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9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中丙泊酚全麻诱导靶控注射与人工输注方式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1~2012年我院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行不同方式的丙泊酚麻醉诱导,统计两组患者不同麻醉时间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患者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无明显差异;相比对照组,观察组丙泊酚用量明显较高,麻醉效果明显较好,诱导期后血压下降明显较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低。结论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中丙泊酚靶控输注相比人工输注具有更好的麻醉效果,血液动力学指标变化较小,安全性更高,适合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曲马多用于神经外科患者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效果.方法 60例择期开颅手术患者随机平均分为3组:T F组,曲马多10 mg/ml 氟哌利多3 mg.T组,曲马多10 mg/ml.N组,未行镇痛组.前2组术中即经静脉注入曲马多负荷量1.5 mg/kg,接一次性使用镇痛泵2 ml/h持续静脉输注.记录术前及术后6,18,24 h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R)和瞳孔大小,术后各时点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Ramsay镇静评分、恶心呕吐评分.结果 术后6 h,T F、T两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N组(P<0.01及P<0.05),术后18 h T F组VAS评分较T、N两组显著为低(P<0.05),但24 h各组VA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各时点T、N组镇静评分显著低于T F组(P<0.05).各组术后瞳孔大小差异无显著性(P>0.05).无一例出现呼吸抑制.各组及各时点RR差异无显著性,各组间MAP及术后各时点MAP与术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N组患者术后6,18 h的HR较术前显著增加(P<0.01),T组患者术后6,18 h的HR与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T F组患者HR在术前与术后变化不大(P>0.05),术后24 h各组HR与术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3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37.50%,50.00%,43.75%,差异无显著性,恶心呕吐评分及呕吐程度差异也无显著性.结论 曲马多伍用氟哌利多用于神经外科患者术后自控镇痛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不同时机行硬膜外分娩镇痛对母婴的影响。方法选择第一胎的足月初产妇,随机分为A、B、C、D 4组。A组为对照组,按产科常规处理。B组为宫口开至<1 cm行硬膜外自控镇痛。C组为宫口开至1~3 cm行硬膜外自控镇痛。D组为宫口开至3~5 cm行硬膜外自控镇痛。观察并记录镇痛效果(VAS)、下肢运动阻滞程度、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催产素的使用情况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B、C、D组镇痛效果良好,各组静脉滴注催产素加强宫缩例数较A组多,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B、C组潜伏期明显短于A组(P均<0.05),B组短于C组(P<0.05),活跃期只有B组短于A组(P<0.05);第二产程时间D组长于A组(P<0.05);第三产程时间各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B、C、D各组阴道自然分娩率和剖宫产率与A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产钳助产率、新生儿Apgar评分等情况与A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产妇的总体满意度高于C、D 2组。结论第一产程早期行硬膜外自控镇痛效果确切,缩短产程,不影响新生儿,不增加剖宫产率,可以提高产妇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芬太尼复合氯诺昔康在神经外科病人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临床效应及不良反应。方法:60例择期开颅手术病人分为I组(氯诺昔康48mg加芬太尼0.3mg)、Ⅱ组(氯诺昔康48mg加芬太尼0.5mg)、Ⅲ组(氯诺昔康48mg加芬太尼0.7mg),3组均以生理盐水稀释到100mL。记录术后6、18、24h各时点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Ramsay镇静评分、头晕、恶心呕吐次数及尿潴留等副作用。结果:在相同时间内3组病人组间VA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I组VAS评分高于其他两组。I、Ⅱ组间Ramsay镇静评分差异无显著性。Ⅲ组镇静评分明显高于前两组。Ⅲ组头晕、恶心呕吐、尿潴留发生次数明显多于I、Ⅱ组(P〈0.05),I、Ⅱ组间头晕、恶心呕吐及尿潴留发生次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Ⅱ组略多于I组。结论:氯诺昔康联合小剂量芬太尼用于神经外科病人术后自控镇痛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缩合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对中重度失血性休克的血压和微循环影响。方法:选择中重度失血性休克病人80例,随机分为缩合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组和4%琥珀酰明胶组,每组40例。抢救时除采用止血、扩充血容量、纠正酸碱平衡紊乱等综合措施外,分别输入缩合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4%琥珀酰明胶15ml/kg。两组均监测血压、尿量、血气分析,比较两组病人指标恢复正常及末梢循环改善所需的时间。结果:两组病人上述指标恢复正常及末梢循环改善所需的时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缩合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用于中重度失血性休克对稳定血压和改善微循环与4%琥珀酰明胶的作用相似。  相似文献   
6.
骆智宇  李斌  梁大干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4):2119-2121
目的 探讨丙泊酚静脉麻醉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患者的脑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患者70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5例.观察组静脉给予丙泊酚2 mg/kg进行麻醉诱导,然后以4 mg·kg-1·h-1维持;对照组给予咪达唑仑0.06 mg/kg进行麻醉诱导,然后间断吸入异氟烷维持.两组患者静脉麻醉诱导均加用丙泊酚1.2 mg/kg,芬太尼4μg/kg,维库溴铵0.15 mg/kg.记录麻醉前、术中和术后3h患者颅内压和脑氧分压的变化情况,且记录患者术后初醒时间.结果 两组术后3h与麻醉前比较颅内压明显下降,脑氧分压明显升高;且观察组的颅内压明显低于对照组[(18.98±3.98) mm Hg与 (21.76±4.01) mm Hg](t=7.20,P<0.05),脑氧分压明显高于对照组[(17.09±3.03) mm Hg与(14.67 ±2.63)mm Hg](t=7.23,P<0.05),观察组的初醒时间短于对照组[(15.98±2.01)h与(20.01±1.23)h](t=7.96,P<0.05).结论 丙泊酚静脉麻醉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患者具有良好的脑保护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老年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患者生理和心理的影响。方法:将60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术中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肛温、心率、平均动脉压、寒战发生率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手术后肛温、心率、平均动脉压、寒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比较高于对照组(P〈O.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手术时应用护理干预,对稳定老年患者生理及心理环境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喉罩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在老年冠心病患者胸腹部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拟行胸腹部手术的老年冠心病患者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观察组采用喉罩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方法,对照组采用气管插管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方法,观察2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t2时和t3时HR、MAP均小于t1时(P均<0.05),t4时HR、MAP较t1时无明显差异(P均>0.05);对照组t2时和t3时HR、MAP均小于t1时(P均<0.05),t4时HR、MAP高于t1时(P均<0.05),且明显高于观察组t4时(P<0.05),2组Sp(O2)、P ET CO2无明显改变(P均>0.05),观察组麻醉药物用量、术后唤醒时间、躁动发生率及咽痛和声音嘶哑发生情况等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喉罩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安全有效,适合在老年冠心病患者胸腹部手术中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DFT)对重度子痫前期(SPE)患者母儿的影响。方法:收集2010年4~12月住院的SPE患者60例,随机分为A、B两组各30例。A组给予解痉、降压及镇静的常规治疗;B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GDFT,使中心静脉压(CVP)8~12 mmHg,平均动脉压(MAP)65~90 mmHg,尿量≥0.5 m l/kg.h,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75%。比较两组产妇产时、产后并发症及新生儿结局。结果:B组产妇的产时、产后并发症如心力衰竭、肺水肿、产后出血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 IC)的发生率比A组显著降低(P<0.05);B组胎儿发育受限、早产儿及早产儿并发症发生率亦明显低于A组(P<0.05),而新生儿Apgar评分8~10分的例数则显著多于A组(P<0.05)。结论:个体化的GDFT能够严格控制SPE患者的液体平衡,改善患者低血容量状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产时、产后并发症,延长胎龄,改善新生儿结局。  相似文献   
10.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帕瑞昔布和舒芬太尼的临床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静脉全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帕瑞昔布和舒芬太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120例,根据术中给予镇痛药不同随机分为四组(n=30):帕瑞昔布组(P组)、舒芬太尼组(S组)、帕瑞昔布+舒芬太尼组(PS组)、等剂量的生理盐水组(N组),所有患者采用BIS监测下靶控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麻醉方法,常规监测ECG、BP、HR、SpO2、PETCO2和BIS,术中维持BIS值于45~55之间并适当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在手术结束前20 min分别于P组、S组、PS组和N组给予帕瑞昔布40 mg、舒芬太尼0.2μg/kg、帕瑞昔布40 mg+舒芬太尼0.2μg/kg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观察并记录术毕即刻(T0)、术毕10 min(T1)、拔管前1 min(T2)、拔管即刻(T3)、拔管后5 min(T4)、10 min(T5)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记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分别于拔管后10 min、30 min、60 min、4 h、12 h进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分)。观察并记录苏醒期的麻醉并发症。结果与T0相比,N组、P组于T1~5时MAP升高,HR增快(p<0.05),分别与N组、P组相比,S组和PS组于T1~5时MAP下降,HR减慢(p<0.05);四组的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S组和PS组术后早期的VAS评分较N组和P组低(p<0.05),P组和PS组术后晚期的VAS评分较F组低(p<0.05),N组和P组术后出现苏醒期烦躁的发生率较高,四组患者术后无出现嗜睡和呼吸抑制。结论靶控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给予帕瑞昔布40 mg+0.2μg/kg舒芬太尼能维持苏醒期稳定的血流动力学,有效地缓解术后疼痛且不影响术后苏醒恢复,有利于围苏醒期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