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LCE3C蛋白在皮肤鳞状细胞癌( SCC)以及基底细胞癌( BCC)中的分布及其调控的分子机制. 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LCE3C在SCC和BCC组织中的表达. 构建绿色荧光蛋白融合表达的 LCE3C 重组表达载体pLCE3C-GFP,转染人SCC细胞系A431,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分析LCE3C在A431细胞中的定位. Western blot法检测转录因子GRHL3对LCE3C表达的影响.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正常皮肤组织比较,LCE3C在SCC和BCC组织中表达明显增加;在皮肤癌组织中LCE3C主要分布在表皮的角质层. 激光共聚焦结果显示,LCE3C主要分布在细胞外基质( ECM )中;Western blot 结果显示,与角质形成细胞( HaCaT)比较, A431 细胞中 GRHL3 表达量显著降低,而LCE3C表达量明显增高;过量表达 GRHL3 的细胞( A431/GRHL3)LCE3C表达量显著降低.结论 与正常皮肤组织比较, LCE3C在皮肤癌中的表达增加,主要分布在皮肤角质层的ECM;转录因子GRHL3与皮肤癌组织LCE3C的表达呈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21岁,湖南常德津市人.患者自述约在7岁时出现皮肤色斑,呈黑褐色,直径0.5 mm~3 mm,最先出现于唇黏膜,而后逐渐在手指及脚趾上出现,未予重视.患者在14岁时出现间歇性便秘症状,约每周排便1次,且偶有间歇性腹痛,位于脐周,呈阵发性隐痛,能忍受,可自行缓解,自觉腹痛与排便无关.16岁时,行结肠镜检查示结肠多发性息肉,为求进一步诊治,遂入湘雅二医院住院诊治.入院后行全消化道胶囊内镜检查发现其胃内可见数十个大小不等的息肉,小的直径约为0.3 cm,大的直径3 cm~4 cm,多呈圆形,部分有分叶,表面充血肿胀;十二指肠内可见多发性小息肉,直径约0.3 cm~0.6 cm空肠上段可见一直径约2.5 cm的圆形亚蒂息肉,表面充血;回肠末端可见直径在0.3 cm~0.5 cm的多发性、圆形、亚蒂的息肉样病变;而结肠内因其内容物较多,黏膜显示欠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基于磁性医院理念的管理对优化护士执业环境的效果。方法借鉴磁性医院理念强化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成立"磁性护理·爱心服务"活动小组并制订方案、以"您的需要我的追求"为主题,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结果实施基于磁性医院理念的管理后,护士执业环境得分提高(P0.01)。结论基于磁性医院理念的管理模式能改善护士执业环境,护理管理者应加强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优化护士执业环境。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甘肃省基层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甘肃省262名基层医务人员进行测试。结果甘肃省基层医务人员SCL-90评分较一般人群高;阳性因子分≥2的检出率最高为强迫症状,≥3检出率最高为抑郁症状;中专及以下学历的医务人员躯体化表现较专科及以上学历的医务人员严重;不同级别医院的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不存在差异。结论甘肃省基层医务人员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需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LMO4 对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系NB4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方法 利用 qRT-PCR和 Western blot法检测 NB4 中 LMO4 表达;利用慢病毒介导 LMO4 的cDNA感染NB4 细胞后,建立过量表达 LMO4 的 NB4 细胞株;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使用全反式维甲酸( ATRA)诱导NB4细胞分化0 ~48 h,瑞氏染色观察分化的细胞特性;流式细胞术分析NB4 细胞分化后产生CD11b阳性的细胞比例. 结果 qRT-PCR 和 Western blot 结果均提示 NB4中LMO4表达增加;ATRA诱导NB4分化时,LMO4的表达降低;MTT结果证实过量表达LMO4促进NB4增殖;瑞氏染色和流式细胞术结果均显示,过量表达LMO4能够促进ATRA诱导NB4细胞分化. 结论 LMO4参与调节NB4细胞的增殖,并能增加NB4细胞对ATRA的敏感性,促进其分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英文版护士道德勇气量表(NMCS)进行汉化,并检验其中文版在中国临床护士群体中的信效度。方法严格遵循Brislin双人翻译-回译的模式对英文版NMCS进行翻译、回译及文化调适等,形成中文版NMCS,并通过对504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检验中文版NMCS的信效度。结果中文版NMCS内容效度指数0.910,采用因子分析法评价量表的结构效度,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提取出4个公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0.567%;验证性因子分析显示,模型拟合度χ~2/df为2.100,RMSEA=0.066,NFI=0.843、TLI=0.897、IFI=0.911、CFI=0.910。量表Cronbach′sα系数为0.905,各维度Cronbach′sα系数为0.778~0.902;量表的折半信度为0.884,各维度折半信度为0.769~0.868;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935,各维度重测信度为0.722~0.837。结论中文版NMCS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用于评估国内临床护士的道德勇气。  相似文献   
7.
2例患儿分别以“外伤后左眼溢泪及左颧皮肤肿胀”和“右眼上睑肿痛”首诊,影像学检查怀疑眼眶肿瘤,最终诊断急性白血病。提醒眼科医师眼部疾病可以由全身系统性疾病引起,强调全身观念,最大限度减少误诊、漏诊,以免延误治疗。(眼科,2021, 30: 446-448)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单侧L_(4~5)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感觉神经电位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单侧L_(4~5)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神经肌电图感觉神经的传导速度与波幅数据,并与健侧比较。结果:47例患者患侧和健侧的腓浅神经、腓肠神经在波幅和传导速度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有3例(3/47)患者腓浅神经异常,且均表现为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NAP)波幅降低,分别为健侧27.7μV、患侧7.5μV;健侧11.5μV、患侧2.3μV;健侧6.5μV、患侧3.8μV。感觉传导速度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单侧L_(4~5)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神经肌电图检测中,可能会有腓浅神经SNAP异常现象。  相似文献   
9.
[目的]描述失能老年人的出院准备度水平,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及疾病状况调查表、出院准备度量表、出院指导质量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青岛市5所三级甲等医院的220例失能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失能老年人的出院准备度总分为(93.28±16.32)分,各维度标准化得分从高到低分别为预期获得的帮助、个人状态、适应能力。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出院指导质量、感知可获得的社会支持、对社会支持利用度、自理能力、住院时间等是失能老年人出院准备度的影响因素。[结论]失能老年人的出院准备度有待提高,医务人员应加强和改进对失能老年人及其主要照顾者的出院指导,加强人文关怀,帮助失能老年人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尤其重视自理能力低、住院时间长的失能老年人病人,提高其出院准备度,保障出院后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扩大筛查新生儿遗传性耳聋基因及其位点,分析宁波奉化地区新生儿遗传性耳聋基因的突变类型和频率。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9月宁波奉化地区的新生儿704名。新生儿出生48h后进行听力筛查。出生后3d内取足跟血,至少采集3个血斑作为标本进行遗传性耳聋基因扩大筛查(检测22个耳聋基因159个位点)。比较耳聋基因扩大筛查与传统筛查方法(检测4个耳聋基因20个突变位点)的阳性检出率,并分析等位基因突变阳性检出率情况。结果704名新生儿中,双侧或单侧未通过听力初筛61例(8.66%),复筛未通过5例(0.71%)。76例(10.80%)新生儿携带至少一种遗传性耳聋相关基因突变。2例新生儿发现高风险致病突变:1例GJB2(c.235delC)纯合突变和1例GJB2(c.109G>A)/SLC26A4(c.754T>C)双基因复合杂合突变,前者在8月龄时被确诊为双侧重度感音神经性聋。GJB2、GJB3、SLC26A4和MT-RNR1基因突变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95%、0.43%、1.99%和0.57%。与传统筛查的20个位点相比,扩大筛查的159个位点中检出突变位点77个,总阳性检出率增加75.00%,其中GJB2增加124.00%,SLC26A4增加16.67%。等位基因突变阳性检出率由高到低分别是GJB2(c.109G>A,18.466‰)、GJB2(c.235delC,15.625‰)、SLC26A4(c.919-2A>G,6.392‰)和MT-RNR1(m.1555A>G,5.682‰)。4例MT-RNR1基因突变,均是m.1555A>G同质突变。结论宁波奉化地区新生儿主要遗传性耳聋基因及其突变位点为GJB2(c.109G>A)和(c.235delC),SLC26A4(c.919-2A>G)和MT-RNR1(m.1555A>G)。遗传性耳聋基因扩大筛查的阳性检出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