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19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抗栓治疗对心房颤动(AF)共病冠心病支架术后病人疗效及安全性的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行冠状动脉支架术的心房颤动共病冠心病病人210例,均在术后6h~12h内行抗栓治疗。术后根据病人抗栓治疗方案分为三联抗栓组100例和双联抗栓组110例。三联抗栓组采用阿司匹林(100mg/d)+氯吡格雷(75 mg/d)+华法林治疗,双联抗栓组采用阿司匹林(100mg/d)+氯吡格雷(75mg/d)治疗,其余治疗措施相同,随访并统计分析两组病人采用不同抗栓治疗后的出血事件及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率。结果随访期间,三联抗栓组出血事件发生率为17.0%,双联抗栓治疗组出血事件发生率为6.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HR=0.56,95%CI(0.40,0.83),P0.05]和使用华法林[HR=1.45,95%CI(0.81,1.9),P0.05]是随访1年期间发生出血事件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对于心房颤动合并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的病人,三联抗栓治疗会使总出血事件发生率增加,年龄和华法林是导致出血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因此,在临床治疗中需慎用三联抗栓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骨科患儿应用高分子聚合物绷带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82例骨科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87例)和观察组(95例),对照组采用普通石膏绷带固定,观察组采用高分子绷带固定,分别观察、记录固定术后绷带的断裂和反潮例数、塑形及干燥时间等.结果观察组的绷带断裂和反潮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而其塑形及干燥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高分子聚合物绷带固定效果较好,且操作方便,是良好的骨科外固定材料.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酶联荧光分析(ELFA)法测定肌钙蛋白I(cTnI)的临床应用。方法 分别采用ELFA法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法测定血清样品中cTnI的浓度,对ELFA法进行精密度试验、线性试验、回收试验和干扰试验;并对ELFA法与CLIA法测定cTnI的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ELFA法测定cTnI浓度,高值(30.00μg/L cTnI)和低值(0.12μg/L cTnI)的批内变异系数(CV)分别为2.81%和1.62%,批间CV分别为5.67%和3.52%。ELFA法检测cTnI的可信检测范围为0.00~30.00μg/L。当总胆红素浓度小于450μmol/L,血红蛋白浓度小于1.5g/L,三酰甘油浓度小于7.0mmol/L时,ELFA法测定cTnI无干扰。ELFA法与CLIA法测定cTnI浓度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971)。结论 ELFA法具有较好的精密度、回收率和线性范围,与CLIA法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且检测快速简便,适用于急诊检验,能满足临床要求。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医院内部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如何有效地调动医护人员的积极性,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医院的改革发展中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医院领导在科学运用激励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医院实际,采取信仰激励、目标激励、环境激励、领导榜样激励、文化激励、情感与制度激励、竞争与分配激励等方法,在充分调动医护人员积极性工作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的发生与乙肝表面抗原(HBsAg)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对2004年8月至10月我院胃镜检查的2574例病人中634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消化性溃疡的发生率为24.63%(634/2574),男性占72.24%(458/634),女性占27.76%(176/634)。溃疡患者HBsAg携带率为11.04%(70/634),非溃疡患者携带率为10.57%(205/1940)。男性溃疡患者HBsAg携带率12.66%(58/458),女性携带率6.82%(12/176)。HP感染率64.00%(64/100),HBsAg阳性惠者HP感染率80.00%(8/10),HBsAg阴性患者HP感染率62.22%(56/90)。男性HP感染率69.44%(50/72),女性HP感染率50.00%(14/28)。快速尿素酶法、碳14呼气试验、组织学染色检测HP感染率分别为74.68%(177/237)、65.09%(110/169)、38.89%(70/180)。结论:行胃镜检查的患者HBsAg携带率在溃疡与非溃疡组间差异无显著性,但溃疡HBsAg携带率男性高于女性。HBsAg阳性患者与HB8Ag阴性患者溃疡的发生部位差异无显著性。HP感染率男、女无明显差异。碳14呼气试验检测HP感染,较快速尿素酶法及组织染色法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三苯氧胺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的临床效果,探讨其可行性。方法将停经≤50天自愿要求药物流产者共160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80例,每日早晚空腹口服三苯氧胺20mg,连服4天,第5天上午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600ug;对照组80例,每日早晚空腹口服米非司酮25mg,连服3天,第4天上午口服米索前列醇600ug。结果观察组完全流产率为92.5%,有效率为97.5%,效果确切。对照组完全流产率为95%,与观察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流产中及流产后出血量少,出血天数缩短,月经恢复快。结论三苯氧胺配伍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效果确切,且流产中及流产后出血量少,出血天数缩短,月经恢复快,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布加综合征患者上消化道的内镜表现。方法:回顾分析31例布加综合征患者胃镜检查结果及其临床资料,分析二者的关系。结果:患者临床上以门静脉、下腔静脉高压、淤血的症状为主要表现,肝功能损害相对较轻,按Child-Puggh分级,A级11例,B级16例,C级4例,内镜下主要表现为食道静脉曲张(84%)、胃、十二指肠黏膜充血发红(100%)、出血糜烂(84%)、Mosaic改变(39%)、胃、十二指肠浅表或霜降样溃疡(32%),其中,mosaic改变在门静脉内径增宽的患者中显著高于不增宽者,而胃、十二指肠溃疡则只见于肝功能B、C级病人。结论:食道静脉曲张、胃黏膜充血发红、出血糜烂及osaic改变是布加综合征上消化道内镜的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9.
口腔门诊的消毒管理是全院消毒管理的重点之一 ,重视此工作有助于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为防止院内交叉感染奠定基础。Villarejos[1] 报道 ,76%急性肝炎患者发病后 3周 ,以及80 %慢性间歇携带者唾液中的HBsAg均为阳性。由于口腔器械经常接触病人破损的粘膜 ,有少量血液污染 ,而过去采用低效消毒剂作浸泡消毒 ,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张仁德等[2 ] 报道证实口腔科医生乙型肝炎 (乙肝 )感染机会多 ,感染率远远高于一般人群。另外Levin[3 ] 曾报道由一位携带乙肝病毒的口腔外科医生将乙肝传染给 5 3例患者的事实 ,也说明口腔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H型高血压患者的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方法对H型高血压患者进行MTHFR C677T基因分型检测,并对各基因型患者高Hcy水平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10例H型高血压患者中MTHFR C677T基因CC型、CT型、TT型分别占22.90%(71例)、45.48%(141例)、31.62%(98例)。CC型患者Hcy水平为(20.82±8.83)μmol/L,CT型患者为(20.99±13.14)μmol/L,TT型患者为(25.17±13.01)μmol/L。TT型患者血清Hcy水平高于CC型和CT型患者(P值均0.05),且TT型男性患者Hcy水平高于女性(P0.05)。结论 H型高血压患者中TT型患者Hcy水平较高,对高血压患者进行MTHFR C677T基因检测,对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