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篇
  2019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2.
3.
HawkinsⅡ、Ⅲ型距骨颈骨折是严重类型的距骨颈骨折脱位,常合并不同程度的肌腱、神经、血管和其他软组织损伤,预后较差。2002年2月~2007年10月,我们采用空心钛合金螺钉内固定治疗HawkinsⅡ、Ⅲ型距骨颈骨折2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锁定加压钢板(LCP)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选取我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30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患者手术方法,将其分为解剖钢板(ANP)组及LCP组,每组各15例。术后,比较两组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及踝关节功能。结果与ANP组相比,LCP组患者术后愈合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踝关节优良率更高(P<0.05)。此外,LCP组伤口皮肤坏死,创伤性关节炎,血肿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应用LCP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具有术中出血少,愈合时间短,术后踝关节优良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应推广于临床。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应用锁定钢板经三角肌劈开入路治疗移位的NeerⅡ型肱骨近端骨折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 方法 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应用锁定钢板经三角肌劈开入路治疗23例移位的NeerⅡ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男10例,女13例;年龄52 ~ 74岁,平均65.1岁.骨折按Neer分型:均为Ⅱ型肱骨近端骨折.对骨折复位和内固定物位置进行观察和随访,记录骨折愈合时间、肩关节功能评分,并将肩关节外展功能与健侧进行比较. 结果 23例患者术后获12 ~ 27个月(平均18.8个月)随访.术后切口均获一期愈合,X线片示所有螺钉位置良好,骨折复位满意.骨折愈合时间为8~20周,平均10.8周,未发生腋神经损伤、肱骨头坏死及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肩关节活动范围平均为:外展84.4°±3.5°,前屈上举169.1°±6.7°,外旋42.2°±2.5°,内旋达T9水平;Neer评分平均为(89.9±7.5)分,优17例,良3例,可3例,优良率为87.0%.肩关节外展功能与健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50,P=0.140). 结论 应用锁定钢板经三角肌劈开入路治疗移位的NeerⅡ型肱骨近端骨折,固定牢靠,降低了软组织和骨折残留血供的破坏,减少关节周围瘢痕的形成,可早期关节功能锻炼,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应用钢丝固定移位的胫骨髁间嵴撕脱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3年1月至2010年12月对35例移位的胫骨髁间嵴撕脱性骨折患者在关节镜下应用钢丝固定,根据Meyers和McKeever分型,Ⅱ型17例,Ⅲ型14例,Ⅳ型4例。术后X线观察骨折愈合。根据Lysholm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配对t检验比较术前和随访末膝关节功能。结果平均随访时间(16.94±3.06)个月,无切口及关节内感染。术后X线检查显示骨折解剖复位,骨折平均愈合时间(11.91±4.30)周,随访末平均Lysholm评分(92.63±5.46)分,与术前(27.49±10.83)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1.29,P〈0.05)。结论关节镜下应用钢丝固定移位的胫骨髁间嵴撕脱性骨折适用范围广,操作简单,具有创伤小,固定可靠,并发症少,关节功能恢复快,内固定物关节外取出方便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9.
患者 男性,31岁.因"左上肢高处坠落伤1h"于2011年10月25日入院.体格检查:左上臂中段前侧可见长约3 cm的伤口,肱二头肌撕裂,桡骨小头突出畸形,肘关节活动不能.腕关节肿胀,桡骨茎突掌侧可及骨性肿块,腕掌正中区骨组织突出,鼻烟窝空虚,虎口区感觉迟钝,手指痛觉无明显迟钝,拇指背伸和腕关节活动不能.左上肢X线片提示:肱骨干骨折,肱桡关节脱位及月骨脱位和舟状骨脱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