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3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索预防直肠癌术后盆内局部复发的新途径。方法 对126例直肠癌切除术后患者采用盆内能前手术间隙灌注式化疗新方法,术中盆内能前手术间隙置管,术后连续3天经该管生理盐水冲洗,术后7天灌注5—氟尿嘧啶进行盆内手术间隙化疗。结果 126例无手术死亡。术后随访5年,局部复发ll例(8.7%),肝转移16例(12.7%),腹膜后淋巴转移8例(6.3%),5年生存率为74.7%。治疗副作用及术后并发症包括:白细胞减少1例,恶心呕吐5例,吻合口瘘1例,腹部伤口感染2例、会阴伤口感染3例,拖出肠段坏死1例。无盆内大出血、盆内感染等严重局部并发症。结论 所用方法操作简单,应用方便,具有高选择性区域化疗特点,全身毒副作用小,无严重局部并发症,局部复发率低,5年生存率较高,具有较好的预防局部复发效果,可望成为直肠癌切除术后防治局部复发的辅助化疗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老年与非老年腹股沟疝患者日归术后恢复结局指标,探索日归手术模式腹股沟疝修补术在老年患者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前瞻性收集2021年1月1日-10月31日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日间手术中心行日归模式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患者。将患者分为老年组(≥60岁)和非老年组(18~59岁)。分析老年组和非老年组患者术前情况、术后临床指标、出院准备度及社会支持情况。结果 共纳入患者451例,其中老年组111例,非老年组340例。老年组患者男性比例、术前合并症患病率、双侧疝比例高于非老年组(P<0.05),体质量指数低于非老年组(P<0.05);两组患者的麻醉方式、镇痛模式、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老年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高于老年组(Z=–2.226,P=0.026),但两组患者术后非计划镇痛使用率、延迟出院率、出院后第3天疼痛评分、出院后1个月内再就诊情况、出院后1个月内并发症发生情况、出院后满意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患者社会支持得分高于非老年组[(31.77±3.04) vs.(29.75±4.78)分;t=4.182,P&...  相似文献   
3.
沈腊梅  王天才 《华西医学》1989,4(2):227-229
大肠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成人发病率远较欧美低,但青年人发病却较高。由于重视不够,常常造成误诊、误治,预后较差,我院1980~1986年间收治大肠癌290例,其中30岁以下64例,为引起重视,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促肝细胞再生磷酸酶-3(PRL-3)mRNA在结直肠癌(CRC)中的表达,探讨其与CRC发生发展以及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半定量PCR测定46例CRC组织及其对应正常黏膜、6例结直肠腺瘤(CRA)及其对应正常黏膜以及18例淋巴结和肝转移灶中PRL-3mRNA相对表达水平,并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学指标的关系。单链多态性分析法(PCR-SSCP)检测基因突变情况。结果46例CRC中PRL-3基因表达量较相应正常黏膜组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0.7比0.4±0.1,P<0.01);6例结直肠腺瘤组织与对应的正常黏膜中PRL-3mRNA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6±0.3比0.5±0.2,P>0.05);12例淋巴结转移灶和6例肝转移灶PRL-3基因表达量分别为2.1±0.8和3.3±1.0,显著高于原发癌肿、正常黏膜、阴性淋巴结组织中的表达(P<0.01)。PRL-3基因表达水平与CRCDukes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和远处转移有关(P<0.05),与性别、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无关(P>0.05)。PCR-SSCP分析发现,6例肝转移灶中有1例出现异常泳动条带。结论PRL-3基因在CRC的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其作用可能是通过基因表达上调和基因突变共同实现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中学生睡眠时间不足影响因素,以期为改善中学生睡眠时间不足状况提供线索。方法 随机抽取苏州市1 734名中学生,收集性别、学段、住校情况、≥60 min/d中高强度运动的天数(d/w)和白天户外活动时长(h/d)等信息;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中学生睡眠时间不足的影响因素。结果 1 734名中学生睡眠时间不足率为64.76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女生较男生发生睡眠时间不足的风险性高(OR=1.470,95%CI:1.153~1.873);高中生较初中生发生睡眠时间不足的风险性高(OR=17.378,95%CI:12.028~25.107);白天户外活动时长1~<2、2~<3、≥3 h/d的中学生均较活动时长<1 h/d中学生发生睡眠时间不足的风险性低(OR值分别为0.617、0.663、0.652,95%CI分别为0.452~0.841、0.449~0.978、0.442~0.962)。结论 苏州市中学生睡眠时间不足相当普遍,应引起家庭、学校和社会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腹壁切口疝补片修补术后复发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部切口疝是腹部外科手术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约11%-23%~([1]),可单纯组织缝合修补,但复发率较高.用补片进行无张力修补大大降低了切口疝的复发率,但仍可高达32%,因此切口疝补片修补术后复发是疝与腹壁外科医师面临的一重要难题.我们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切口疝行补片修补术后复发的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余峰彬  雷文章 《广东医学》2007,28(11):1858-1858
患者,女,72岁.因肠造口周围可复性肿块1年于2007年1月20日入院.3年前因直肠癌行乙状结肠左下腹壁造口术,术后2年造口周围出现可复性肿物.1年来肿物逐渐增大,站立时肿物明显膨出,腹部出现坠胀、牵拉感、腹痛,肿物突出时大便困难.入院体查:左下腹壁见人工肛门,其周围包块为22 cm×20 cm×10 cm大小,呈半球形高高隆起,平卧时包块不能完全消失.  相似文献   
8.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为一种以眼压急剧升高并伴有相应症状和眼前段组织改变为特征的一种眼病,多见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女性更常见。除解剖因素外,情绪激动、精神创伤等为本病常见的诱因。本文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部分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