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3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炎症微环境作用下骨形态发生蛋白-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5(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 5,BMPs-ERK5)信号通路对人牙周膜干细胞(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s...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舌下神经离断后应用颈深神经或副神经显微吻合重建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因副神经节瘤手术的患者,术中舌下神经离断,及时解剖颈深神经1支或副神经胸锁乳突肌支,与舌下神经远心端作外膜吻合,术后应用激素及神经营养药物治疗,并辅以早期功能锻炼。结果:术后1~2个月,2例患者舌体功能获得部分恢复,但病变侧舌体仍有轻微萎缩,患者自觉舌体活动能力逐渐增强。结论:以颈深神经分支或副神经分支整复舌下神经,可以成为舌下神经损伤后功能整复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4.
通过研究不同严重程度人氟斑牙在体外经人工龋脱矿实验及再矿化处理前后,釉质表面显微硬度值的变化,探讨氟斑牙的严重程度与脱矿再矿化的关系。结果发现:脱矿后氟斑牙的表面显微硬度损失百分比(%SMHD)为TFI4(18.92±1.31)TFI3(20.50±1.32)TFI2(25.08±1.69)TFI1(27.77±1.79)TFI0(30.70±1.35),(P0.05),轻度氟斑牙TFI1(27.77±1.79)与对照组正常牙TFI0(30.70±1.35)没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再矿化处理后氟斑牙的表面显微硬度恢复的百分比(%SMHR)为TFI1(55.17±4.03)TFI0(53.97±4.96)TFI2(49.17±3.11)TFI3(44.85±3.21)TFI4(36.51±2.95)(P0.05);中重度氟斑牙的抗龋性显著高于轻度氟斑牙及正常牙,轻度氟斑牙再矿化的效果明显好于中重度氟斑牙,同时也比正常牙稍好。值得临床注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对比止血纱布和明胶海绵在第三磨牙拔除术后并发症预防的疗效对比。方法:选取选择2015年8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口腔门诊就诊的下颌第三磨牙前倾中位阻生牙拔除术患者,共100例,拔牙创口填塞止血纱布者50例,填塞明胶海绵者50例,均采取相同的手术方式。结果:2组间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填塞止血纱布者拔牙后出血、感染、疼痛、肿胀、干槽症的发生率均低于明胶海绵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止血纱布较明胶海绵对预防拔牙后并发症更加有效,且可自行吸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颏下皮瓣修复头颈部恶性肿瘤术后缺损2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术治疗作为头颈部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在近20年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带蒂皮瓣及游离皮瓣成功率的明显提高,使头颈部肿瘤的治疗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减少了术后并发症,使术后外形和功能恢复更加满意[1-3].现回顾分析我科2001-2009年共29例口腔癌及口咽癌切除术后选择带蒂颏下皮瓣修复颊部、口底、舌根及口咽部组织缺损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采用改良带蒂颅骨膜复合瓣修复鼻颅底沟通肿瘤术中缺损并发脑脊液漏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7例鼻腔鼻窦肿瘤术中致前颅底骨质缺损脑脊液漏7例的治疗效果,其中1例良性肿瘤,6例恶性肿瘤.转移的组织瓣以一侧颞浅动脉额支辅以同侧眶上、滑车上动脉为蒂.结果:7例患者切口一期愈合,1例因术后1个月放疗致游离额骨瓣部分坏死,经颞部切口引流愈合.组织瓣在鼻腔内组织面光滑.结论:改良带蒂颅骨膜复合瓣组织量大.血供可靠,制作简单,可以成为修复鼻腔鼻窦肿瘤术中前颅底缺损合并脑脊液漏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