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2篇
药学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2.
18 8 8年Lubarch首先描述类癌的临床表现 ,直至1 90 7年Oberndorfer才予以此命名 ,发病率不高 ,在美国约每 1 0万人口中仅发生 1~ 2例。至 1 995年应用尿5 HIAA ,5 羟色胺的分解产物作为类癌的诊断标记物 ,此后提出了很多类癌的可能标记物 ,包括 5 羟色胺、P物质、胃泌素、组胺、胰多肽、降钙素、生长抑素、血管活性肠肽 (VIP)、神经紧张素和胰高糖素等。嗜铬粒多肽是继 5 HIAA后第二个有意义的诊断标记物 ,至于其他血清肽的价值有待阐明。作者收集美国Ohio州大学医疗中心肿瘤外科于1 997~ 2 0 0 1年诊治的 3 1例类癌 ,计男 9例…  相似文献   
3.
闻留瑞  马保全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5):2319-2319
2003年1月~2007年10月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32例,并与单纯西药治疗者32例进行对照观察,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全部病例为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诊断参照1995年全国心肌炎心肌病专题座谈会《关于成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诊断参考标准》[1]执行,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男11例,女21例,年龄15~48岁,平均31.9岁,病程5~15天。对照组32例,男10例,女22例,年龄16~47岁,平均32.1岁,病程5~14天。两组间性别、年龄、病程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