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4篇
肿瘤学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左半结肠癌肠梗阻术中排便减压一期切除吻合术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至2010年3月间对45例左半结肠癌肠梗阻患者行术中排便或/和灌洗一期切除吻合术的临床病理资料,并与同期行Hartmann术的28例左半结肠癌肠梗阻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基础疾病、肿瘤部位、分期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一期切除吻合组与Hartmann术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6.7%和28.6%(P=0.682);手术死亡率分别为2.2%和3.6%(P=0.35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中一期切除吻合组总住院时间为(17.1±6.9)d,住院费用为(51087.5±37916.4)元;Hartmann术组首次手术切除和二次关瘘术的总住院时间为(25.7±8.9)d,两次总住院费用为(78624.2±31734.7)元;两组比较,分别为P=0.001和P=0.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基本操作,对左半结肠癌肠梗阻术中排便减压一期切除吻合术是可行的、安全的。  相似文献   
2.
直肠癌术生生活质量研究现状和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了解直肠癌术后生活质量(QOL)评估的临床应用现状。方法 采用文献回顾的方法对目前直肠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评估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结果 直肠癌术后出现各种远期、近期并发症,对患者的生理、社会和心理健康方面产生影响。生活质量评估是一种多方面的研究,通过特定设计的调查问卷,测定的术后生活质量有明显改善,而且为直肠癌治疗方式、术式选择及直肠重建方式的选择提供临床依据。结论 直肠癌术后生活质量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不仅要提高患者生存率,降代癌肿复发率,而且要有一个满意的生活质量。对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生活质量的评估必须常规加以讨论,以便指导临床,获得最佳疗效。  相似文献   
3.
进展期胃癌D4术式和D2术式的临床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D4 术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合理性及安全性,并与D2 廓清术相比较。方法 进展期胃癌分别行D2 术(29 例) 和D4 术(22 例),比较两组病例的手术根治度和围手术期指标。结果 D4 术较D2 术的治愈性根治或非治愈性根治切除比例有明显提高(81-8 % vs.55-2 % ;P< 0-05)。同时,D4 术会导致平均引流天数的延长[(16 ±2) 日vs.(10 ±1) 日, P < 0-01] 及引流率和引流量的增加,此外平均手术用血[(803 ±112)mL/ 例vs.(566 ±67) mL/例,P< 0-05] 和平均手术时间[(7-5 ±0-3) h vs.(4-0 ±0-2) h ,P< 0-05]亦有明显增加,但手术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等未有明显增加。结论 D4 术是安全、合理和可行的,宜在继续探索的基础上,在适宜病例中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4.
直肠癌前切除吻合口漏发生原因分析及预防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目的 为预防直肠癌前切除吻合口漏的发生。方法 对本院1991年1月至1998年10月所做直肠癌前切除74例进行了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共发生临床吻合口漏3例(4.05%),其发生原因为骶前感染和肠切缘血供不足。结论 为预防直肠癌前切除吻合口漏的发生,近端结肠要有足够长度,肠切缘血供应充分;术后骶前须持续负压引流以防止积液和感染;腔腔内引流也是预防吻合口漏的重要手段;预防性近段结肠造瘘并非必须。  相似文献   
5.
高友福  孙颢  陈佳栋  吴学勇  姜波健 《西部医学》2013,25(9):1320-1322,1325
目的探讨结直肠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外科治疗策略。方法对2006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经内镜活检病理诊断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77例结直肠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65例行根治性结直肠癌手术,3例行单纯扩肛肿瘤切除术,1例扩肛局切术后术中病理补充行miles术,8例行姑息性肿瘤切除术。将术后诊断与肠镜活检诊断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术后病理:3例(3.9%)仍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肿瘤最大直径1~3cm,平均1.5cm;其余74例(96.1%)证实为粘膜下层浸润性腺癌,肿瘤最大直径1~11cm,平均4.7cm,两组肿瘤最大直径有显著差异(P<0.01)。Kappa一致值为0.104,术前术后差异较大,一致性较差。统计分析显示,肿瘤癌变与大小和浸润深度相关。证实为腺癌的74例中已有8例出现肝转移,30例(41.1%)有局部区域性淋巴结转移;32例直肠肿瘤中(包括1例多原发性肿瘤)有29例(90.6%)术后病理证实为腺癌。结论要重视结直肠上皮内瘤变的病理诊断,诊断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肿瘤患者绝大多数(96.1%)已存在浸润性癌,甚至有区域性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如肿瘤位置不涉及保肛的问题,结直肠肿瘤直径>3cm者,应首选作病变肠段切除,术中病理诊断为浸润性腺癌者,则应行根治性手术。对于低位直肠肿瘤应当多次内镜活检和(或)扩肛肿块切除后再决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进展期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状况与根治术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进展期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状况,指导手术根治范围。方法:76例直肠癌患者行D3式根治术,按肿瘤旁、肠管纵轴和中枢方向行淋巴结分组,检测侧方和腹膜返折下直肠周围系膜转移淋巴结数,并计算淋巴结转移率。结果:肿瘤旁和肠管纵轴方向边缘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39.5%和9.2%,肛侧端距肿瘤2cm未见转移;沿肠系膜下血管中枢方向淋巴结转移率为18.4%,而肠系膜下动脉(IMA)根部淋巴结转移率为10.5%;侧方淋巴结转移率为11.8%,腹膜返折下直肠周围系膜淋巴结转移率为12.5%。结论:进展期直肠癌可向肠管纵轴和中枢方向淋巴结转移。腹膜返折下直肠癌有侧方淋巴结转移并侵及直肠周围系膜,肿瘤浸润深度超过pT2期和低分化癌者淋巴结转移相应增多。宜行IMA根部结扎整块切除的D3式廓清术,腹膜返折下直肠癌力争行侧方淋巴结清扫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消化道癌肿的诊断率、临床分期的精确性及治疗方案的可选择性,术前应用腹腔镜检查以补充和完善临床和影像学诊断,为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可靠及确切的依据.我们于1996年10月-1998年12月,对30例消化道中晚期癌肿的老年患者行局麻下针形腹腔镜检查以了解癌肿的性质、部位及腹腔内转移情况,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进展期直肠癌肠系膜下动脉(IMA)根部结扎和区域性淋巴廓清对患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分析行肠系膜下动脉根部结扎的D3式淋巴廓清术69例和同期行非根部结扎根治术直肠癌56例。结果 肠系膜下动脉根部及腹主动脉周围淋巴结转移率为11.6%.肿瘤浸润深度pT3和pT4期发生转移明显增多。有肠系膜下动脉根部淋巴结转移5年生存率为37.5%,明显低于无根部淋巴转移(70.5%);同时,行肠系膜下动脉根部结扎的D3式淋巴廓清术总的5年生存率为66.7%.明显高于非根部结扎的根治术(48.2%)。结论 对直肠癌根治术.强调行肠系膜下动脉根部结扎和近腹主动脉周围淋巴结清扫,对下部直肠癌加行侧方及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尤其对pT3和 pT4期患,能提高患5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9.
胃腺癌淋巴结转移率的影响因素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影响胃腺癌淋巴结转移率(MLR)因素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确定MLR分组的截断点;应用CK20检测淋巴结微转移;进而研究MLR与预后、N分期、病理特征、微转移的关系。结果:121例胃腺癌患者,MLR预测术后3,5年内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6±0.053,0.896±0.046,截断点分别为MLR=30.95%,MLR=3.15%。据此分组:MLR1(MLR<3.15%),MLR2(3.15%≤MLR≤30.95%)及MLR3(MLR>30.95%)。生存分析显示:MLR值越高,预后越差(P=0.000);MLR是患者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P=0.000)。相同N分期(N1或N2)患者,MLR不同,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和CK染色总MLR分别为34.7%(242/697)和43.5%(303/69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说明微转移的检测能明显改变MLR值。无论是HE染色还是CK染色,MLR都与肿瘤淋巴管浸润、肿瘤浸润深度有关(P<0.05)。结论:MLR预测术后3年或5年内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大,是一个可靠的指标,可用于确定其分组的截断点,进而指导临床判断预后。淋巴结微转移的检测能显著改变MLR值。  相似文献   
10.
副乳腺是乳腺胚胎发育过程中,胸前区以外其他部位没有退化的残留乳腺,在出生后发育而成的乳腺组织,是乳腺先天性发育异常的一种。现报道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普外科收治的1例男性副乳腺,结合文献探讨其胚胎学发生、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