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患者,男,74岁。因大便带血2年于1995年8月14日以“肛管癌”收入院,并于8月28日在硬膜外麻醉下行Miles手术。术后3天开始进流质饮食,造瘘口通畅。每日排便2~4次。术后10日出现腹胀、阵发性腹痛、造瘘口停止排气排便。查体:腹部膨隆,可见肠型及其蠕动波,可闻及高调肠鸣音及气过水声,造瘘口指诊通畅。腹透:中腹部见多个气液平面,急诊再次剖腹探查,证实为距回盲瓣约30cm处回肠呈回—回—回型肠套叠。给手法挤压复位,复位后局部检查未见肿瘤、息肉、憩室等小肠  相似文献   
2.
儿童孟氏骨折早期闭合复位多能获得成功而且预后良好。一旦延误诊治而成陈旧性损伤 ,不仅治疗困难 ,预后也远不理想。我院自1990年10月~1999年10月共收治儿童孟氏骨折78例 ,效果满意。现将诊治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本组男52例、女26例。年龄1~13岁。其中新鲜性骨折62例、陈旧性骨折16例。据Bado分型 ,Ⅰ型67例 ,Ⅱ型5例 ,Ⅲ型2例 ,Ⅳ型4例。初诊误诊12例 ,分别误诊为软组织损伤8例、尺骨骨折2例、尺桡骨骨折2例。1 2治疗方法新鲜性骨折采用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58例、闭合复位…  相似文献   
3.
髋部骨折脱位合并坐骨神经损伤治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回顾分析髋部骨折脱位合并坐骨神经损伤的诊断治疗特点。方法:对47例髋部骨折脱位合并坐骨神经损伤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随访1~3年。男35例,女12例,年龄18~62岁。髋部骨折脱位分类:单纯髋关节后脱位8例,单纯髋臼骨折4例,髋臼骨折合并髋关节后脱位29例,股骨头、股骨颈骨折合并髋臼骨折各3例。坐骨神经损伤类型:单纯腓总神经损伤34例,腓总神经、胫神经联合损伤13例,非手术治疗15例。手术治疗32例。结果:解剖复位21例,满意复位14例,不满意复位4例。坐骨神经恢复情况:优10例,良18例,差10例,劣9例。结论:对于单纯髋关节后脱位或髋臼骨折移位小于0.5cm者,应用非手术治疗。而对于骨折移位大于0.5cm者,应采取手术治疗,尽早解剖复位并探查坐骨神经,以减低创伤性髋关节炎的发生,并促进坐骨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腓骨骨膜瓣翻转解剖学重建踝关节外侧韧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应用腓骨骨膜瓣解剖学重建踝关节外侧韧带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定的疗效.[方法]在Brostr(o)m修复的基础上,应用腓骨骨膜瓣翻转解剖重建踝关节外侧韧带治疗14例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定.[结果]随访23~48个月,平均32个月,根据美国骨科足踝委员会之踝关节与后足评分系统进行功能评定,术前平均(56±7)分;良1例、一般5例、差8例.术后平均(92±7)分;优7例、良5例、一般2例.[结论]利用腓骨骨膜瓣解剖重建踝关节外侧韧带是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定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后路手术治疗陈旧性胸腰段骨折继发后凸畸形的效果。方法24例陈旧性胸腰椎段骨折继发严重后凸畸形患者,经后路行楔形截骨矫形椎管减压、椎体旁植骨+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脊柱短缩术。结果本组术前Frankel分级A级2例,术后B、C级各1例;术前B级7例,术后为B级3例,C、D级各2例;术前C级10例,术后为C级2例,D级6例,E级2例;At前D级4例,术后为D、E级各2例;术前E级1例,术后仍为E级。结论后路手术治疗陈旧性胸腰段骨折继发后凸畸形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前路器械固定在脊柱结核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在脊柱结核中应用前路器械固定的可行性。方法:对34例前路病灶清除和内固定的脊柱结核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男13例,女21例。颈椎结核4例,胸椎结核13例,腰椎结核17例(包括胸腰段)。全部病例均进行术前和术后抗痨化疗。术中经前路彻底清除病灶,椎管减压,椎体间自体骨植骨,前路器械固定。结果:平均随访2.6年,死亡2例,失访4例,其余病例内固定物没有失效,椎体间植骨全部融合,脊柱后凸畸形矫正良好,切口无感染,没有结核复发的病例。结论:在脊柱结核中应用前路器械固定可有效矫正和预防脊柱后凸畸形,并为脊柱提供即刻稳定性,促进病灶愈合和骨性融合。  相似文献   
7.
腰椎后外侧融合术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腰椎退行性间盘病变(degenerative disk disease,DDD)合并椎管狭窄者,如非手术治疗不奏效,则可能需要彻底椎板减压以获得良好效果,在减压的同时行脊椎融合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从稳定的角度来看,牢固的融合应该是追求的最终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Ilizarov骨搬移技术治疗胫骨大段骨缺损合并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Ilizarov技术Ⅰ期治疗胫骨大段骨缺损合并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方法 2003年9月-2010年9月收治胫骨大段骨缺损合并软组织缺损患者24例,均为胫骨开放性骨折(Gustilo Ⅲ B型20例,Gustilo Ⅲ C型4例).在患肢上安放Ilizarov外固定架.清创术后小腿胫前内侧软组织缺损10 cm×6 cm,胫骨骨缺损(8±4)cm.对15例胫骨骨缺损<5 cm的患者使用Ⅰ期清创、腓骨截骨、胫骨缺损端加压.对9例胫骨缺损>5 cm的患者采用Ⅰ期清创、骨运输-骨延长.对15例患者采用Ⅰ期清创,封闭创面或缩小创面、骨搬移,Ⅱ期清理皮肤嵌顿及清理骨折端.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10~24个月,平均14个月.骨缺损均得以重建,患肢肢体长度与健侧之差<2 cm,骨折愈合,创面均闭合.1例术后出现腓总神经麻痹,术后3个月恢复.19例未通过额外手术进行修复.3例通过游离皮片植皮成活,2例通过局部旋转皮瓣修复覆盖创面.结论 Ⅰ期使用Ilizarov外固定架进行骨搬移肢体是治疗胫骨骨缺损合并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骨科疗效评价标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骨科疗效评价标准研究的历史 20世纪初,Codman提出“最终疗效”的概念,倡导全面、系统地评价治疗结果,为认识和研究失败原因和过程,对每一例患者作出严格的疗效评价,对所有治疗方法进行质量控制。Kamofsky等在20世纪40年代首先采用调查的方法评价癌症的治疗。Lembcke于1952年采用从患者的角度评价治疗结果的方法。Katz等使用日常活动分级评价老年患者的治疗结果。Bradbum研究心理健康对患者的影响。Bush等建立了健康状况指数和健康质量分级,这些评价方法构成了今天患者自我评价的基石。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