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制作典型、合格、完整而全面的肾脏病临床案例库的基础上,使用案例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分别对实验组及对照组进行教学,并使用同一试卷及调查问卷对两组学生进行考评。结果显示,实验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证明案例教学法可以在临床教学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过程相关高血压(IDH)的影响因素。方法入选2010-01-01-2010-12-31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脏病患者53例(1年内共进行6890次血液透析),探讨透析过程患者的尿素清除指数(Kt/v)、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量(IDWG)、超滤率、甲状旁腺素、促红细胞生成素、平均住院次数、心脑血管疾病并发症发生率等与IDH的关系。根据IDH发生次数分为≥3次(A组,n=19)和≤2次(B组,n=34)。结果与B组比较,A组的透析频率[(2.1±0.3)比(3.0±0.7)次/周]、Kt/v[(0.8±0.1)比(1.3±0.1)]、血红蛋白[(96.4±3.8)比(102.1±2.1)g/L]均较低(P<0.05),而透析前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差值[收缩压(26.4±11.0)比(8.2±6.8)mmHg;舒张压(10.2±4.8)比(4.0±1.2)mmHg]、IDWG[(3.8±1.2)比(2.1±0.9)kg]、超滤率[(14.2±0.2)比(9.1±0.4)mL/(h·kg)]、甲状旁腺素[(564.5±68.7)比(365.9±46.9)ng/L]、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比例(100%比85.3%)及治疗剂量[(10000±1546)比(8856±1287)U/W]、平均住院次数[(0.7±0.2)比(0.3±0.3)次/年]、心脑血管疾病并发症发生率(64%比12%)均较高(P<0.05)。就单次透析而言,与发生IDH比较,未发生IDH患者的IDWG、超滤率、透析期间平均心率、透析前平均动脉压均较低(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DH影响因素分别为IDWG、透析频率、透析期间平均心率、透析前平均动脉压、超滤率。结论 IDH与IDWG、透析前平均动脉压、透析期间平均心率、透析频率、超滤率相关。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25岁,以"发现蛋白尿3年,头痛、呕吐3d"为主诉入院。3年前体检时发现尿蛋白阳性,未引起重视,1年前开始持续出现泡沫尿,久置难消,未监测血压;3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呕吐胃内容物数次,伴有乏力,无畏冷、发热,无抽搐,无肉眼血尿,无胸闷、胸痛、心悸、气促,无耳鸣、视力模糊,无阵发性心悸、出冷汗,就诊于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医院查颅脑CT平扫未见明显异常,测血压180/135mm Hg(1mm Hg=0.133kPa),最高达220/140mm Hg,予以降压治疗后头痛未见明显改善(具体不详)。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查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他克莫司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足细胞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通过阿霉素尾静脉注射建立大鼠微小病变肾病模型,并以他克莫司进行干预。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他克莫司组。每组分别于第0、7、14、21、28、35天采集尿液,检测尿蛋白排泄量,于造模第35天处死大鼠收集肾脏标本。电镜观察各组大鼠足细胞足突融合情况;TUNEL检测法对肾小球进行染色;免疫组化或免疫荧光对WT-1、caspase-3进行定位和半定量检测,观察大鼠足细胞的数量和凋亡。结果阿霉素尾静脉注射后大鼠尿蛋白显著增加,足细胞数目明显减少,足突广泛融合;与模型组比较,他克莫司组大鼠24 h尿蛋白明显减少,足突融合改善,足细胞数目增多。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小球内caspase-3蛋白表达增加,TUNEL染色加深;与模型组比较,他克莫司组肾小球内caspase-3表达量下降,TUNEL阳性率减少,说明足细胞凋亡减少。结论他克莫司可修复阿霉素肾病大鼠足细胞损伤,其机制与抑制足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慢性肾脏病(CKD)3期患者应用阿法骨化醇治疗对左心室肥厚(LVH)和心脏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12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住院治疗的CKD 3期患者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44,口服阿法骨化醇0.25μg/d,共24周)和对照组(n=42,不用阿法骨化醇)。两组患者在进入研究时(基线)和第24周分别检测血25-羟基维生素D、钙、磷、碱性磷酸酶、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并分别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量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计算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二尖瓣口舒张晚期血流速度(E/A)、舒张早期二尖瓣口血流峰值速度与二尖瓣环峰值速度比值(E/e’)。结果 CKD 3期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第24周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提高[(21.29±5.26)比(13.44±4.91)μg/L,P0.01]。两组患者基线与第24周的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iPT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对比,治疗组LVMI[(139.70±22.93)比(149.95±27.16)g/m~2]、E/A(0.95±0.17比0.88±0.12)、E/e’(12.88±2.95比15.79±3.98)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阿法骨化醇能够改善CKD 3期患者的LVH和心脏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IgA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方法将228例IgA肾病患者分为血尿酸正常组(154例)和高尿酸血症组(74例),回顾性分析2组患者的年龄、血尿酸、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24h尿蛋白定量、总胆固醇(Tc)、血白蛋白(Alb)以及肾脏病理改变的差异。结果与血尿酸正常组相比,高尿酸血症组的尿蛋白明显增多(P〈0.01),eGFR显著降低(P〈0.01),肾小球球性硬化比率显著升高(P〈0.05),肾小球细胞增殖程度和。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显著加重(P〈0.0B),肾内动脉病变的发生率显著增高(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eGFR与肾小球硬化的比例呈负相关(r=-0.308、P〈0.01)、与肾小球细胞增殖程度呈负相关(r=-0.170,P〈0.01)、与肾小管间质受损的程度呈负相关(r=-0.409,P〈0.01);而血尿酸与肾小球硬化的比例呈正相关(r=0.147,P〈0.05)、与。肾小球细胞增殖程度呈正相关(r=0.193,P〈0.01)、与肾小管间质受损的程度呈正相关(r=0.219,P〈0.01);24h尿蛋白定量与肾小球细胞增殖程度呈正相关(r=0.259,P〈0.01)、与肾小管间质受损的程度呈正相关(r=0.225,P〈0.01)。结论高尿酸血症与IgA肾病患者的临床和病理损害相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