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推、揉、拿、扳、拉等手法,治疗22例肌性斜颈患儿,治愈18例,显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4%.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采用全可视脊柱内镜辅助下椎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早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0年9月~2021年6月间我科采用全可视脊柱内镜下椎间融合技术治疗的46例腰椎管狭窄患者为观察对象,其中男25例,女21例;年龄35~71岁,平均(49.7±1.5)岁。观察出血量,比较术前与术后3 d、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JOA评分及并发症等,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本组手术均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147.85±21.71)min,术中平均出血量约(50±21.5)mL; 4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8~12个月,平均随访(9±1.5)个月;术后随访,VAS评分及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临床疗效根据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优37例,良5例,可4例,优良率91.3%;术后并发症2例:1例术后1 d并发椎管内血肿形成,1例术后3 d复查CT发现残留骨块导致出口根受压;2例并发症均立即处理,末次随访时均未遗留神经功能损害。结论 采用脊柱内镜下减压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具有临床疗效满意、创伤小、出血量少等...  相似文献   
3.
应用交锁髓内钉治疗四肢长骨骨折自上世纪80年代末引进国内以来,由于能有效地控制骨折处的旋转及短缩,符合生物力学的要求,可早期负重功能锻炼,已逐渐成为四肢长骨干骨折治疗中的发展趋向[1].但是由于器械等多种原因,常有在远端锁钉时出现偏差,需借助C型臂透视,使手术费时甚至失败等问题出现[2].本院2001年7月~2008年12月应用国产交锁髓内钉治疗四肢骨干骨折共238例,在临床实践中,经多次总结、改进方法,总结出一套准确、简单、省时且不需影像设备的方法,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电针治疗面瘫5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笔者采用局部“四穴一圈”疗法和循经远端取穴相结合方法,用电针治疗面瘫50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清开灵注射液在高血压性脑出血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2002年笔者先后加用清开灵注射液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10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应用交锁髓内钉治疗四肢长骨骨折自上世纪80年代末引进国内以来,由于能有效地控制骨折处的旋转及短缩,符合生物力学的要求,可早期负重功能锻炼,已逐渐成为四肢长骨干骨折治疗中的发展趋向。但是由于器械等多种原因,常有在远端锁钉时出现偏差,需借助C型臂透视,  相似文献   
7.
泌尿系结石属中医“腰痛”、“砂淋”、“尿血”范畴,临床上常引起肾绞痛和尿血,并可因结石嵌顿梗阻并发肾积水,继发感染;后期可发生肾功能不全。根据临床表现,应从三大方面进行辨证论治:一辨急性期(移动性。肾石)和慢性期(静止期结石);二辨结石的大小和部位;三辨结石的性质。  相似文献   
8.
据统计,全世界糖尿病的患病率为3%~5%,5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为10%左右。在美国每年死于糖尿病的人数超过16万。在中国,随着寿命的延长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目前,中国的糖尿病患者已超过3000万。因此,糖尿病预防和治疗已成为医学界的重要课题。在当前世界医疗条件下,糖尿病尚无根治的好办法,一旦患病需要终生治疗。  相似文献   
9.
韩培峰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0):1119-1119,1127
近几十年有关冠心病的研究和论述颇多,但缺乏质的突破。研究冠心病防治仍需从其根本——中医病机入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全可视脊柱内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侧隐窝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0年6月我院脊柱外科手术治疗的89例腰椎间盘突出伴侧隐窝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经皮全可视脊柱内镜技术行腰椎侧隐窝扩大减压髓核摘除术47例(内镜组),行传统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42例(开放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手术前后VAS评分和JOA评分、临床疗效及手术并发症。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5.37±2.05)个月。内镜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放组,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开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患者术后各时点VAS评分、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组间比较,内镜组术后3 d及术后1月VAS评分及JOA评分均优于开放组(P<0.001),而末次随访两组间VAS及JOA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内镜组无并发症发生,开放手术组发生硬膜撕裂1例,术后延长拔管,定期换药后伤口愈合,患者恢复可。末次随访时按改良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