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对终末期肾病患者感染的预测效果。方法将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36例终末期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研究对象的感染发生率,根据是否发生感染将研究对象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采集两组患者血液标本,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两组血清PCT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药物对感染组患者实施抗感染治疗,治疗周期结束后再次采集患者血液标本进行血清PCT检测,比较感染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PCT水平。根据血清PCT水平分级将未感染组患者分为PCT正常组和PCT异常组,比较两组患者3个月内的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136例终末期肾病患者的感染发生率为8.82%。感染组患者的血清PCT水平为(1.96±0.39)ng/mL,高于未感染组患者的(0.39±0.15)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710,P0.05),抗感染治疗结束后的血清PCT水平为(0.66±0.13)ng/mL,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954,P0.05)。PCT正常组患者随访3个月内的感染发生率为1.90%,低于PCT异常组患者的3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473,P0.05)。结论血清PCT检测对终末期肾病患者感染具有预测作用,有利于实现疾病的早期预防、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16层CT重组技术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5例常规X线平片或临床诊断为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进行16层CT扫描,并对图像进行多平面重组(MPR)、容积重组(VR)和最大密度投影重组(MIP),对骨折的部位、范围、碎骨片的数量或骨折程度、胫骨平台受累情况、手术入路、骨质疏松程度及骨组织的缺损等做出评价。结果 65例胫骨平台骨折的CT图像经MPR、VR、MIP重组后,骨折显示与术中所见吻合率为100%,X线平片漏诊7例。MPR能够显示骨折的细微结构,有助于骨折类型的判断。VR、MIP重组可清晰显示骨折的立体外观、关节面碎裂及塌陷的范围。结论 16层CT重组技术能直观、多方位、立体地显示胫骨平台骨折的部位、形态、类型,关节面碎裂及塌陷程度等空间信息,对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准确的复位和内固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肾上腺髓样脂肪瘤的16层CT表现及鉴别要点。方法:收集15例临床及病理证实的肾上腺髓样脂肪瘤,回顾性分析其16层CT表现。结果:本组15例肾上腺髓样脂肪瘤,右侧10例,左侧4例,双侧1例,肿瘤直径为3~11cm,呈圆形或类圆形,边界清。瘤体为脂肪密度6例;密度不均匀者9例,其中以脂肪为主6例,以软组织为主3例,1例伴肿瘤出血。增强后所有病例软组织成分均轻至中度强化,脂肪成分均无强化。5例见点、条状钙化,1例伴出血者为血管样钙化。结论:肾上腺髓样脂肪瘤的16层CT表现较具特征性,一般可在术前作出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16层CT肺动脉造影对肺动脉栓塞(PE)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4例PE患者行16层CT血管造影检查,采用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多种图像后处理技术,并结合轴位图像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24例均能显示肺动脉栓塞的部位、范围、局部管腔狭窄程度,19例急性肺动脉栓塞的直接征象为“截断征”、“双轨征”;5例慢性肺动脉栓塞主要表现为肺动脉管腔内偏心性、附壁性的充盈缺损.结论 16层CT血管造影是诊断肺动脉栓塞及其溶栓疗效评价和随访最有效的无创性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胃淋巴瘤的16层CT表现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胃淋巴瘤的16层CT表现,包括病变部位、胃壁及粘膜改变.结果 18例均为B细胞起源非霍奇金淋巴瘤.肿瘤呈弥漫浸润型11例,肿块型5例和节段溃疡型2例.16层CT平扫示肿瘤密度均匀14例,不均匀4例,16层CT增强扫描示病灶呈...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16层CT血管造影(16SCTA)在诊断颈动脉海绵窦瘘(CCF)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9例CCF病例行16SCTA检查,图像后处理采用容积重组(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PR)。结果19例均显示眼球突出、海绵窦扩大,动脉期眼上静脉显影并扩张,5例动脉期大脑中静脉显影并扩张。结论16SCTA对诊断CCF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乳腺外科整形修复术应用于早期中青年乳腺癌保乳手术患者的效果及对患者婚姻质量、创伤反应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3月笔者医院100例早期青年乳腺癌患者,根据手术方案分组,各50例。对照组行保乳手术,实验组行保乳手术+乳腺外科整形修复术。观察两组围术期情况、并发症、乳房美容效果及手术前后肿瘤标志物、婚姻质量(ENRICH)、创伤反应。结果:实验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中切缘阴性率均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切除乳腺体积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3d两组血清IL-6、Cor、CRP水平高于术前(P<0.05)。术后3个月后两组血清miR-638水平高于术前,CA153、TSGF水平低于术前(P<0.05)。术后3个月实验组婚姻满意度、夫妻性生活、夫妻交流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乳房美学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腺外科整形修复术应用于早期青年乳腺癌保乳手术患者,有助于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减轻创伤反应,提高乳房美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大型社区研究数据库,探究中国中老年人群肌酐水平预期心脏病发生死亡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CHARLS数据库中心脏病患者的2011年血液学检查结果及2018年生存情况数据,将患者按2018年生存情况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共纳入死亡组133例,存活组982例。比较两组一般人口学、血液学检查结果、疾病史的差异,并通过线性回归方法分析与心脏病死亡有关的因素。结果 与存活组相比,死亡组的平均年龄更高、男性比例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存活组相比,死亡组心脏病有关的风险指标(如慢性肺部疾病、胃部疾病或消化系统疾病)患者比例更高(P<0.05),死亡组有哮喘、吸烟史的比例更高(P<0.05)。两组在有无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或血糖升高、肝脏疾病、卒中、情感及精神方面问题、与记忆相关的疾病、关节炎或风湿病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学检查结果显示,两组肌酐、血小板计数、尿素氮、血糖、C反应蛋白、尿酸、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白细胞计数、平均红细胞体积、总胆固醇、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16层CT血管成像(16SCT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58例颅内动脉瘤患者行16SCTA检查,应用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多平面重组(MPR)对颅内动脉瘤显示情况进行评价,并将结果与DSA和/(或)手术结果比较。结果:58例共发现动脉瘤69个,其中单个动脉瘤50例,2个动脉瘤7例(14个),3个以上动脉瘤1例(5个)。16SCTA清晰显示了颅内动脉瘤的部位、瘤颈、载瘤动脉的关系及与周围邻近结构的空间关系。结论:16SCTA具有无创、快捷、安全、准确性高的特点,可作为颅内动脉瘤患者首选而有效的筛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