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和总结双叶型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多指创面的可行性和临床经验。方法自2008年5月—2012年3月,应用双叶型腓动脉穿支瓣移植修复多指创面7例,其中右中小指指腹创面1例,右中环指指腹创面1例,左示中指指背创面2例,右中环指指背创面3例。结果术后7例皮瓣全部成活,供区与受区创面一期愈合。皮瓣质地良好,外形不臃肿、耐磨、无冻伤;皮瓣供区瘢痕不明显,下肢功能无影响。结论双叶型腓动脉穿支皮瓣质地良好,血供可靠,游离移植是修复多指创面的较为理想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 2011年7月-2012年9月,应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修复下肢创面共12例,其中右胫骨硬化性骨髓炎并贴骨瘢痕6例,左胫骨远端慢性骨髓炎并皮肤软组织缺损4例(同时携带股外侧肌肌瓣填塞骨髓炎死腔),右足背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2例。皮瓣面积最小为14cm×5cm,最大为19cm×10cm。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供区直接缝合,一期治愈慢性骨髓炎并且供区损伤小,无功能障碍,外形、功能满意。结论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是修复四肢创面常用的外科皮瓣,解剖恒定,切取简单;若同时携带肌瓣能更好地治疗有死腔或者骨髓炎的病例。  相似文献   
3.
足拇外翻是一种常见的前足疾病,主要发生在14~70岁的女性,男女比例为1:20,常呈对称性发病。早在18世纪末,足拇外翻的手术治疗就已广泛开展,但其方法一直处于探索阶段,直到20世纪初期,出现了当时的主要手术方法即Keller术式。  相似文献   
4.
5.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丸对兔皮片移植模型成活及组织VEGFR-2含量的影响,探讨其对皮片移植成活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清洁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2组,均制成兔皮片移植模型,造模后治疗组予桃红四物丸灌胃治疗,对照组子等容积蒸馏水灌胃,每天2次,连续14d.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血管密度检测和免疫组化染色的方法,观察比较2组术后11d和14d移植皮片组织病理学评分、血管密度及VEGFR-2含量.结果:治疗组术后11d和14d的组织病理学评分、血管密度和VEGFR-2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桃红四物丸可通过改善组织病理学情况、促进血管新生、增加VEGFR-2含量,从而促进移植皮片成活.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对大鼠尾血管吻合模型Notch3受体及血管内皮细胞(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VEC)增殖的影响。方法:将40只实验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4组,即桃红四物汤组、生理盐水组、假手术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10只。桃红四物汤组和生理盐水组造模后干预,假手术组切开显露血管后直接缝合,空白对照组不做处理,并于术后第2天和第5天两个时间点随机选取5只大鼠,采用脊椎脱臼法处死,切取血管吻合区血管,利用免疫组化检测Notch3的表达情况,并对大鼠外周血分离、获取单个核细胞,进行体外细胞培养,反复纯化后利用MTT法检测VEC增殖情况。结果:桃红四物汤组血管吻合区Notch3蛋白表达含量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假手术组和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桃红四物汤组VEC增殖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假手术组和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能上调血管吻合区血管新生相关因子Notch3受体的表达,能够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从而促进血管的成活。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石膏外固定加消炎散外敷治疗踝韧带Ⅰ、Ⅱ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外踝韧带Ⅰ、Ⅱ度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石膏外固定加消炎散外敷治疗,对照组采用RICE治疗。结果:治疗1周后愈显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后愈显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VA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后VA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炎散外敷治疗踝韬带Ⅰ、Ⅱ度损伤对短期内缓解疼痛、改善功能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桃红四物丸对兔自体皮片移植术后皮片成活及VEGFR-2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两组,均进行皮片移植手术造模,通过血管密度检测和免疫组化染色的方法,观察两组术后5d和8d皮片血管密度及VEGFR-2的表达情况,并加以比较。结果:治疗组在术后5d和8d均有较高的血管密度及VEGFR-2积分光密度值,其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桃红四物丸对兔自体皮片移植术后皮片成活及VEGFR-2的表达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分析外固定器固定与小夹板固定在治疗老年背伸型粉碎性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6月至2008年6月治疗背伸型粉碎性桡骨远端骨折74例82侧,外固定器组34例38侧,男27例,女7例;平均年龄(70.05±3.70)岁,行外固定器固定。小夹板组40例44侧,男29例,女11例;平均年龄(70.30±3.48)岁,行小夹板外固定。比较两组患者复位后掌倾角及尺偏角丢失、拆除固定后腕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术后1周,小夹板组即出现掌倾角与尺偏角的丢失(P〈.01)。拆除外固定1个月时,小夹板组与术后当天比较,角度丢失更加明显(P〈0.01);而外固定器组角度丢失不明显(P〉0.05)。拆除外固后1个月进行腕关节功能评定,外固定器组优于小夹板组(P〈0.05)。结论:治疗老年背伸型粉碎性桡骨远端骨折,宜采用外固定器固定,可减少复位丢失,有利于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比较微创技术与传统术式治疗足拇外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2003年1月1日至2013年7月20日),并辅以检索临床信息网站等寻找正在进行尚未完成或已完成未发表的随机对照试验,手工检索中文骨科期刊的相关文献。由2位研究者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后,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有5篇文献纳入研究,共1694例患者。采用改良Jadad量表评分,5篇均为低质量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1)优良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恢复时间:进行描述性分析,治疗组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现有文献资料显示,微创技术治疗足拇外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优于传统术式,但是由于纳入的研究质量不高,因此降低了该结论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