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凡综合征多见有个案报告。笔者发现一家族3 代32人中有患者14例,现报告如下。一、家族人员及患病成员分布家族男18人,女14人;患病者男8人,女6人;年龄3~56岁。详见家族图谱(附图)。  相似文献   
2.
用氨氯地平(络活喜)对31例慢性肾功能不全伴高血压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的临床观察,治疗后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水平明显下降(16.1±5.3vs13.2±6.2mmol/L,P〈0.05;258±62vs221±82mmol/L,P〈0.05);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减低(22.6±0.9vs9.3±1.6kPa,P〈0.01;12.7±0.5vs10.6±0.8kPa,P〈0.01),同  相似文献   
3.
丹参粉针剂治疗慢性肾衰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丹参粉针剂治疗慢性肾衰(CRF)的疗效。方法:22例CRF患者给予丹参粉针剂,每日0.8g静点,4周为1疗程。结果:治疗4周后尿量增加、尿蛋白减少、肾功能明显改善。结论:丹参粉针剂通过抗凝、改善肾内微循环,增加肾血流作用治疗CRF,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76岁。因“乏力伴反复手足搐搦6月”于2008年住我院。患者入院前1月出现乏力,无尿少、肉眼血尿、浮肿、腰酸、腰痛、多尿、尿频、尿急、夜尿增多等。无全身酸痛、进行性消瘦、多饮、多食等。每日尿量约1500-2000ml。无高血压、肾脏病、尿路感染病史,无应用甘露醇、利尿剂等。既往有“慢性胃炎”10年,“冠心病”3年。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观察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清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水平是否存在差异,以期探讨血清HA、LN、PCⅢ水平对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鉴别的意义。方法选择急性肾功能衰竭33例(ARF组)、慢性肾功能衰竭37例(CRF组)、健康志愿者20例(正常组),抽血检测血清HA、LN、PCⅢ水平。结果 ARF组、CRF组、正常组的血清HA水平分别是(176.36±22.23)、(302.58±47.68)、(87.95±30.56)μg/L,LN水平分别是(163.17±29.52)、(396.62±41.78)、(125.81±33.69μg/L,PCⅢ水平分别是(109.29±25.65)、(268.99±51.23)、(70.65±31.58)μg/L。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较正常健康体检者血清HA、LN、PCⅢ水平也有所升高,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清纤维化指标HA、LN、PCⅢ水平较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明显升高。结论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清纤维化指标HA、LN、PCⅢ水平较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明显升高,检测血清HA、LN、PCⅢ水平有助于鉴别急慢性肾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血清纤维化指标与肾小球硬化和肾间质纤维化程度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 43例行肾穿刺活检的慢性肾脏病患者,检测血清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水平。分析判断血清HA、LN、PCⅢ水平与肾小球硬化和肾间质纤维化程度的关系。结果无1例4级肾小球硬化和4级肾间质纤维化。1级(33例)和2级(5例)肾小球硬化的患者血清HA、LN、PCⅢ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级(5例)肾小球硬化的血清HA、LN、PCⅢ水平较1级和2级患者均升高。1级(31例)和2级(7例)肾间质纤维化的患者血清HA、LN、PCⅢ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级(5例)肾间质纤维化的血清HA、LN、PCⅢ水平较1级和2级患者均升高。结论血清HA、LN、PCⅢ水平水平升高可能提示肾小球硬化或肾间质纤维化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69岁,农民。因为“双下肢水肿2周”于2008年6月入院,患者于入院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凹陷性水肿,无颜面水肿、尿少、皮疹、关节肿痛、消瘦等其他明显不适。院外查尿蛋白(++),拟诊“慢性肾炎”,治疗无好转。既往3年前有脑梗死病史,半年前发现有高血压,不规则服用降压药,未检查尿液和血液。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葡萄糖注射法(GIT)、尿素法(UT)、血液温度监测器(BTM)三种方法测定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再循环,以探索透析再循环最佳测定方法.方法 对60例患者依序分别采用GIT、UT、BTM三种方法进行测定,进行自身对照.结果 GIT测定阳性结果为30例,阳性率50%,阳性患者RGIT(8.38 ±0.537)%.UT测定阳性结果为22例,阳性率36.7%,阳性患者RUT(14.67±7.63)%.BTM测定阳性结果为25例,阳性率41.7%,阳性患者RUT(14.11±6.12)%.在UT测定阴性的38例中有8例GIT测定阳性,2例BTM测定阳性.GIT与UT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经x2检验也有统计学差异,GIT与BTM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经x2检验没有统计学差异,UT与BTM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经卡方检验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GIT、UT、BTM均可检测血管通路再循环.由于GIT检测阳性率较高,结果准确可靠,且操作简易、快速,可供临床及时发现及指导纠正通路问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ASOPP)血液灌流治疗的时机.方法 将104例ASOP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内科常规治疗,46例)与HP组(采用内科常规治疗+血液灌流,58例;再根据血液灌流时机分为HP-1、HP-2、HP-3组),观察各组患者意识恢复清醒时间、治愈率、病死率等指标.结果 对照组、HP-1组、HP-2组、HP-3组的意识恢复清醒时间分别是(83.8±31.3)、(52.1±22.6)、(61.3±20.7)、(62.6±23.3)h,血清胆碱酯酶(ChE)恢复正常时间分别足(8.8±1.6)、(6.1±1.3)、(7.1±1.5)、(7.3±1.8)d,阿托品总用量分别是(769.3±186.5)、(489.8±123.9)、(539.5±143.3)、(523.3±118.7)mg,住院总时间分别是(13.9±2.3)、(9.8±1.3)、(11.5±1.6)、(11.9±1.8)d,治愈率分别是78.26%、96.55%、94.74%、91.67%,病死率分别是21.74%、3.45%、5.26%、8.33%.与对照组比较,HP-1、HP-2、HP-3组的意识恢复清醒时间短、ChE恢复快、阿托品总用量少、住院总时间短(P<0.05);治愈率、病死率HP-1、HP-2、HP-3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HP-1组比较,HP-2组及HP-3组的ChE恢复正常时间、意识恢复清醒时间及住院总时间均长,阿托品总用量多(P<0.05);但是治愈率、病死率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P>0.05).HP-2组与HP-3组比较,上述各个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SOPP在中毒4~32 h内加用血液灌流治疗可以提高抢救疗效;但是以早期行血液灌流(4~8 h)疗效最好.  相似文献   
10.
血液灌流抢救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疗效及费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ASOPP)经过积极的内科常规治疗后,仍然有较高的病死率(10%~30%)。这主要是因为这些治疗方法不能从根本上消除体内游离的有机磷成分及有机磷胆碱酯酶(ChE)复合物。近几年虽有文献报道内科常规治疗加血液灌流(HP)可以提高ASOPP的治疗效果,但多数文献报道的治疗病例较少,且缺乏临床对照研究,因此,对于HP的治疗效果目前尚有一些争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