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6篇
外科学   38篇
综合类   5篇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陶立德  张培建  王懋莉  梁四海 《医学综述》2007,13(21):1601-1603
移植肝功能不良(PGF)是临床肝移植肝衰竭的常见原因。PGF的发生大多与缺血及其随后的再灌注损伤相关,肝血窦、特别是肝窦内皮细胞对缺血再灌注损伤比肝细胞更加敏感,内皮细胞引起的的微循环改变可能比肝实质细胞更能促使PGF的发生。本文对肝窦内皮细胞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及减轻这一损伤的研究进展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2.
移植肝冷保存引起肝窦内皮细胞(sirius endothelial cell,SEC)选择性损伤,提高肝脏尤其是SEC的抗缺血缺氧能力一直是肝移植外科关注的问题[1].  相似文献   
3.
胆囊结石及胆囊良性疾病是胆道系统常见的疾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其治疗的首选方法,但合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者施行腹腔镜手术的风险性较高。从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选择、手术技巧及围手术期处理等方面,将开腹直视微创手术技术应用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肝外胆管手术的治疗体会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4.
随着腹腔镜器械的改进,腹腔镜手术经验的积累、手术技巧的提高,上腹部手术史不再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禁忌证。作者现就57例曾有上腹部手术史的胆囊结石患者施行LC的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阿拓莫兰对部分肝切除术后肝功能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评价还原性谷胱甘肽制剂阿拓莫兰对肝门阻断部分肝切除手术患者术后肝功能保护的作用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试验设计,将40例部分肝切除手术患者分为两组,一组术后辅以阿拓莫兰护肝治疗,另一组为术后不给予阿拓莫兰的对照组. 结果:治疗组术后1,3,7 d肝功能各项指标包括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总胆红素(TBIL)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白蛋白(ALB)术后1 d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术后病死率、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拓莫兰对肝门阻断部分肝切除手术患者术后肝功能损害有治疗作用,有一定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直视微创手术技术在复杂肝外胆道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将直视微创手术技术应用于复杂肝外胆道手术,降低生理干扰、减少并发症。方法采用直视微创胆道外科手术器械,相对固定的手术步骤、技巧,施行胆囊三角区和胆囊床微创分离,胆囊管、胆囊动脉和胆总管的微创操作技术。结果本组137例复杂肝外胆道手术均在直视微创下完成。胆囊切除手术切口2.5~4.0 cm(平均3.8 cm),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型管引流手术切口4.0~5.0 cm(平均4.5 cm);除1例因胆道损伤于术后第11天行剖腹探查,胆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以外,其余无胆道损伤、术后出血及死亡病例;术后无痛或微痛。结论直视微创肝外胆道手术技术创伤小、适应证广。  相似文献   
7.
肝胆系恶性肿瘤的治疗目前最有效的方法是外科手术, 但由于肝胆部位解剖结构复杂, 常伴有脉管变异, 且随着医学理念的不断更新, 对于手术的要求更加严格, 传统的影像学检查对于手术治疗的助力已达到一个瓶颈, 而3D打印技术相比于前者, 在术前方案规化以及提高术中精准切除效果方面展现出强劲的优势;同时在生物活性模型制作方面也显露出巨大的医疗协助和疾病治疗的潜力, 并且3D打印技术对于年轻医师理解手术起到了显而易见的拔高效果, 在现有条件下医务人员创造出各种实用性较高的3D打印模型, 未来有望克服材料、技术等方面的限制而为广大患者带来更高的治疗效益。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CD36在肝细胞癌组织和细胞株中的表达水平, 探讨CD36对人肝细胞癌细胞株增殖、迁移能力及人肝癌细胞异种移植裸鼠模型的影响。方法基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相关信息分析371份肝细胞癌及癌旁组织中CD36转录本表达水平差异。前瞻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2月就诊于扬州大学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的48例肝细胞癌患者癌组织及相应的癌旁组织,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法检测组织中CD36 mRNA水平。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人肝癌细胞株Huh7、HCCLM3及人正常肝细胞株LO2中CD36蛋白水平。将载有CD36干扰序列的质粒和空质粒转染到Huh7细胞或HCCLM3细胞, 分别为sh-CD36组和对照组;采用CCK-8法检测培养0、12、24、36、48、60 h各组细胞的增殖能力(以吸光度值表示), 采用划痕愈合实验、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细胞迁移能力。将sh-CD36组或对照组Huh7细胞注射于BALB/c裸鼠腋窝皮下, 每组4只, 构建人肝癌异种移植裸鼠模型;接种1周后每周测量肿瘤长径、短径并计算肿瘤体积, 接种5周后处死裸鼠, 收集肿瘤...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脾脏对肝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小鼠用二乙基亚硝胺(DENA)灌胃诱发肝癌,同时分组给予静脉注射氯化钆(GC)、切脾等不同处理,制作动物模型。试验第12周处死模型小鼠并取材,对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和腹腔内巨噬细胞的活性测定。结果A组、B组和C组腹腔内巨噬细胞活性检测、小鼠肝表面最大癌结节平均直径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不仅肝脏本身的Kupffer细胞对肝细胞的癌变过程具有抑制作用,而且脾脏也起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在氯化钆阻断枯否细胞(Kupffer细胞)的活性的前提下,脾脏对肝癌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移植肝冷保存引起肝窦内皮细胞(sirius endothelial cell,SEC)选择性损伤,提高肝脏尤其是SEC的抗缺血缺氧能力一直是肝移植外科关注的问题[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