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篇
肿瘤学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切除术中快速灭活污染器械肿瘤细胞的方法.方法 用37℃生理盐水浸泡并刷洗原发性肝细胞癌切除术中可疑污染器械.浸泡液经低速离心后,提取并培养沉淀的肿瘤细胞.使用不同温度的蒸馏水或生理盐水浸泡肿瘤细胞不同时间后,HE染色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结果 在55℃蒸馏水中浸泡60s后,肿瘤细胞肿胀,胞膜消失,细胞核体积缩小,核内染色质浓缩,染色变深,部分细胞裂解脱落.肿瘤细胞经55℃蒸馏水浸泡60s后更换含胎牛血清(FBS)的RPMI 1640培养液再培养24 h,未发现贴壁生长的有活性细胞.而在55℃的生理盐水中浸泡60 s后,肿瘤细胞核膜形态未见明显改变.结论 原发性肝细胞癌切除术中可疑污染器械在55℃蒸馏水中浸泡60 s,肿瘤细胞能被全部灭活.  相似文献   
2.
再生蛋白4的相关表达在胰腺癌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检测血清中再生蛋白4(REG4)水平在胰腺癌诊治中的作用。方法:分别采用ELISA法和化学发光免疫法对84例胰腺癌血清REG4和CA19-9进行测定,并与58例胰腺良性疾病和70名正常人进行比较,分析REG4对胰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胰腺癌病人血清REG4水平[(2.34±1.37)μg/L]明显高于胰腺良性疾病[(0.82±0.57)μg/L](P〈0.001)和正常人[(0.73±0.43)μg/L](P〈0.001);Ⅰ+Ⅱ期胰腺癌REG4升高的病人数明显高于CA19-9升高的病人数(P=0.031)。联合检测血清REG4和CA19-9可将诊断灵敏度提高至90.5%,术后监测表明,胰腺癌切除术后血清REG4下降。血清REG4表达与胰腺癌细胞REG4表达明显相关(χ2=7.54,P〈0.001)。结论:血清REG4是一个潜在的胰腺癌血清标志物,对胰腺癌的诊断和随访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胸苷激酶1(thymidine kinase 1,TK1)在宫颈癌筛查、诊断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印迹增强化学发光法检测125例宫颈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TK1、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related antigen,SCC-Ag)、肿瘤抗原125 (cancer antigen 125,CA125)浓度,并对TK1与SCC-Ag、CA125作为宫颈癌诊断指标的相关参数进行评估.[结果]TK1浓度与细胞分化程度、FIGO分期明显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宫颈癌组术前TK1浓度增高约4.8倍,SCC-Ag增高约4.2倍,CA125浓度增高约2.1倍,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手术切除肿瘤后,TK1浓度与术前比较明显降低(P<0.05).血清TK1浓度的假阳性率低于CA125,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均高于CA125,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SCC-Ag的假阳性率、假阴性率低于TK1,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高于TK1,而有统计学意义的是假阴性率和敏感性(P<0.05).在125例宫颈癌中,SCC-Ag诊断为假阴性的24例病例中14例为TK]阳性. [结论]TK1是一种高效灵敏的肿瘤标志物,与SCC-Ag、CA125等指标联合检测有望成为宫颈癌筛查的有效指标,在宫颈癌诊断及病情监测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BH3-only基因表达在奥沙利铂诱导人结肠癌细胞株凋亡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0.3、0.6、1.25、2,5、5、10和20mg/L)奥沙利铂处理人结肠癌细胞株SW480及HT29,应用MTT检测细胞生长抑制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情况;荧光定量PCR检测BH3-only基Bim和PUMA表达。结果不同浓度奥沙利铂分别作用于结肠癌细胞SW480后,出现不同程度的细胞生长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5mg/L和10mg/L浓度的奥沙利铂作用于SW480细胞24h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4.87±0.55)%和(12.10±1.04)%,作用48h后分别为(11.47±0.85)%和(30.07±2.01)%,作用72h后分别为(28.99±2.12)%和(38.32±3.15)%,均显著高于相应时间点对照组细胞的凋亡率[(0.30±0.10)%、(0.40±0.10)%和(0.50±0.20)%,均P〈0.01]。同时Bim和PUMAmRNA表达水平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同样处理的HT29细胞其生长抑制率、细胞凋亡率及Bim和PUMA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沙利铂具有抑制结肠癌细胞株SW480生长并诱导其凋亡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促凋亡相关基因BH3-only(Bim和PUMA)表达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别建立肠型、弥漫型胃癌组织和血清双向凝胶电泳图谱,鉴定差异表达蛋白,从中发现有意义的胃癌肿瘤相关标志物.方法 采用双向凝胶电泳(two-dimensional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2-DE)分离组织和血清总蛋白,经硝酸银染色,分析选取有表达差异的蛋白质点,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MS)鉴定差异蛋白.结果 获得重复性和分辨率较好的胃癌组织和血清双向凝胶电泳图谱,经MALDI-TOF-MS鉴定得到20种蛋白,在7例(58.3%)肠型胃癌组织中均有硒结合蛋白1(SBP1)表达,KIAA基因家族蛋白在弥漫型胃癌组织和血清中均有表达.结论 建立了弥漫型肠型胃癌组织和血清双向凝胶电泳图谱,获得了差异蛋白质点,为寻找胃癌的特异蛋白质作为胃癌肿瘤标志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REG4在胃癌早期诊断和预后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有完整随访资料的96例胃癌手术切除标本中REG4蛋白表达进行检测;另采用ELISA法对45例胃癌患者血清中REG4蛋白进行测定,并同时以化学发光法检测其血清CEA、CA199浓度。[结果]96例胃癌中,低分化组、淋巴结转移组、远处转移组及TNM分期Ⅲ+Ⅳ期组的REG4蛋白阳性率分别高于高分化组(P=0.002)、无淋巴转移组(P=0.005)、无远处转移组(P=0.003)和TNM分期Ⅰ+Ⅱ期组(P=0.005);REG4蛋白表达阳性组的平均生存时间低于阴性组(P<0.05)。45例胃癌患者中血清REG4的平均浓度显著高于正常人(P=0.004)。REG4诊断阳性率在TNM分期Ⅰ期分别高于CEA(P=0.013)和CA199(P=0.000);Ⅱ期高于CEA(P=0.015)。[结论]REG4蛋白表达可作为胃癌预后的一个指标。血清REG4较CEA和CA199对胃癌有更好的早期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醛酮还原酶1-BIO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通过荧光定量PCR法检测36例胃癌组织及其配对癌旁组织中AKRlBl0mRNA的表达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00例原发胃癌组织及70例非肿瘤胃黏膜组织中AKRlB10蛋白表达情况。结果PCR结果显示,91.7%(33/36)癌旁非肿瘤胃黏膜组织中AKRlB10mRNA的表达高于其配对胃癌组织[8.3%(3/36),P=0.000]。100例胃癌组织中33例(33.0%)AKRIBl0蛋白阳性表达,70例非肿瘤胃黏膜上皮中65例(92.9%)AKRlB10的阳性表达。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Jp=0.000)。胃癌组织中AKRIBIO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及分化程度无关(p〉0.05),而与肿瘤大小(P=O.000)、浸润深度(P=0.004)、淋巴结转移(P=0.028)、远处转移(P=0.031)和临床TNM分期(P=0.000)有关。AKRlB10阳性表达患者的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阴性表达者(60.6%比32.8%,P〈0.01)。结论胃癌组织中AKRlB10的表达下调与胃癌进展有关,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ARID2在胰腺癌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胰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胰腺腺癌及其癌旁组织中ARID2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RID2主要表达于细胞核。胰腺癌组织中ARID2阳性表达19例(31_7%),癌旁正常组织中ARID2阳性表达46例(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胰腺癌组织中ARID2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分期、淋巴转移及远处转移明显相关(均P〈0.05),但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部位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ARID2在胰腺癌中低表达,且其表达程度与胰腺癌进展呈负相关,提示其可能在胰腺癌发生、发展中发挥抑癌作用,是胰腺癌预后的良好指标,可为临床诊治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马英玉 《中国肿瘤》2010,19(9):599-603
组蛋白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化酶1(LSD1)是一个FAD依赖性胺氧化酶,它能够特异性脱去单甲基化和二甲基化H3K4和H3K9位点上的甲基基团。目前证实组蛋白甲基化与去甲基化失平衡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LSD1作为一种去甲基化酶,有可能成为一个新的抗肿瘤治疗靶标。现对近年来LSD1的最新研究进展,特别是该蛋白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作一综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