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地高辛注射液联合米力农注射液治疗脓毒症心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天津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脓毒症心功能障碍的患者53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23),两组均按脓毒症和脓毒症心功能障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米力农注射液持续治疗7日;观察组在对照组的...  相似文献   
2.
3.
[目的]通过固体和液体两种方式对实验室保存的半夏内生菌SY-Z5进行发酵,分别提取代谢产物,初步研究其抑菌和抗肿瘤活性。[方法]将固体培养和摇床发酵的产物预处理后,分别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进行萃取,通过抑菌实验和抗肿瘤实验初步检测其提取物活性。[结果]SY-Z5两种发酵方式的代谢产物均具有抑菌和抗肿瘤活性,其中乙酸乙酯粗提物效果最明显,固体发酵效果好于液体发酵。[结论]内生菌SY-Z5代谢产物具有抑菌和抗肿瘤活性,活性代谢产物主要存在于乙酸乙酯相中,为进一步分离抑菌和抗肿瘤活性物质和新药开发筛选前体化合物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在感染性疾病中,泌尿系感染仅次于呼吸道感染,居于第2位,绝大部分泌尿系感染为细菌感染,而铜绿假单胞菌泌尿系感染造成的危害大且多为医院感染.并位居医院感染分离菌的第2位。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细菌的耐药情况愈发严峻.使得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十分困难。在对细菌培养和耐药及抗菌药物使用分析的质控工作中,发现我院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耐药性变化体现得很突出.有必要对铜绿假单胞菌的细菌耐药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供参考价值。本文共收集了我院2005年11月~2007年9月泌尿系感染培养铜绿假单胞菌阳性52株,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一代EGFR-TKI已成为EGFR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标准治疗.文中分离和量化EGFR合并TP53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接受一代EGFR-TKI治疗前后的循环肿瘤细胞(CTCs),探讨其在EGFR合并TP53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一线接受一代EGFR-TKI治疗预后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2...  相似文献   
7.
王静  辛绍斌  孙强  马旺  王永明  申翔  乔佑杰 《西部医学》2023,35(12):1778-1782+1787
目的 探讨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MARS)治疗脓毒症肝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1月—2021年9月天津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5例脓毒症肝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15例患者均接受包括针对脓毒症的抗感染治疗,基础疾病和并发症治疗,依据患者血液净化治疗方式分为MARS组及对照组。MARS组9例患者共进行MARS治疗25次,平均每例2.5次;对照组6例共进行连续血液透析滤过(CVVHDF)治疗14次治,平均每例2.3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平均动脉压、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炎症因子及治疗效果等方面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MARS组在稳定心率、平均动脉压,清除胆红素及炎症因子IL-6、TNF-α、IL-10等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清除血氨、乳酸、尿素、肌酐及凝血功能(血小板、PT-IN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治疗效果方面,MARS组优于对照组(64.00% vs28.60%,χ2=4.509,P=0.034)。结论 对于脓毒症肝衰竭患者MARS治疗较CVVHDF治疗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好,清除毒素更为全面,既能清除与蛋白结合的毒素,又能清除水溶性毒素,凝血方面具有安全性,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大鼠软骨细胞在力学刺激下Cdc42(细胞分裂周期蛋白42)表达和软骨细胞表型稳定的相互关系。方法 分离和收集SD大鼠股骨头软骨细胞,在体外扩增培养到第3代,然后放在专用培养板中行力学刺激培养(应变幅10%,频率0.5Hz),分别在刺激0、3、6、9、12h后收集软骨细胞行免疫组化、定量PCR分析软骨细胞Cdc42和Ⅰ型胶原、Ⅱ型胶原和Aggrecan(聚集蛋白聚糖)的表达,然后分析他们之间的关系。结果 软骨细胞在受到不同时间的持续的力学刺激后,Cdc42和Ⅰ、Ⅱ型胶原和Aggrecan的表达随着时间的变化出现规律性的变化,并发现其变化在9h达到了一个峰值。Ⅰ、Ⅱ型胶原和Aggrecan的表达和Cdc42的表达的变化出现了一致性。结论 力学刺激使软骨细胞Cdc42表达随时间变化并导致软骨的表型的表达也出现了相应的变化,Cdc42可能对软骨的表型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
马旺 《中国实用医药》2011,6(35):245-246
近年来有许多关于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在免疫调节方面的研究,哮喘的发病和免疫机制密切相关,也得到了许多学者的重视和深入的探讨,本文对近年来有关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在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 探讨以多黏菌素B为基础联合其他抗生素治疗耐碳青霉烯革兰阴性菌(CR-GNB)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使用多黏菌素B为基础联合其他抗生素治疗CR-GNB感染的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1)按照标本采集送检时间至开始使用多黏菌素B时间分组,分为早期组(≤7 d,30例)和推迟组(>7 d,18例)。(2)按照多黏菌素B治疗的持续用药时间分组,分为≤7 d组(16例)和>7 d组(32例)。(3)按照多黏菌素B联合其他抗生素治疗的用药方案不同分组,分为替加环素组(23例)、碳青霉烯组(9例)和其他药物组(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环丙沙星、依替米星等,16例)。比较各组患者细菌总清除率、治疗有效率、28 d病死率的差异。结果 (1)早期组治疗后细菌总清除率(76.7% vs. 44.4%,χ2=5.107,P<0.05)和治疗有效率(73.3% vs. 44.4%,χ2=4.006,P<0.05)均高于推迟组,28 d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0.0% vs. 38.9%,χ2=0.400,P>0.05)。(2)治疗持续时间>7 d组治疗后细菌总清除率(78.1% vs. 37.5%,χ2=7.696,P<0.01)、治疗有效率(75.0% vs. 37.5%,χ2=6.400,P<0.05)、28 d病死率(21.9% vs. 56.3%,χ2=5.672,P<0.05)较≤7 d组明显改善。(3)多黏菌素B联合治疗用药方案中,替加环素组、碳青霉烯组和其他药物组之间的细菌总清除率(69.6% vs. 66.7% vs. 56.3%,χ2=0.823)、治疗有效率(69.6% vs. 55.6% vs. 56.3%,χ2=1.051),28 d病死率(26.1% vs. 33.3% vs. 43.8%,χ2=1.390)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于CR-GNB感染致脓毒症患者,多黏菌素B应早期、足疗程地与其他抗感染药物联合使用,以利于患者获益更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