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ACDF)能够为有症状的颈椎病患者提供较好的治疗效果,但颈椎融合可导致相邻节段椎间盘内部应力增加,加速邻近节段椎间盘的退变。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ACDR)作为最具代表性的颈椎前路非融合技术,为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提供了另外一种外科手段。目的:比较ACDR和ACDF治疗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1月至2012年2月,61例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接受Discover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手术(置换组,26例)或ACDF手术(融合组,35例)。分别在术前,术后1周,术后3、6、12及24个月对患者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评分及影像学评估,同时记录患者并发症及二次手术情况。结果:最终,52例患者(融合组29例,置换组23例)获得平均15.3个月(12-24个月)随访。两组患者术后各随访时间点的颈痛、上肢痛VAS和JOA评分,较术前均有改善(P〈0.05),但两组间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置换组术后手术节段及邻近节段屈伸活动度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融合组融合成功率为90.5%。置换组中2例患者术后6个月时假体有〈3 mm的前移,l例术后发生脑脊液漏。融合组中1例患者发生邻椎病并接受二次手术治疗。结论:单节段Discover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和ACDF均可明显缓解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症状。间盘置换还能减少手术邻近节段代偿活动度的增加,有望预防相邻节段退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背景:载脂蛋白Al和载脂蛋白B基因多态性影响载脂蛋白Al、B的异常从而导致血脂代谢紊乱,推测这些基因的多态性可能与股骨头坏死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目的:分析载脂蛋白Al、B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北方汉族人群中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易感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与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PKP)治疗轻中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s)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轻中度OVCFs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PVP25例,PKP23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Cobb’s角、椎体前缘高度、视觉模拟评分(VAS)、活动功能评分、并发症和治疗费用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前后Cobb''s角、椎体前缘高度、VAS、活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术后3d、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均较术前明显好转(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费用比较,PKP组明显高于PVP组(P<0.05)。结论PVP与PKP治疗轻中度OVCFs的临床疗效相当,从治疗成本考虑,建议优先应用PVP。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探讨和明确布鲁氏杆菌病性脊柱炎的影像学特点,从影像学角度增强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以降低误诊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7年1月我科收治的72例布鲁氏杆菌病性脊柱炎病人的影像学资料(X线、CT及MRI片),所有病人均经实验室、病理检查明确诊断。其中男53例,女19例;年龄为30~77岁,平均52.0岁。本组病人均有疫区或病原菌接触史,45例(62.5%)从事畜牧养殖业,22例(30.6%)从事牛羊肉屠宰加工,5例(6.9%)居住在布鲁氏杆菌病的流行区。病人由影像学专业医生及脊柱外科医生共同确定其影像学表现及诊断要点,三种影像学检查均同期进行(CT和MRI间隔不超过15 d):常规摄正侧位X线片,CT检查采用Philips 16层螺旋CT扫描,MRI检查采用Philips 0.5 T和Siemens 1.5 T MRI仪(脊柱专用线圈)。结果 本研究影像学特点:①X线片主要表现为椎间隙高度的改变以及侧方骨赘的形成,以及骨质破坏;本组病例以腰骶椎(56例/77.8%)最为常见,其次为颈椎6例(8.3%)、胸椎5例(6.9%),多节段混合椎体受累为5例(6.9%)。②CT检查显示布鲁氏杆菌病性脊柱炎早期表现为溶骨性破坏(终板及椎体片状溶骨),一般为多个椎体受累,中后期以椎体边缘骨赘及骨桥形成、终板硬化及椎体出现成骨为主要特征;出现终板片状溶骨54例(75.0%),出现椎体片状溶骨37例(51.4%),出现边缘骨赘59例(81.9%),骨桥形成有10例(13.9%),椎板硬化25例(34.7%),椎体有成骨17例(23.6%)。③MRI检查发现早期T1WI椎体(67例/93.1%)和椎间盘(57例/79.2%)主要表现为低信号,T2WI椎体(40例/55.6%)和椎间盘(64例/88.9%)则主要表现为高信号,压脂相中椎体(68例/94.4%)及椎间盘(64例/88.9%)为高信号,此外该病常见椎旁软组织影(40例/55.6%)和硬膜前肉芽肿(26例/36.1%),椎旁脓肿较少见。结论 布鲁氏杆菌病性脊柱炎的X线、CT以及MRI检查的表现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表现,结合流行病学特点及实验室检查可明确诊断,减少误诊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背景:布鲁杆菌性脊柱炎单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后卧床时间长,患者起床活动后容易诱发脊柱不稳,植骨不愈合率较高,疗效不佳。目的:探讨采用病灶清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修复腰椎布鲁杆菌病脊柱炎、稳定脊柱结构的疗效。方法:2007年1月至2013年8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收治腰椎布鲁杆菌病性脊椎炎患者31例,男22例,女9例;年龄42-73岁,平均52岁;病程3-13个月,平均5个月。所有患者在利福平和米诺环素及链霉素联合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取一期病灶清除植骨融合,脊柱钉棒系统内固定。比较患者手术前后JOA评分评价预后及功能恢复情况,随访X射线片观察植骨融合情况。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均获6-24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12.6个月。患者修复后JOA评分较治疗前提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随访期间无复发及严重并发症发生;修复后5 d内复查X射线片,见所有患者植骨及内固定位置良好,末次随访X射线片显示植骨愈合良好,脊柱稳定。提示腰椎布氏菌杆性脊柱炎在三联药物治疗的同时,行病灶清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能维持脊柱稳定性、减少并发症,可取得可靠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7.
背景:在应用高黏度骨水泥以及椎体成形修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过程中,骨水泥的推注量-压缩椎体高度的恢复-临床疗效”之间是否存在必然联系以及内在的规律,目前缺乏此方面的循证医学证据,且存在一定争议。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成形高黏度骨水泥注入修复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椎体高度恢复情况。 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老年患者110例,共139椎,均由同一组外科医生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治疗,在骨水泥拉丝期时在“G”形臂监视下将高黏度骨水泥注入骨折椎体内。治疗后随访12个月,以目测类比评分、Barthel指数、椎体高度恢复为观察评价指标。 结果与结论:110例患者共139椎,修复过程顺利,单个椎体骨水泥平均注入量为3-6 mL,平均3.5 mL。患者的目测类比评分由治疗前平均7.9分降到了治疗后12个月的平均1.8分;Barthel指数治疗前平均为40.25,治疗后12个月时为82.21,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目测类比评分和Barthel指数均有明显改善(P < 0.05)。治疗后139个椎体前、中部的高度增加到了原椎体高度的(81.25±9.26)%和(78.22±10.65)%,治疗后24 h、3个月、12个月与治疗前相比椎体前部、中部高度均有显著恢复(P < 0.05)。治疗后通过随访观察发现,发生高黏度骨水泥渗漏的椎体有5个,以上患者未出现临床症状,未发生神经损伤或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提示经皮椎体成形高黏度骨水泥注入修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在不同程度上恢复压缩椎体的高度,而且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恢复时间短。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和明确布鲁氏菌性脊柱炎的X线、CT以及MRI的影像学表现与特点,从影像学角度增强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进而降低误诊率。方法:收集2012年至2017年之间经实验室、病理检查确诊为布鲁氏菌性脊柱炎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共计72例,采用回顾性分析患者的X线、CT以及MRI的影像学资料,并由影像学专业医师及脊柱外科医师共同确定其影像学表现及诊断要点。结果:男性53例,女性19例,年龄30~77岁,平均年龄52岁;其中X线检查发现该病可侵犯颈椎、腰椎以及胸椎,但L3~L5节段发病率较高,影像学特点主要表现为椎间隙高度的改变以及侧方骨赘的形成,以及骨质破坏;CT检查显示布鲁氏菌性脊柱炎早期表现为溶骨性破坏(终板及椎体内片状溶骨),一般为两个椎体受累,中后期以椎体边缘骨赘及骨桥形成、终板硬化及椎体出现成骨硬化为主要特征;MRI检查发现,该病早期T1WI表现为椎体和椎间盘大小不等的低信号,偶尔可见等信号,T2WI则表现为等信号或者高信号,T2WI-FS椎体及椎间盘均为高信号,此外该病可见椎旁软组织影,椎旁脓肿较少见,多为“囊泡状”,如形成腰大肌脓肿在核磁冠状位片显示为“泪滴样”。结论:布鲁氏菌性脊柱炎的X线、CT以及MRI的表现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表现,结合流行病学特点及实验室检查可明确诊断,并减少误诊的出现。  相似文献   
9.
背景:骨水泥在椎体骨折线内的弥散情况可能是影响经皮椎体成形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但目前对此的研究甚少。 目的:分析椎体骨折线内骨水泥弥散情况对经皮椎体成形治疗效果的影响。 方法:纳入T1-L2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77例,其中男28例,女49例,年龄55-86岁,均进行经皮椎体成形治疗,依据治疗后CR、MRI资料将患者分为2组,试验组(n=53)显示骨水泥在椎体骨折线内弥散良好,对照组(n=24)显示骨水泥在椎体骨折线内弥散不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及骨折椎体局部后凸Cobb角变化。 结果与结论:两组治疗前的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及骨折椎体局部后凸Cobb角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两组组内治疗后2 d、6个月的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及骨折椎体局部后凸Cobb角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 < 0.05)。试验组治疗后第2天的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低于对照组(P < 0.05),两组治疗后6个月的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试验组治疗后6个月的骨折椎体局部后凸Cobb角小于对照组(P < 0.05)。试验组治疗6个月的椎体塌陷率低于对照组(P < 0.05),两组间再骨折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表明骨水泥在骨折线内弥散不佳会影响近期疼痛及功能障碍的缓解,增大远期发生继发性椎体塌陷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后多模式镇痛在术后疼痛管理中的作用.方法:2012年6月~2012年12月我院脊柱外科收治的行腰椎后路融合术的患者共206例,根据患者住院时自行选择分为多模式镇痛组114例和常规镇痛对照组92例.观察两组术后的6h、12h、24 h、48 h时和72 h疼痛的VAS 评分,术后首次下床时间和住院日数;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多模式镇痛组和常规镇痛组术后6、12、24、48、72 h疼痛的VAS评分分别是:(3.2±1.1)和(4.7±0.7)、(3.5±1.0)和(5.5±0.9)、(4.0±1.1)和(5.4±1.2)、(2.9±1.4)和(3.6±1.1)、(2.9±0.6)和(3.1±0.6);首次下床时间为:(4.3±2.8)d和(5.4±2.2)d;住院日数为:(13.2±2.8)d和(14.8±4.6)d.两组相比较,在术后不同时间点的VAS评分、术后首次下床时间和住院日数上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后多模式镇痛较常规镇痛方式能缓解患者疼痛、减少卧床时间和住院日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