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5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7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脊柱源性心律紊乱的主要发病部位。方法 对13例脊柱病变引发的心律紊乱,主要以纠正上胸段错位为主,采用理筋、整脊和功能锻炼治疗。结果 经治疗均临床治愈,随访半年以上无复发。结论 脊源性心律紊乱主要部位在胸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腰大肌作用力带动脊柱伸展应力的生物力学关系。方法:取家兔12只,分3组,每组4只,解剖后保留枢椎以下完整之脊柱及骨盆、髋关节、上段股骨,不损伤脊柱前、后纵韧带、椎间盘及所附着之腰大肌,保留脊柱背侧的竖脊肌、棘上韧带,置于生物力学拉伸测试仪(日本岛津制作所产AGS-J系列)。上端十字头分别夹枢椎(颈胸腰段)、第1胸椎(胸腰段)和第12胸椎(腰段),下端十字头夹股骨上部;分别作有腰大肌状态下和切断腰大肌状态下,股髋自屈曲位到过伸带动脊柱自屈曲位到过伸位拉伸试验,测定两种不同状态下脊柱各节段的伸展应力(N/mm2)。结果:有腰大肌状态和切断腰大肌状态下,股-髋-脊柱拉伸后脊柱伸展应力分别为:颈胸腰全段平均为306.6675N/mm2:78.7167N/mm2;胸腰段为680.8417N/mm2:373.0375N/mm2;腰段为1990.7944N/mm2:523.0608N/mm2;经统计学分析,具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腰大肌作用力对脊柱伸展应力影响显著,颈胸腰段占74.33%、胸腰段占45.21%,腰段占73.73%的伸展应力源自腰大肌。脊柱在腰大肌作用下产生腰椎向腹部的弯曲。  相似文献   
3.
中医整脊学的历史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韦以宗 《首都医药》2003,10(6):48-49
脊柱损伤疾病随人群生活劳动形式改变(从体力劳动转变为坐位主脑力劳动),如颈腰痛在人群的罹患率高达30%(在中老年人中高达65%),由此引起脊神经、交感神经并发的心、脑血管疾病,性功能疾病也越来越引起医学界重视。因此,对脊柱的保健康复已成为当代医学界、保健界的一项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踝关节内翻型骨折脱位中国接骨法的新疗法。方法:用手法复位,跟后石膏托加小夹板外固定早期练功,并系统观察21例。结果:骨折愈合时间8周,随访17例功能优良者占88%,较手术疗法愈合时间短,功能恢复好。较袜套牵引法减少了卧床。  相似文献   
5.
韦以宗 《中医正骨》2004,16(2):23-24
中医整脊是以调整脊椎的旋转、侧弯和椎曲,而施行牵引、旋转、推拿等手法治疗。临床上,对X线平片虽有正常颈曲、腰曲和腰骶角的测量(图1、图2),而椎体的旋转、倾斜、侧弯尚缺乏具体数据。为使整脊疗法数据化、更科学化,作者在教学、临床中,采取一些具体的X线测量(图3~图7),现介绍于后,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传统整脊八法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以提高整脊手法的疗效和杜绝医疗意外。方法:根据脊柱运动力学之圆筒枢纽学说和脊柱轮廓平行四边形应力平衡理论,结合检索近20年整脊疗法医疗意外和笔临床经验。结论:传统整脊疗法必须严格选择适应症,不能盲目应用于禁忌症,方能达到治疗效果和杜绝整脊医源性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寰枢关节错位的诊断标准和分型以及整脊疗法效果。方法 根据215例寰枢关节错位的临床表现,X线片颈椎曲度以及张口位寰椎侧块与齿状突间距的位置关系改变为依据,提出本病的诊断分型标准和疗效评定标准,运用寰枢端转复位法为主整脊治疗。结果 寰枢关节错位分为侧偏型、前倾型和混合型;并以寰齿关系、症状体征的恢复程度为疗效标准,用整脊手法为主治疗,治愈和临床治愈率为88.4%。结论 运用整脊疗法,根据分型法辨证治疗,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8.
传统整脊八法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牵引法、悬吊法、旋转法、斜扳法、整盆法、过伸法、屈曲法和按摩推拿手法是中国传统医学整脊主要手法[1].笔者根据近20年来国内应用情况,结合脊柱圆筒枢纽学说[2],脊柱轮廓平行四边形应力平衡理论[3]和椎体板块移动椎曲论以及临床体会,提出八大传统整脊法的适应症、注意事项和禁忌症,供同道指正.  相似文献   
9.
整脊调曲复位法治疗腰椎滑脱症121例疗效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自2001年4月至2008年6月,收治腰椎滑脱症121例,采取四维悬吊牵引调曲以复位滑脱为主的整脊综合疗法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腰曲对颈曲影响的动态下X线片研究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目的:研究腰曲对颈曲的影响,探讨颈椎病和颈腰综合征在脊柱解剖生理学与运动力学的病因病理。方法:选青春期健康青年男女27例,分别以站立位及坐位1h后摄腰椎、颈椎标准侧位片,并应用数学几何学弓形面积计算法测量其颈、腰曲站、坐前后X线片的弓形面积,进行对照。结果:端坐1h后,颈、腰椎侧位X线片,腰曲弓形面积平均较站立位缩小53.14%,颈曲弓形面积也缩小48.33%,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别显著。结论:(1)腰曲变化影响到颈曲,病理改变与久坐有关。(2)腰曲改变是颈椎病、颈腰综合征重要病因和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