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病理学是一门形态与机能并重 ,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学科。实验课教学是病理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课教学 ,不仅可以印证和加深理解有关的基础理论 ,同时加速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 ,本教研室在历年教学中一直很重视实验课教学、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是 ,作为检查教学效果重要手段的实验考核 ,却一直未有大的改变。如何改革评测体系、发挥其指导作用 ,将教学目的和要求落到实处 ,已经成为每一位病理教师面临的现实问题。对现有“课堂提问 绘图作业 章节小测验 期末标本切片考核”的评测体系 ,笔者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了一些想法 ,现报告如下 ,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1 将期末标本切片考核由笔试改为口试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标本切片考核以笔试为主 ,只考察几张切片和几个大体标本 ,写出病理诊断就基本满分 ,非但不能真实地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而且客观上鼓励了考前突击强化“背”病变的现象 ,完全违背了素质教育的要求。改为口试之后 ,一方面学生将迫于压力而不得不从只听、只看、被动接受向听说并重转变 ,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确实理解病变 ;另...  相似文献   
2.
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病理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其主要从形态学角度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规律,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和实践性.因此,实验教学是病理学重要的一环,同时也是最生动、最直观的教学手段.其对加深学生对理论课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能力非常重要.笔者现将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GSTM1基因多态性和烟酒习惯与原发性肝癌易感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Ⅱ相代谢酶谷胱甘肽硫转移酶M1(GSTM1)基因多态性和烟酒习惯及其相互作用与原发性肝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和多重PCR技术对广西地区105例肝癌患者及151例健康对照的GSTM1基因型进行检测,并调查研究对象的烟酒习惯.结果:GSTM1缺失基因型频率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中分别为64.76%和50.99%(P<0.05);GSTM1缺失基因型的个体中,有吸烟、饮酒习惯者患肝癌的危险性明显升高, OR分别为3.13 (95% CI: 1.48~6.61)和4.27(95%CI:1.82~10.02).结论:GSTM1是肝癌的遗传易感因素,GSTM1基因多态和烟酒习惯在肝癌的发生中存在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
浅谈病理学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制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为手段 ,以多媒体 (网络 )教室为依托 ,构建起完全不同于传统教育模式的现代化教学平台 ,对传统教育模式尤其是医学教育形成了强有力的冲击。教师如何组织和优化各种媒体资源制作出适合教学需要的多媒体课件 ,不仅是当代教师应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 ,更是关系到能否发挥这一新形式教学巨大优势的关键。由于不同学科具有各自的专业特点 ,教学方法各异 ,本人仅将在几年病理学教学实践过程中摸索、总结出的粗浅心得 ,供各位同道及相关开发人员参考。1 文字应用  文字信息是教学知识点最直接的载体 ,相当于传统教学中板书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胸膜外孤立性纤维性肿瘤(extrapleural solitary fibrous tumor,ESFT)的临床病理特征、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对44例ESFT病例行病理学观察及免疫组化染色,结合临床及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良性35例,恶性9例。ESFT组织学形态多样,典型者见梭形细胞呈无模式(patternless)排列,伴有粗大瘢痕样的胶原及血管外皮瘤样结构。免疫组化染色Vimentin、CD34、Bcl-2、CD99、SMA阳性率分别为100%、93%、79%、67%和6%,Desmin、S-100、CD117、Calretinin及EMA均为阴性。随访33例,3例局部复发,无死亡及远处转移。结论:临床病理特征和免疫组化表型有助于ESFT诊断及鉴别诊断。对ESFT患者有必要进行术后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6.
7.
8.
目的 分析凋亡抑制蛋白Livin基因的反义寡核苷酸(ASODN)对人淋巴瘤细胞株(Raji)Livin mR-NA表达的抑制作用及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合成Livin特异性全硫代修饰的ASODN及其对照错义寡核苷酸(MSODN),通过脂质体转染Raji细胞,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抑制率;RT-PCR法检测转染前后Livin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Hoechst染色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仅检测细胞的凋亡率.结果 Livin ASODN能显著抑制Raji细胞的增殖(P<0.01),并呈现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0.6μmol/L的A-SODN作用Raji细胞48h后,Livin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下调,细胞出现凋亡的形态学改变,细胞凋亡率为(37.54±2.6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Livin ASODN能有效降低Livin mRNA表达水平,抑制Raji细胞增殖,并增强细胞凋亡的敏感性,有望成为淋巴瘤基因治疗的分子靶向.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研究肺癌组织中树突状细胞的数量及分布特点。方法:用S-100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37例肺癌及癌周组织和12例正常肺组织中的树突状细胞进行原位观察及图像定量分析。结果:肺组织和癌周组织中树突状细胞数密度和面密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且单个细胞的长径和面积大于对照组(P〈0.05),肺癌中无淋巴结转移组的树突状细胞多于有转移组(P〈0.05),癌周收细胞浸润的程度与树突状细胞的数量  相似文献   
10.
凋亡抑制因子Livin在白血病和淋巴瘤细胞株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采用RT-PCR与westem blot的方法,在Raji、Jurkat等7种白血病和淋巴瘤细胞株中检测Livinα、β两种剪接体mRNA与蛋白的表达水平.发现7株细胞中Raji、MOLT-4、、HL-60和K562细胞在mRNA和蛋白水平均高表达Livin,Jurkat细胞可能因为Livin mRNA表达较弱,蛋白水平检测不到,Hut78和KG-1两细胞株中未检测到Livin的表达.认为Livin在大多数白血病和淋巴瘤细胞株中表达,说明Livin可能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发生机制有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