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肿瘤学   2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毒素性肺损伤大鼠血清ACE含量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比色法测定了大鼠注射内毒素(L组)和氮芥 内毒素(NL组)后6个时相点血清血管紧张素I转换酶(ACE)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L组于注射内毒素后1、5h和12h血清ACE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4h逐渐下降,至72h趋于正常;NL组于12、24hACE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余时相无明显差异。两组ACE含量的动态变化均与肺血管内皮细胞超微结构的病变程度密切相关。揭示检测血清ACE含量变化对判断急性肺损伤、肺血管内皮细胞病变程度和了解ACE在血液循环调节方面的作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FSP)通常被视为皮肤真皮的纤维组织细胞源性的低恶性肿瘤,梭形瘤细胞排列成车辐轮状结构是病理组织学的诊断依据,局部侵袭和术后复发则是判断其生物学行为的指征。近年来,国外文献已陆续报道了DFSP除经典的车辐轮状结构外,尚可出现形态方面的转化,这包括肿瘤出现部分或全部区域的粘液变性和  相似文献   
3.
采用PCR技术,以石蜡切片中DNA为模板,成功地在19例胰腺癌中的18例(94.7%)扩增了k-ras基因片段。用特异核酸探针和Southern杂交检测了扩增后的k-ras基因。发现18例中有15例(83.3%)含有点突变。未证实k-ras基因突变与预后的关系。免疫组化检测发现本组19例中9例有HER-2/neu过表达井与患者预后不良密切相关。未证实k-ras基因突变与HER-2/neu过表达有关。结果提示:①k-ras基因突变在胰腺癌中极为常见,可作为诊断的指标;②HER-2/neu过表达也常见于胰腺癌,与k-ras突变关系不大,是一个极好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4.
胃大部切除后Roux—Y胃肠道重建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植入式微波治疗肝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相似文献   
6.
小肠胃粘膜异位常并发于其它消化道畸形,独立存在者罕见。现将一例经手术和病理切片证实的十二指肠胃体粘膜异位畸形报道如下。 患者女性32岁,因上腹部不适,疼痛3年,反复发作4月入院。胃镜和钡餐透视证实十二指肠球部有一多结节状隆起病灶,诊断为十二指肠多发性息肉。经手术治疗切除十二指肠球部和胃窦部,行结肠后毕Ⅱ氏吻合。痊愈出  相似文献   
7.
用免疫组化方法和单克隆抗体CB11对21例胰腺导管癌和6例胰壶腹癌HER-2/neu的表达进行了研究。发现:91)正常胰腺导管和腺泡可呈弱阳性反应;(2)将中度和强阳性反应视为过表达,并见于21例胰腺癌中的10例和6例胰壶腹癌中的3例;(3)HER-2/neu过表达与胰腺导管中预后不良密切相关,过表达患者平均生存时间明显短于无过表达患者,P〈0.01。  相似文献   
8.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FSP)是一种交界性纤维组织细胞源性肿瘤,该瘤具有较强的局部复发能力,在罕见情况下可形成转移,故一直被视为低度恶性肿瘤。纤维肉瘤(FS)是恶性程度明显高于DFSP的一类肿瘤,伴有FS改变的DFSP即DFSP—FS是否其恶性程度较之经典的DFSP更高?其患者的预后是否更差?为了明确这一问题,本文收集了9例伴有FS改变的DFSP进行了临床病理分析。  相似文献   
9.
端粒、端粒酶与恶性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人们在肿瘤基因/肿瘤抑制基因和细胞凋亡的水平认识肿瘤并力图从这角度进行治疗。分子生物学近几年对端粒(Telomeres)和端粒酶(Tolemarase)的认识为人们开僻了又一个肿瘤学的新概念,孕育了着眼于端粒酶的全新的治疗手段。1 端粒和端粒酶 50年前Miller和Mc Clintock首先观察到哺乳动物的端粒,并发现其对染色体稳定的重要性。近年分子生物学进展发现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重复基因序列。各种不同的生物有其独特的端粒序列为  相似文献   
10.
颅内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例1.患者男,21岁.无明显诱因头痛,恶心、呕吐15天入院.查体:神志清楚,营养中等,全身皮肤及粘膜未见异常.既往无手术史.双眼底正常.四肢肌力V级,病理反射未引出.脑CT:左颞叶大片状低密度影,其内有一结节状高密度区,脑室大小、形态无异,CT值79Hu.胸部X线、腹部B超未见异常.术中见左颞叶脑组织表面黑色,近颞叶底面处黑色更浓,肿瘤中心位于左颞下回前部靠近中颅底.例2.患者女,48岁.因头昏行走困难10天入院.查体:神志清楚,搀扶入院,全身皮肤及粘膜未见异常,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左乳腺缺如(因乳腺癌切除).双眼无水平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