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的桡骨小头骨折手术方法及其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41例MasonⅡ、Ⅲ、Ⅳ型桡骨小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骨折类型与复位情况,33例使用克氏针、微型空心螺钉、"T"或"L"形微型钢板等固定;5例使用金属假体行人工桡骨小头置换术;3例行桡骨小头切除术.按Broderg与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8~37个月,平均(28.3±3.4)个月.切开复位内固定患者平均肘关节评分92.3分,优良31例,占93.9%(31/33);桡骨小头置换患者平均肘关节评分90.7分,优良4例;桡骨小头切除患者平均肘关节评分62.3分,遗有轻度疼痛2例,3例均出现肌力下降及肘关节不稳.结论 MasonⅡ及Ⅲ型骨折可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MasonⅢ及Ⅳ型骨折可采用桡骨小头置换术,术后功能良好;桡骨小头切除术后并发症较多,宜谨慎采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藻酸钠自体软骨细胞混合物修复猪的关节软骨缺损,观察近期成骨效应。方法:实验于2004-03/2005-04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实验中心完成。3个月龄的小型猪8只,取其关节软骨进行细胞原代培养,获取原代细胞后,分别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细胞Ⅱ型胶原表达。然后对8只小型猪的32个关节进行动物关节缺损的模型建立,每个关节共造3个人工缺损,选择关节左右随机对照。将已经培养好的软骨细胞与已经配制好并消毒的藻酸钠混合,移植到猪的关节软骨缺损处。每只猪关节内注射3个实验点,1个用藻酸钠/细胞混合液为实验组,1个单纯支架材料为单纯材料对照组,1个缺损做空白对照组,模型中缺损区均为关节负重区,胶原纤维绿色(亮绿复染)。修复所用细胞为自体软骨体外培养后,进行移植修复,采用3代体外培养软骨细胞,均匀混和藻酸钠后,行自体移植。8周后取实验关节进行大体观察、苏木精-伊红染色、Masson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法染色观察及O’driscoll组织学评分。结果:纳入小型猪8只,除其中1例因手术切断伸直肌腱而使猪关节活动障碍,其余均未见手术后关节活动障碍,所有手术无术后感染,无关节内感染,无动物死亡。移植的软骨细胞在藻酸钠载体中生长良好,形成透明软骨。根据O’driscoll组织学评分标准,实验组32个猪关节缺损修复的组织学评分为(20.25±1.64)分,高于单纯材料对照组的(7.46±1.29)分及空白对照组的(6.00±2.09)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见修复软骨以表达Ⅱ型胶原为主,无Ⅰ型胶原。结论:藻酸钠复合自体软骨细胞作为软骨移植的替代物是可行的,远期效果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韩运  刘晓玲 《河北医学》2012,18(11):1549-1552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LCP)用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的疗效.方法:89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为三组,37例采用锁定加压钢板(LCP)治疗,29例采用Gamma钉内固定,23例采用动力髋螺钉(DHS)固定.比较三组平均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出血量等指标,并观察术后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LCP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都显著小于其他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最低,Harris髋关节评分最高.结论:三种内固定方法各有特点,锁定加压钢板(LCP)损伤小、愈合快、并发症少,是最佳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生物力学分析方法测试3种内固定器械治疗同侧股骨颈并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取12根成人新鲜股骨标本,依据Evans-Jensen分型Ⅲ型制作骨折模型,其中小粗隆部分的骨折向上波及到股骨颈中部。将骨折复位随机分成3组,每组4例,依据标准技术分别予以股骨近端锁定板、动力髋、PFN固定。将各组固定模型置试验机上测试骨断端的张开角、应力分布。结果:股骨近端锁定板骨断端的张开角明显小于动力髋组及PFN组。骨折端应力分布,股骨近端锁定板组包括张力侧各点均为压应力,动力髋及PFN固定组在外侧测试点为拉应力。结论:股骨近端锁定板的各项生物力学性能均优于动力髋、PFN固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锁定板的适用范围、植入方法及疗效分析。方法:应用股骨锁定板治疗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36例,其中粗隆间骨折合并股骨颈骨折3例,平均年龄74岁。精确定位打入股骨头内的近端三枚螺钉是是重点及难点,维持内植物与股骨干轴线一致性。结果:36例患者中有32例获得4个月以上的随访。4周后下床活动,平均4个月后骨性愈合,无不适症状。按照Matta评分标准,优15例,良17例。结论:股骨头颈部的3枚螺钉交叉成角,形成稳定的三维立体结构,固定牢靠,特别适用于严重骨质疏松、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粗隆下及粗隆间骨折合并股骨颈的骨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锁骨钩钢板固定加同种异体韧带移植重建喙锁韧带治疗肩锁关节脱位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1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采用锁骨钩钢板固定加同种异体韧带移植重建喙锁韧带治疗,加强术前、术后护理评估和功能锻炼指导。结果20例(95.2%)韧带移植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达优良。结论对肩锁关节脱位行锁骨钩钢板固定加异体韧带移植重建喙锁韧带患者予以正确的护理和适当的功能锻炼,有助于获得满意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手术与非手术治疗MasonⅡ型桡骨小头骨折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研究手术与非手术治疗MasonⅡ型桡骨小头骨折的疗效,为临床治疗该类骨折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对55例MasonⅡ型桡骨小头骨折进行治疗回顾,其中28例手术内固定治疗,27例非手术治疗。按照Broberg和Morrey的评定标准对两组肘关节进行功能评分“。。结果全部病例获得随访,其中手术组28例,非手术组27例;随访时间15~46个月.平均23个月。肘关节功能评分:手术组平均为91.2分,极好15例,好11例,一般2例,优良率为92.9%。非手术组平均为82.5分.极好10例.好11例,一般6例,优良率为77.8%。手术治疗组明显优于非手术治疗组(P〈0.01)。结论手术治疗MasonⅡ型桡骨小头骨折在关节活动、肌力和功能恢复方面较非手术治疗有明显优势.建议对此类患者尽量选择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椎弓根钉-棒系统后路脊椎V型截骨术治疗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我院骨科在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70例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行椎弓根钉-棒系统后路脊椎V型截骨术,对照组30例行前路椎体骨折复位内固定融合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分别为(2305.5±350.8) mL、(4.7±0.6) h,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的(2536.9±405.4) mL、(5.4±1.3) 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Cobb角与术前相比均显著减小,且观察组术后的Cobb角为(9.48±1.75)°,明显小于对照组的(13.85±0.9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植骨不融合率为7.50%(3/40),对照组为10.00%(3/3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断钉/断棒/松动、高度丢失发生率及复发率分别为7.50%(3/40)、7.50%(4/40)、2.50%(1/4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3%(10/30)、56.67%(17/30)、50.00%(15/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弓根钉-棒系统后路脊椎V型截骨术治疗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的疗效确切,并发症少,且能够有效预防术后再畸形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基因转染人软骨细胞的可能性及其在软骨细胞中的表达,并初步判断转基因细胞的生物学功能变化.方法实验于2002-07/2003-06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医学研究中心完成.①构建pcDNA3.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S质粒,将构建质粒在大肠杆菌DH10B中大量扩增后,抽提纯化质粒,并对质粒进行测序鉴定.②将鉴定的质粒用阳离子脂质体转染人关节软骨细胞,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Westren-blot等方法检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基因在人关节软骨细胞中的表达.③分别将同代软骨细胞与转基因细胞的培养液、软骨细胞与转基因细胞裂解液和二甲基亚甲蓝共孵育后,检测各混合液的吸光度,以此判断同代软骨细胞、转基因细胞、软骨细胞培养液、转基因细胞培养液中的蛋白多糖含量.结果①质粒鉴定结果质粒抽提纯化后电泳可见3条DNA条带,符合质粒的电泳图谱;质粒的测序结果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基因序列完全吻合.②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基因在软骨细胞中的表达质粒转染软骨细胞后,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能见到298 bp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mRNA片断的表达;Western-blot可见7.6 ku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蛋白表达条带.③转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基因对软骨细胞分泌蛋白多糖的影响转基因软骨细胞裂解液和同代的软骨细胞裂解液的蛋白多糖含量分别是(5.23±0.62)mg/L和(2.47±0.31)mg/L,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88,P<0.05);转基因软骨细胞培养液和同代非转染软骨细胞培养液中的蛋白多糖含量分别为(9.92±1.04)mg/L和(4.56±0.51)mg/L,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6.47,P<0.05).结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基因转染人关节软骨细胞后能在软骨细胞中表达,并能促进软骨细胞分泌软骨基质蛋白多糖,具有促DNA合成和维持软骨细胞表型稳定的能力.转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基因软骨细胞的研究为体外软骨组织工程和关节软骨病的基因治疗提供了直接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解剖钢板的螺孔为椭圆形,螺孔纵轴与接骨板纵轴一致或平行.钢板的板螺孔周边为光滑平面,与长骨纵轴相平行或一致,在有外力或内力情况下,螺钉顶端可在螺孔周边的光滑面上产生相对移动,这种移动是"可逆"的.国产解剖钢板能稳定的固定骨折,同时,在外力或内力作用下,骨折断端之间能产生"微动",刺激骨折断端并产生初始骨痂反应,反复力的作用将有利于重复产生初始骨痂反应,保护脆弱的新生血管和骨小梁不受破坏,有效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