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0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37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anomalous origin of the left coronary artery from the pulmonary artery,ALCAPA)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外科治疗及疗效分析。方法 2006年6月~2015年1月阜外医院诊断为ALCAPA并行手术治疗患儿29例,对这些患儿的临床资料、诊断与治疗情况及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随访结果根据包括复查结果及电话随访。结果 本组患者男性16例,女性13例,年龄2月~1(0.75±0.27)岁,体质量4.8~11.5(8.0±2.2)kg,左心室射血分数18~66(42±18)%。患儿均出现临床心功能不全症状,并通过心电图、心脏彩超及64排螺旋CT检查以明确诊断。并发二尖瓣轻度反流10例,中度反流5例,重度反流4例。手术中将左冠状动脉从肺动脉游离后,直接将左冠状动脉移植到升主动脉15例,用部分肺动脉干和主动脉壁或心包片作左冠状动脉延伸与升主动脉吻合13例,应用肺动脉内通道术(Takeuchi方法)1例。9例并发二尖瓣中度及以上反流者同期作二尖瓣成形术。术毕3例行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辅助左心系统。无手术早期死亡。术后随访资料24例(83%,24/29),随访1~80(22±20)个月,患儿术后症状均明显改善。结论 ALCAPA的患儿应早期诊断,及早手术治疗。冠状动脉直接移植术是目前重建双冠状动脉系统的首选方案, 外科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主动脉-心室通道罕见,包括:主动脉-左心室通道和主动脉-右心室通道.主动脉-左心室通道的病理形态最先由Edwards于1957年描述[1],1963年正式命名[2].随着对该疾病的病理生理进一步认识和一些主动脉-右心室通道的临床报道的出现,逐步认识到主动脉和左、右心室之间均可存在异常通道,主动脉-心室通道由Mckay等[3]于2002年正式命名.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8例二尖瓣置换术后左室后破裂的分析,提高对这种致死性并发症的认识。并探讨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总结二尖瓣置换术后左室后壁破裂8例,其中5例行单纯二尖瓣置换,3例行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双瓣置换,结果:8例患均因未能及时建立体外循环而死亡。结论:二尖瓣置换术后左室后壁破裂,特别是术后的延迟性破裂,死亡率高,一旦发生,无法及时建立体外循环抢救,故而在术中、术后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以防止此并发症的发生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基于"互联网+医疗"背景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医院-家庭康复模式的优势.方法 纳入本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门诊收治的80例LDH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互联网+医疗"模式组(观察组)与传统医疗模式组(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互联网+医疗"康复治疗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医疗康复模式.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腰腿疼痛VAS评分、腰椎JOA评分,治疗后6个月临床疗效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均完成治疗.两组治疗后各时间点腰部及腿部VAS评分、腰椎JOA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时间点的腰腿VAS评分、腰椎JOA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优良率为87.50%,对照组为62.50%,观察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互联网+医疗"的医院-家庭康复模式能缓解临床症状,获得较好的疗效,提升患者的满意度,该模式为传统医疗模式的升级和转型提供了方向和依据.  相似文献   
5.
张雅娟  李巅远  闫军  王强  闫鹏  姜睿 《心脏杂志》2014,26(6):705-707
目的:探讨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total cavopulmonany correction,TCPC)治疗功能性单心室的术后管理经验。方法:2012年1月~2013年6月我院共行TCPC手术60(男43,女17)例;年龄(5.5±1.7)岁,体质量(18±4)kg。术前脉搏血氧饱和度(80±7)%,血色素(181±17)g/L。术前射血分数(EF)(64±7)%,平均肺动脉指数(371±234)mm2/m2,Mcgoon比(2.2±0.7),术前平均肺动脉压(12±4)mm Hg。60例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体外循环并行辅助下手术,5例因同期行心内畸形矫治需阻断主动脉。心外管道为直径18~22 mm Gore-tex血管,术毕开窗25例(42%)。为保证患者术后顺利恢复,治疗方面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降低肺血管阻力。2保证足够的容量负荷。3增加心肌收缩力。4控制心律失常。5妥善处理胸腔积液。6术后常规抗凝。结果:患者住院期间有2例(3%)死亡。55例并行循环手术患者体外循环时间(112±52)min。5例患者需要停循环修补心内畸形,主动脉阻断时间30~52 min。呼吸机使用时间(19±6)h。术后住ICU时间(5.1±2.1)d。术后胸液引流时间(15±12)d。术后住院天数(24±12)d。本组患者术后10例出现低心排综合征。5例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行腹膜透析或血液滤过治疗,其中2例死亡,余治愈出院。20例出现顽固性胸腔积液(胸引时间大于2周),25例乳糜试验阳性,1例患儿出现蛋白丢失性肠病,最终并发肺部感染死亡。4例术后出现心律失常,心律表现为短阵房性心动过速,交界性心动过速等,其中1例难以矫治的室上性心动过速导致低心排、多脏器衰竭、死亡。10例并发术后肺部感染。所有存活患儿术后腔静脉压力下降明显[(12±4)mm Hg vs.(9±3)mm Hg,P0.05],氧饱和度改善明显[(80±7)%vs.(97±4)%,P0.01],血色素恢复正常[(181±17)g/L vs.(125±29)g/L,P0.01]。结论:根据TCPC术后病理生理的改变,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可提高TCPC术后成功率和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和讨论川崎病致冠状动脉病变外科治疗的临床效果和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2012年12月对13例川崎病致冠状动脉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均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所有患者均使用乳内动脉。8例体外循环手术,5例常温手术。2例行冠状动脉瘤成形术,1例行血栓清除术。1例行二尖瓣置换术。结果:手术死亡1例。体外循环时间41~455(137±136)min,心肌阻断时间18~117(50±37)min,桥血管数量1~3(2.1±0.8)条。随诊3个月~6年,患者症状减轻或消失。动脉瘤直径减小。结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是治疗川崎病致冠状动脉病变的有效方法,无需同期处理冠状动脉瘤。  相似文献   
7.
淡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带染状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查副溶血性弧菌在淡水产品中的带染、药敏和毒力情况,为建立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预警系统提供数据基础。方法依据GB/T 4789.7-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标准中有关副溶血性弧菌的检验进行,分离培养选用科玛嘉弧菌显色培养基和TCBS两种培养基,用API20E试剂条进行生化鉴定。结果在140份淡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检出率为41.4%;不同地理区域副溶血性弧菌的检出率不同,在15%~75%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离菌株对环丙沙星、四环素、氯霉素和庆大霉素100%敏感,对链霉素的耐药率达到88.8%(71/80)。有19株菌株出现了多重耐药。结论建议政府加大对鱼饲料添加剂的管理,以防止耐药菌株的传播和扩散。分离菌株大多具有较强的毒力,存在引起食物中毒的可能性,提示在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调查处理和实验室检验过程中,如食用了淡水产品,应考虑副溶血性弧菌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清热利湿类中药治疗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用溃结灵1号、对照组30例用SASP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结肠镜检等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溃结灵1号有清热利湿,泻火解毒,凉血止泻功效,治疗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等若干问题的商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正>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自1987年发布实施以来,对公共场所卫生条件的改善,预防疾病,保障人体健康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公共场所及其卫生状况都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条例》和《细则》在条款内容上及文字上因而产生若干不适之处。现根据工作体会,谈谈我们的浅见。1 公共场所的定义及应增加的种类1.1 公共场所的定义《条例》中没有公共场所的定义,仅列了7大类28种别,从广义上讲,公共场所即非私人场所,是人人均可进入其中的处所。在狭义上,公共场所指以赢利为目的的供公众使用或停留的住所。人们可在其中从事劳动、食宿、学习、观  相似文献   
10.
关于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方法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下简称<标准方法>)已实施多年.它对于规范统一食品卫生微生物的检验方法,提高食品卫生微生物的检验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