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6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无X线异常的成人颈脊髓损伤的发病机制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所有患者接受X线片及MRI检查,对11例MRI检查有脊髓受压者进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结果]对X线片检查无异常发现的高位截瘫患者,MRI检查能较清楚地显示病变的部位及节段,从而为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及时手术减压能显著改善脊髓功能。[结论]MRI是诊断无X线异常脊髓损伤的重要手段,手术减压能显著改善病程及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前后路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柱结核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方法选择100例于2012年1月~2013年8月间在本院进行胸腰段脊柱结核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根据植入内固定的入路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对照组包括对照1组和对照2组两组,治疗组包括治疗1组和治疗2组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中1组患者为结核累及单个椎体组,2组患者为结核累及多个椎体组,每组各有25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前路内固定手术治疗,对治疗组患者进行后路内固定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对照2组的矫形率明显低于治疗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1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治疗1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短于治疗2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结核累及单个椎体组患者行前路内固定手术治疗效果显著,对结核累及多个椎体组患者行后路内固定手术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一期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的疗效.[方法] 2005年1月~2010年1月手术治疗脊柱结核患者54例,男38例,女16例;年龄23 ~63岁,平均46.2岁.病变位于胸椎12例,胸腰段20例,腰椎18例,腰骶椎4例.病变累及2个椎体36例,3个椎体12例,4个椎体5例,5个椎体1例.手术采用病灶清除一期椎体间植骨融合内固定,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术后随访2~7年,平均38个月,切口一期愈合,8例Pott截瘫患者全部恢复,椎间植骨全部融合,脊柱结核治愈.后突畸形术前平均Cobb角16°,术后平均4.8°,末次随访时平均丢失2°.[结论]病灶清除椎体间一期植骨融合内固定,有利于恢复脊柱的即刻稳定性,骨融合率高,可纠正及预防脊柱后凸畸形,减少晚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新一轮公立医院改革对财务风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加强对财务风险重点指标的监测,多角度控制策略的制定,多方面有效路径的实施,信息系统的完善,资金重点控制等角度探讨公立医院财务风险的控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分析前路与后路手术方式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医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进行手术治疗的不稳定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62例患者的病例资料,把采用前入路前方减压、钛网植骨融合、钛板或连接棒内固定术治疗的29例患者设为前路组,把采用后入路侧前方减压、钛网植骨支撑、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的33例患者设为后路组。统计记录相关指标,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前路手术治疗与后路手术相比较患者术中出血量大、手术时间长,但是前路手术治疗脊柱畸形Cobb角矫正好、椎管矢状径被侵占百分率低、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JOA评分高,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路手术比后路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路与后路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各具特点,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的实际状况制定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乳腺纤维腺瘤患者实行预住院管理模式前后各项经济指标的比较,发现实施预住院管理模式后患者平均住院日、平均术前天数、均次费用明显下降,即实施预住院管理模式能有效缩短平均住院日,达到降低患者医疗费用的目的,同时加快医院床位周转,达到降低医疗成本的目的,有利于医院回归公益性。  相似文献   
8.
医院的固定资产,是医院开展医疗活动、科研活动、教学服务等各项工作必不可少的基本物质要素;也是反映医院经济实力、规模大小和医疗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前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探讨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诊治脊髓型颈椎病患者32例的病例资料,全部患者行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钛网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本组32例患者手术平均时间110~160min,出血量100~200ml。术中无椎动脉损伤及喉返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2周内患者神经症状明显好转,下肢肌力增加,肢体活动较术前明显改善,且双上肢感觉异常基本消失。全部患者均获随访12个月,12个月内X线片显示均达到植骨骨性融合,术后JOA评分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钛网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脊椎功能,安全有效,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0.
关节镜对膝关节训练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关节镜对急慢性膝关节损伤的诊断与治疗效果.[方法]对132例急慢性膝关节损伤患者通过关节镜诊断并治疗,分析急慢性膝关节损伤的临床诊断误诊率和治疗效果的差异程度.[结果]急性损伤(受伤3周以内)83例,临床诊断误诊率:ACL 10.8%,PCL 6.0%,半月板损伤15.7%,二联征3.6%,三联征2.4%.慢性损伤49例,临床诊断误诊率:ACL 41%,PCL 2.0%,半月板损伤8.2%,二联征2.0%,三联征2.0%.急性膝关节损伤合并关节软骨损伤7例,损伤软骨面积均在2 cm2以内,程度为Ⅰ~Ⅱ度,占8.4%,慢性损伤合并软骨退变损伤31例,损伤软骨面积从1 cm2到全髁软骨剥脱不等,Ⅰ~Ⅲ度,占63.3%.[结论]急性膝关节损伤应早期行关节镜的检查和治疗,提高诊断正确率,若诊治不及时,演变为慢性关节损伤.对关节不稳定的患者应尽早手术使关节稳定,以减少继发性软骨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