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9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5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2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髌骨切除术后膝关节功能随访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髌骨位于膝前皮下,易受直接或间接暴力损伤,髌骨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对于粉碎性的髌骨骨折选择何种方式来作恰当的治疗,历来都有不同的主张,本文试图对自1986~2002年,采用髌骨全切除并获得随访的159例病例进行客观评估.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可吸收棒治疗髌骨骨折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髌骨骨折为骨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骨折后常常需要切开复位,恢复髋殷关节面的平整并用钢丝或克氏针内固定。骨折愈合后,行第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钢丝或克氏针,给患者造成另外的经济负担和精神肉体痛苦。自2002年1月~2003年5月采用可吸收棒治疗髌骨骨折20例,取得很好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4.
骨骼肌在创伤、失神经支配、营养障碍、老化等相关因素影响下,可出现纤维化,影响其再生和功能。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是TGF-β超家族成员之一,是调节细胞生长、促进组织纤维化的重要细胞因子。研究发现TGF-β1在骨骼肌纤维化病变中呈高表达性,在骨骼肌纤维化病变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文针对TGF-β1与骨骼...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对95例ICU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培养阳性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检出 267株菌株,革兰阴性菌占60.68%,依次为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杆菌,这4种病原菌都呈多耐药和泛耐药;革兰...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超声指引下经皮穿刺使用聚桂醇与无水乙醇注射治疗单纯性肝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1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单纯性肝囊肿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入院时间为标准分为两组,分别给予超声指引下经皮穿刺使用聚桂醇(观察组50例)与无水乙醇(对照组50例)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胆碱酯酶、ALP、ALT等治疗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后胆碱酯酶、ALP、ALT等治疗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超声指引下使用聚桂醇经皮穿刺注射治疗单纯性肝囊肿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股骨近端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交锁髓内钉(PFN)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行PFN内固定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73例。结果本组受到6~20个月的随访,无骨愈合不良或者髋内翻,无内固定松动或折断。按照王福权等髋关节功能标准评定,本组病例优良率达100%。结论PFN手术操作简单、用时短、出血量少、固定可靠、患者术后恢复好,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证型分布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胃黏膜病理变化情况。方法收集33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相关资料,分析中医证型分布及Hp感染、胃黏膜病理变化情况。结果①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以脾胃虚弱证最为多见(23.4%),其余依次为脾胃湿热证(20.7%)、肝胃气滞证(19.2%)、胃阴不足证(13.3%)、肝胃郁热证(12.1%)、胃络瘀血证(11.2%)。②33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Hp阳性率为55.3%,各中医证型中脾胃湿热证患者Hp阳性率最高(72.9%);不同中医证型Hp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在胃黏膜活动性炎症方面,总检出率为53.8%,各中医证型中脾胃湿热证患者活动性炎症检出率最高(71.4%),其中中度、重度活动性炎症占比分别为37.1%和27.1%;不同证型患者胃黏膜组织活动性炎症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在胃黏膜组织萎缩方面,脾胃虚弱证患者胃黏膜组织中度、重度萎缩占比最高,分别为43.0%和27.8%;不同证型患者胃黏膜组织萎缩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不同证型患者胃黏膜组织慢性炎症、肠化生程度及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最常见的中医证型为脾胃虚弱,脾胃虚弱型患者胃黏膜组织中度、重度萎缩发生率较高;脾胃湿热与Hp感染密切相关,脾胃湿热型患者胃黏膜活动性炎症程度较重。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探讨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组织蛋白酶D(Cath-D)、糖类抗原125(CA125)联合检测对宫颈鳞癌诊断及预测转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SCCAg和Cath- D水平,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CA125。收集2009年1月30日-2012年4月1日宫颈鳞癌患者(ⅠA2~ⅡA期)60例为研究组;宫颈上皮内瘤变组(CIN组)60例为对照组1;慢性宫颈炎组60例为对照组2。研究组在术前检测血清SCCAg、Cath-D、CA125水平,分析血清SCCAg、Cath-D、CA125水平与宫颈鳞癌、临床病理特征、转移及复发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宫颈鳞癌组手术前的SCCAg、Cath-D和CA125水平分别为(1.41±0.26)ng/ml、(19.14±1.52)ng/L和(17.42±0.90)u/ml,明显高于CIN组和慢性宫颈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3、0.005、0.000、0.000、0.000和0.000);SCCAg、Cath-D水平与宫颈鳞癌临床分期、肿瘤体积、分化程度、间质浸润深度、脉管癌栓、宫旁转移、盆腔淋巴结转移有不同程度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A125水平变化与宫颈癌间质浸润深度密切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7)。应用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SCCAg、Cath-D和CA125诊断宫颈鳞癌的临界值分别为1.03 ng/ml、13.58 ng/L和8.16 u/ml,预测转移临界值分别为3.21 ng/ml、21.20 ng/L和12.45 u/ml,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54、0.905和0.718。结论  血清SCCAg和Cath-D水平对宫颈鳞癌的诊断、临床分期、预判复发具有很高的临床诊断价值;SCCAg、Cath-D和CA125 3项指标联合使用,可明显提高预测宫颈鳞癌转移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