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背景与目的:探讨核转运蛋白karyopherin α2(KPNA2)在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特点与患者远期预后的关系。 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2月我院保存的三阴性乳腺癌标本60例以及非三阴性乳腺癌标本59例,同时选取正常乳腺组织50例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KPNA2表达,随访三阴性乳腺癌预后。 结果:三阴性乳腺癌组织KPNA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乳腺组织(68.33% vs. 22.00%,P<0.05);在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中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组织KPNA2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高分化、无淋巴结转移组织(82.05% vs. 42.86%和93.10% vs. 45.16%,P<0.05);KPNA2阳性和阴性表达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血清CA125、CE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中,KPNA2阳性表达患者中位生存总时间明显短于KPNA2阴性表达者(23.00个月 vs. 31个月,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KPNA2表达是预后的影响因素(RR=1.863、1.650、1.706和1.508,P<0.05)。 结论:三阴性乳腺癌患者KPNA2表达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一定关系,且与患者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microRNA-374a-5p(miR-374a-5p)水平与混合型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临床 特征的关系及在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邯郸市第一医院收治的混合型DVT 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胫前静脉入路溶栓治疗,以患者治疗前miR-374a-5p表达水平中位数为临界值分为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每组40例。以同期60例健康体检者miR-374a-5p表达水平作为参照。比较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患者一般资料,治疗后患肢肿胀程度、血栓清除率、静脉通畅度评分,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远期随访血栓后综合征(PTS)发生率。结果 DVT患者中miR-374a-5p表达水平高于健康人群(P?<0.05);高表达组患者年龄、首发症状至就诊时间大于或长于低表达组,有骨科疾病手术史者比例高于低表达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患、健侧大小腿周径差减小,但两组患者大小腿消肿率及患肢静脉通畅度评分、血栓清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5.0%和1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2年,高表达组PTS发生率为55.0%(22/40),高于低表达组的32.5%(13/40),且高表达组患者PTS严重程度高于低表达组(P?<0.05)。结论 miR-374a-5p在混合型DVT患者中存在高表达,且其高低表达者间在年龄、首发症状至就诊时间及骨科疾病手术史方面存在差异,miR-374a-5p高表达会增加患者远期PTS发生率及加重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分析消化道肿瘤术后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的180例消化道肿瘤手术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55例,B组58例,C组67例。A组患者行肠内营养支持操作,B组行肠外营养支持操作,C组行肠内肠外联合的营养支持操作。对比分析三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1"3以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C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显著优于A、B二组(P〈0.05),而A、B二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此外,三组患者切口感染、尿路感染、导管相关感染、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出现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道肿瘤术后行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联合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患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程度显著高于单纯的肠内或场外营养。  相似文献   
5.
霍艳兵  彭琪  彭星华  赵忠良 《重庆医学》2021,50(7):1136-1140
目的 探讨不同入路溶栓治疗对混合型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细胞黏附分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165例下肢混合型DVT患者,均采取经导管接触溶栓(CDT)治疗,根据患者个体化体征情况选择入路方式,其中经健侧股静脉穿刺置管56例(A组),经患侧小隐静脉穿刺置管59例(B组),患侧经皮穿刺胫前或胫后静脉置管50例(C组).比较各组手术时间、溶栓导管留置时间、尿激酶用量、血栓清除评分、患肢肿胀程度、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发生率和PTS评分、血清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Pe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水平.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血清Pecam-1、Vcam-1与PT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C组手术时间短于A、B组,A组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的溶栓导管留置时间与尿激酶用量低于A组(P<0.05),B、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组的血栓清除评分、患肢消肿率高于A组,PTS发生率、PTS评分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的血清Pecam-1、Vcam-1水平均较入院时降低(P<0.05),B、C组低于A组(P<0.05),B、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血清Pecam-1、Vcam-1水平均与PTS评分呈正相关(P<0.05),血清Pecam-1、Vcam-1水平越高,PTS评分越高.结论 经皮穿刺胫前或胫后静脉置管是CDT治疗急性下肢DVT的最佳溶栓路径,可有效降低血清Pecam-1、Vcam-1水平,溶栓效果佳,手术时间短,PTS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