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8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23篇
耳鼻咽喉   21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8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77篇
内科学   42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20篇
特种医学   39篇
外科学   68篇
综合类   207篇
预防医学   77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117篇
中国医学   85篇
肿瘤学   2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扶正消瘤颗粒对原发性肝癌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表达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原发性肝癌患者66例,按1∶1随机分试验组和对照组。观察治疗过程中两组VEGF、HIF-1α水平的变化及对患者临床疗效指标的影响。结果 (1)在性别、年龄、合并乙型肝炎、Child-Pugh分级、AFP值、临床分期方面,试验组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2)肝癌患者在治疗各时间节点的VEGF和HIF-1α表达水平呈线性正相关(r = 0.829,P < 0.001)。(3)VEGF浓度在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后3月降至术前水平(P > 0.05),HIF-1α在TACE后3月仍高于术前(P < 0.05)。(4)扶正消瘤颗粒可降低HIF-1α水平,下调VEGF的表达。(5)扶正消瘤颗粒可减少TACE序贯RFA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P < 0.05)。(6)血清中VEGF水平与生活质量无明显相关性(P > 0.05,r = 0.251),HIF-1α水平与生活质量存在正相关性(P < 0.05,r = 0.450)。结论 扶正消瘤颗粒可明显改善TACE序贯RFA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降低HIF-1α水平,下调VEGF的表达,抑制肿瘤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原代培养神经元在红藻氨酸(KA)作用下细胞表面形态的三维构像变化。方法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经不同浓度的KA(25和250μmol/L,50和100nmol/L)分别作用10min和100min后的表面结构进行纳米级水平扫描和观测。结果 正常海马神经元表面光滑,起伏均匀、规律;KA作用后神经元呈退行性改变,表现为胞体肿胀,胞膜表面粗糙,出现隆起和“孔洞”样结构,并且其变化程度分别与作用时问和KA浓度呈量-效关系。结论 KA对海马神经元毒性作用后胞膜表面超微结构所产生的明显变化,可借助AFM清晰观察,并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3.
凯鸽  陆培明 《广西医学》1997,19(1):94-95
人工及药物流产致不全胚物残留B超的诊断分析广东南海市西樵医院B超室凯鸽叶谅萍广西中西医结合医院B超室陆培明B超在妇产科的应用,已广为临床接受,而且应用日益广泛。我们两院1991年3月至1996年7月行人工流产(以下简称人流)及药物流产(以下简称药流)...  相似文献   
4.
7-异丙氧基异黄酮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间苯二酚为原料,通过三步反应合成7-异丙氧基异黄酮,收率较文献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5.
吴玲  陈婉  周强  时胜利  聂磊  王攀鸽  蒋会 《浙江医学》2023,45(3):302-305,312
目的 通过分析儿童颅内脉络丛肿瘤(CPT)的CT及MRI特征,探讨该疾病基于病理检查的影像学表现,提高术前诊断与鉴别诊断能力,为临床决策提供更多指导。方法 回顾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7年3月至2021年4月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的CPT患儿12例,其中脉络丛乳头状瘤(CPP)6例,非典型脉络丛乳头状瘤(ACPP)2例,脉络丛癌(CPC)4例。分析12例患儿的影像学特征(位置、形态、大小、边界、囊变、钙化、与周围组织关系、强化特点、是否伴有脑积水等),结合其病理进行综合分析、讨论。结果 12例CPT患儿中,病灶位于左侧侧脑室内8例,位于第三脑室2例,位于右侧侧脑室内2例。病灶呈类圆形、桑葚样、菜花样或不规则形,桑葚样、菜花样是其特征性改变;CT呈略高密度,平均CT值约(36.66±4.62)Hu;T1WI呈与灰质信号相似的等信号,T2WI及液体反转恢复序列(FlAIR)呈稍高信号,其内液化、坏死呈高信号,弥散加权成像(DWI)呈等或略高信号,增强后明显强化,部分病灶可见粗大的脉络丛动脉供血。结论 儿童CPT具有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CT及MRI检查能够显示肿瘤内部结构、明确肿瘤范围,有助于...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分析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9年3月—2020年12月内收治的360例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方法,分为对照组(180例,进行基础性护理干预)和观察组(180例,进行细节性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在护理完成后的效果进行收集和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在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干预后,其消化道功能恢复时间与住院时间分别为(6.84±1.24)d、(9.26±2.18)d;观察组患者在采取个性化护理方式干预后,消化道功能恢复时间与住院时间分别为(4.48±0.87)d、(6.05±1.24)d。两组相比较,观察组住院时间较短、消化道功能恢复较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胃镜下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给予细节性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手术效果,减少住院时间,加快病情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氯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伴血、尿 β2 -微球蛋白升高患者的降压疗效及改善肾损害的作用。方法 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原发性高血压伴尿 β2 -微球蛋白异常 4 2例 ,其中血 β2 -微球蛋白异常 34例。观察治疗前和口服氯沙坦 ,8w后的血压、血尿素氮 (BUN)、血肌酐 (Cr)、2 4h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钾 (K+)、血β2 -微球蛋白 (血 β2 -MG)、尿 β2 -微球蛋白 (尿 β2 -MG)的变化。结果 用氯沙坦治疗后 ,血压明显下降 (P <0 .0 1) ,血、尿 β2 -MG显著下降 (P <0 .0 1) ,Ccr显著升高 (P <0 .0 5)。结论 氯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不仅有良好的降压效果 ,同时明显降低血、尿 β2 -MG的排出 ,改善早期损害的肾功能  相似文献   
8.
我院自 2 0 0 0年以来采用半环槽式外固定架治疗股骨、胫骨骨折 2 4例 ,疗效满意 ,获得一些经验。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4例中 ,男 2 0例 ,女 4例 ;年龄 1 3~50岁 ,平均 34 3岁 ;闭合性骨折 2 0例 ,开放性骨折 4例。骨折部位 :股骨骨折 1 0例 ,股骨上 1 / 3处 3例 ,中 1 / 3处 4例 ,下 1 / 3处 3例 ;胫骨骨折 1 4例 ,胫骨上 1 / 3处 4例 ,中 1 / 3处 8例 ,下 1 / 3处 2例。骨折类型 :横型 4例 ,斜型 1 0例 ,粉碎型 8例 ,螺旋型 2例。致伤原因 :交通伤 2 0例 ,摔伤 4例。合并症 :颅脑外伤 6例 ,肋骨骨折 4例 ,同…  相似文献   
9.
鱼腥草注射液治疗急性盆腔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探索鱼腥草注射液对女性急性盆腔炎的治疗作用。方法:通过对300例急性盆腔感染患者分别采用鱼腥草注射液抗生素联合与单纯使用抗生素治疗作系统全面的观察。结果:鱼腥草注射液联合抗生素治疗作用明显增强,疗程缩短。结论:鱼腥草注射液在急性盆腔炎的治疗方面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人喉部肿瘤与人类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丽萍  苏振忠  雷文斌  梁伟英 《癌症》2004,23(Z1):1400-1404
背景与目的:研究显示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的感染与喉部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但由于研究方法不同,结果差异较大,本研究采用Meta分析法综合评价人喉部良恶性肿瘤的发生与不同类型人类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关系.方法:通过<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集所有国内有关喉部良恶性肿瘤与HPV关系的研究文献共123篇,其中符合研究标准的以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chain reaction,PCR)法检测HPV16或HPV6/11的成组对照研究共11篇,采用Fisher法和Meta分析法对收集到的文献进行综合的定性和定量研究.结果:所有文献中正常喉组织、喉癌、喉乳头状瘤、声带息肉HPV16的平均检出率分别为:10.8%、35.2%、27.5%、5.0%,而HPV6/11的检出率分别为:8.7%、18.6%、61.6%、21.9%.Fisher法和Meta法分析结果显示:①喉癌HPV16的感染率明显高于喉乳头状瘤和声带息肉(P<0.005),其合并优势比分别是喉乳头状瘤和声带息肉的2.8(1.7~4.7)和12.7(4.2~38.8)倍,其阳性检出率分别高22.0%(12.2%~31.8%)和39.0%(19.4%~58.6%);②喉乳头状瘤HPV6/11的感染率明显高于喉癌(P<0.005),其合并优势比是喉癌的16.4(5.6~48.1)倍,其阳性检出率比喉癌高56.0%(34.4%~75.6%);③喉癌和声带息肉的HPV6/11感染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HPV16的感染可增加喉癌发生的危险性;而HPV6/11的感染可增加喉乳头状瘤发生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