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6篇
外科学   3篇
眼科学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总结12例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行清创联合羊膜移植、遮盖联合0.2%氟康唑注射液前房冲洗术后的护理经验。认为住院期间严格预防交叉感染,密切观察眼部症状,及时处理并发症,严格遵医嘱用药,详细做好出院宣教及出院随访,是保证治疗效果、预防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脏死亡后捐献(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DCD)角膜供体行穿透性角膜移植的安全性。方法:按照时间先后顺序,采用DCD供体角膜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术后3~4mo检测角膜植片内皮细胞密度及最佳矫正视力。结果:共统计14例26眼DCD角膜供体纳入本研究。供体年龄0.5~61(平均38.3±15.6)岁;死亡原因包括脑外伤9例,心肌梗塞2例,脑干出血2例,呼吸循环衰竭1例。14例DCD捐献者28眼,因2眼暴露性角膜炎用作科学研究,共26眼用于穿透性角膜移植。所有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手术后3~4mo未发生排斥反应,角膜植片保持透明。手术后3~4mo角膜内皮细胞密度794~4 347(平均2 305±827)个/mm2,其中低于1 000个/mm2者1例(3.8%),1 000~2 000个/mm2者9例(34.6%),大于2 000个/mm2者16例(61.5%)。26例角膜移植受者年龄20~80(平均40.7±17.1)岁。手术前最佳矫正视力为光感(+)~0.08(平均0.027±0.024);手术后3~4mo最佳矫正视力为0.2~0.8(平均0.52±0.182),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3.96,P<0.01)。结论:DCD捐献角膜用作穿透性角膜移植供体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孙莉  马剑晴 《全科护理》2014,(33):3092-3093
回顾性分析22例视神经脊髓炎病人的治疗、护理措施及效果。对22例视神经脊髓炎病人行激素冲击治疗,其中14例病人完全治愈,6例病人的病情好转,1例效果不佳放弃治疗。视神经脊髓炎发病急,病情重,病人心态极度不稳定,说明治疗过程中及时有效的心理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并发症的观察及处理、充分的出院指导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马剑晴 《护理学杂志》2011,26(24):46-47
对39例(39眼)真菌性角膜溃疡分别采用单纯病灶清除、病灶清除联合羊膜移植或病灶清除联合结膜瓣遮盖等手术治疗,并结合规范化药物治疗.对患者进行了包括术前心理护理、手术配合指导和术后眼部护理、饮食护理、病情观察、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结果34例患者一次手术后角膜感染症状得到有效控制;2例眼术后1周内接受二次手术,角膜感染得到控制;3例角膜穿孔继发眼内炎行眼球内容摘除术.提出手术治疗对有效控制真菌性角膜溃疡有重要意义,对挽救患者眼球解剖及功能完整性有重要价值.充分的术前准备和正确有效的术后护理是减少并发症、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对6例青光眼术后滤过泡感染性眼内炎患者行常规晶状体、玻璃体切除联合异体巩膜修补、眼内注药等治疗,治疗后患者眼内炎症均得到有效控制,术后眼压控制良好,最佳矫正视力为0.5,最差矫正视力为0.05。提出及时果断采取玻璃体切除是治疗青光眼术后滤过泡感染性眼内炎的根本方法,充分的术前准备和正确有效的术后护理是减少并发症、保证治疗效果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6.
7.
程璐敏  马剑晴  黄娟  郑雪  张萌  蒋玲 《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5):1378-1380
目的总结眼内窥镜辅助下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重症眼外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对21例眼内窥镜辅助下行玻璃体切割手术的重症眼外伤围手术期患者,针对性进行手术前后心理护理,手术中与术者紧密协作,手术后注意预防感染和体位护理干预。结果手术后随访1~3个月,19例视力较手术前高,2例与手术前相同,眼压均控制在正常范围。结论手术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手术进行中与术者严密地相互配合,手术后加强患者有效俯卧位时间干预和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预防感染,对保证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刘培  马剑晴 《当代护士》2021,28(2):103-104
总结了48例(96眼)电光性眼炎患者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爆发的原因,临床治疗及护理体会,主要包括紫外线灯的不规范使用导致电光性眼炎患者突增,经应用止疼、促进角膜上皮修复、抗感染以及恰当的护理措施,所有患者角膜上皮修复良好,恢复原来视力.认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对患者进行安全指导,并对患者的各个护理环节进行干预及宣传紫外线消毒的防护知识是治疗和预防电光性眼炎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对66例(66眼)复杂性眼球外伤患者行以玻璃体切除术为主的联合手术。结果66眼按计划完成手术,术后1眼发生脉络膜上腔出血及玻璃体积血再次行玻璃体切除术,1眼因复发性视网膜脱离共行3次玻璃体切除术。出院视力检查45眼视力有明显提高,13眼视力基本不变,6眼视力下降,2例幼儿视力检查不合作。提出充分的术前心理护理、手术配合指导和术后眼部护理、饮食护理、病情观察、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是减少并发症,保证手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回顾性分析22例视神经脊髓炎病人的治疗、护理措施及效果。对22例视神经脊髓炎病人行激素冲击治疗,其中14例病人完全治愈,6例病人的病情好转,1例效果不佳放弃治疗。视神经脊髓炎发病急,病情重,病人心态极度不稳定,说明治疗过程中及时有效的心理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并发症的观察及处理、充分的出院指导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