大体观察、CT扫描、组织学观察及计算机图像分析等方法观察脊柱融合情况。结果术后4周,A1组大量新生骨痂部分覆盖人工骨,多于A2和B1组,三组植入物与宿主骨结合均不牢固。术后8周,A1组表面大量连续骨痂,人工骨腔隙被充填,植入物与宿主骨结合牢固,B1组新生骨痂多于A2组,均部分覆盖人工骨,植入物与宿主骨结合不牢固。术后12周,A1组骶骨髂骨融合,B1组新生骨明显多于A2组,均大部分覆盖人工骨,植入物与宿主骨结合较牢固。术后各期B2组表面无新生骨组织,两断端硬化。结论PRP复合RBM具有明显促进脊柱融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脊柱转移瘤的手术目的、适应证、术式选择及疗效。方法2003年6月~2006年6月,对37例脊柱转移瘤患者行手术治疗,包括颈椎转移8例,胸椎转移18例,腰椎转移11例。观察术后生存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平均随访18个月。疼痛缓解率87%,27例神经功能恢复按Frankel分级提高1~3级。6例术前没有神经症状,术后一直未出现神经症状。4例神经功能无恢复。结论手术治疗脊柱转移瘤,可以明显缓解患者疼痛,改善神经症状,预防继发神经功能障碍,提高脊柱转移瘤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Apofix椎板夹内固定在寰枢椎不稳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Apofix椎板夹内固定在寰枢椎不稳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0年4月至2004年7月,在颈后路切开复位手术中采用Apofix椎板夹内固定植骨融合治疗寰枢椎不稳30例。男24例,女6例;年龄19~67岁,平均41岁。寰枢椎脱位5例,齿突骨折25例。齿突骨折中有新鲜骨折21例,陈旧骨折、骨不连4例;AndersonⅡ型骨折23例,Ⅲ型骨折2例。颅骨牵引复位后,于术中显露寰枕间隙、寰椎后弓及枢椎椎板,置入Apofix椎板夹的上、下椎板钩。将取自髂骨的植骨块植入C1,2椎板间隙,夹紧连接杆完成固定。结果全部病例随访8~46个月,平均27个月。颈椎完全复位28例,不完全复位2例。术中平均出血65ml,手术时间70 ̄150min。术后颈围保护下坐起时间平均为术后第3天(第2~6天),无脊髓损伤或损伤较轻者离床活动时间平均为术后第7天(第2~10天)。术后3个月植骨融合。术前合并神经系统症状者16例,术后5例上颈椎神经根压迫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11例脊髓损伤者术后脊髓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Frankel分级提高2级1例、1级8例、2例无变化。未发生椎动脉、神经根、脊髓损伤或脊髓损伤加重等严重并发症。结论Apofix椎板夹内固定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等特点,为颈后路内固定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背景:镓是一种人体内非必需微量元素。体内实验已证实,镓可直接抑制骨溶解, 阻止骨钙释放, 增加骨中钙含量,作为一种新的治疗代谢性骨病的药物,其抗骨转化机制尚不清楚。 目的:观察硝酸镓对骨质疏松大鼠胶原和骨钙蛋白的影响。 方法:雌性SD大鼠9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n=20),显露双侧卵巢后缝合关闭腹腔;骨质疏松组(n=70),切除双侧卵巢建立骨质疏松大鼠模型。两组各随机取8只采集血、骨标本观察雌激素缺乏性骨质疏松模型复制情况。造模后骨质疏松组(n=62)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骨质疏松对照组(n=16)生理盐水腹腔注射,3次/周;低剂量镓盐组(n=16)腹腔注射硝酸镓,3次/周;高剂量镓盐组(n=15)按2 mg/kg腹腔注射硝酸镓,3次/周;雌激素组(n=15)腹腔注射雌二醇,3次/周。治疗12周后,检测骨标本中骨胶原、骨钙蛋白和羟脯氨酸水平。 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比较,骨质疏松对照组胶原含量降低(P < 0.05),氨基己糖和羟脯氨酸含量升高(P < 0.05),硫酸基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经镓盐及雌激素治疗后,胶原含量升高(P < 0.05),氨基己糖和羟脯氨酸含量降低(P < 0.05)。高剂量镓盐组较低剂量镓盐组效果明显(P < 0.05),与雌激素组效果相当(P > 0.05)。证实硝酸镓通过提高胶原含量,降低羟脯氨酸含量改善骨质疏松症骨代谢状态,2 mg/kg硝酸镓可取得类似雌激素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应用Uniplate颈前路钛板系统结合钛笼在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32例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前路减压Uniplate钛板结合钛笼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的临床疗效及X线检查结果.结果 随访3~12个月,平均8个月.术后3个月X线片显示全部病例植骨融合良好,无钛板、螺钉松动、断裂,无钛笼松动、移位等并发症.按Odom评分标准:优27例,良5例.优良率为100%(32/32).结论 Uniplate颈前路钛板系统结合钛笼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并发症少、融合率高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经皮球囊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在脊柱转移瘤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33例椎体转移瘤均行PKP治疗。PKP在G臂X光机的监视下完成,行双侧椎弓根穿刺,分别置入球囊扩张椎体后注射骨水泥,对手术前后疼痛程度、活动能力及病椎高度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 43个椎体行PKP均1次成功,平均每个胸椎注射骨水泥量(3.6±0.8)mL,腰椎(4.8±1.0)mL。术后24 h 87.8%(29/33)的患者可下地独立行走。手术前后疼痛评分、活动能力评分及病椎高度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48 h 31例(93.9%)患者背部疼痛部分或完全缓解,2例(6.1%)疼痛改善不明显。术中2例发生椎旁静脉内骨水泥渗漏但无临床症状;1例发生骨水泥椎管内渗漏及时改为开放手术,未发生神经受损症状;术前3例有神经根受损症状者术后缓解不明显。随访6~12个月,5例因肿瘤全身转移死亡,余存活病例未见椎体进一步压缩,疼痛明显加重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PKP能迅速缓解椎体转移瘤引起的骨痛,有效增高压缩椎体高度,改善后凸畸形,增强病椎强度和稳定性,预防病椎进一步压缩骨折,具有简单、安全、有效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微创经皮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应用微创经皮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2000年3月~2004年5月,采用经皮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单节段、不稳定胸腰椎骨折32例。其中T128例,L116例,L26例,L32例。患者全部使用丹历.枢法模公司生产的CDH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在骨折节段上、下相邻椎弓根皮肤处做4个1.5cm长的纵形切口,透视下,钻入椎弓根螺钉,从一端切口纵形将固定棒置入肌纤维间隙内,初步固定钉棒,撑开复位并矫正屈曲畸形。并以同期32例采用传统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内固定技术治疗的类似患者作为对照,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经皮组32例患者术后获24~52个月(平均36个月)随访。手术时间平均为42.06min,手术出血量平均为83.69mL,住院时间平均为11.75d,术后恢复工作时间平均为12周,术后2年后凸Cobb角轻度丢失。与对照组比较,经皮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出血量明显减少,术后恢复快。结论经皮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复位及内固定效果好,手术操作简单安全、创伤轻、痛苦小,患者康复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