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既往,脑脓肿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极高,主要原因是不能早期诊断和准确定位以致延误治疗时间。现在,由于新诊断技术发展,细菌培养技术提高和新抗生素不断出现,使脑脓肿的死亡率由42%下降到9.7%,53%下降到5%。本文就有关脑脓肿的现代概念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2.
小儿脑脓肿如未得到及时治疗可以破入脑室,引起化脓性脑室炎,以致扩散到整个蛛网膜下腔。其临床症状危笃,病死率很高。是小儿脑脓肿的严重并发症。本文介绍我院神经外科收治脑脓肿破入脑室4例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颅脑损伤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颅脑损伤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新进展。综合分析CT、MRI、PET等技术的特点和不同应用范围。对急性颅脑损伤CT扫描仍为首选。颅脑伤后脑代谢改变以乳酸水平增高为主,可使神经细胞功能丧失并抑制其修复。乳酸水平>3mmol/L者预后不良。昏迷患者的脑血流改变不尽相同。脑缺血的临界值1min为22ml/100gm,低于17ml神经功能即不可恢复。颅脑伤后的缺血、出血都促使氧自由基反应增强,引起脑组织脂质过氧化损害,主要发生在脑缺血后的再灌流期。无论动物实验与临床研究均已证明改善缺氧状态,维持脑灌注压、纠正酸中毒,应用自由基清除剂对减轻继发性脑损害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大剂量肾上腺素用于心脏复苏——(附3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脏骤停后的复苏常常由于自主循环(ROSC)不能恢复而致复苏失败。近年来肾上腺素在心脏复苏中最佳剂量的争议屡有报告。文章报告了该院使用大剂量肾上腺素心脏复苏成功3例,并结合文献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告垂体腺癌自发性出血13例。其中年中型8例,非卒中型5例。卒中型发生于肢端肥大症合并妊娠和行放射治疗后各1例,垂体腺瘤切除术后3年,9年各1例,停经泌乳1例。无任何症状3例。非卒中型均有慢性视力减退件内分泌功能障碍。手术治疗12例,保守治疗1例。无手术死亡。术后1年半复发1例。结合文献对其发生率,发生原因,诊断标准,治疗方式进行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6.
二氧化硫(SO_2)具有强烈刺激臭味的无色气体,常用于某些轻工业生产中。我院急诊科于1992年6月22日收治了8例SO_2气体泄漏造成的中毒,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接触毒物时间、中毒途径及就诊时间8例患者接触SO_2的时间为2~8分钟。吸入后10分钟内就诊者5例,20分钟1例,40分钟2例。8  相似文献   
7.
<正> 鞘内注药治疗颅内感染、肿瘤及其他疾患。在国内外已广泛开展,是目前常用的较好的治疗方法。但对影响其疗效的因素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报道较少。现将我院自1973年12月至1981年5月,应用本法治疗颅内化脓性感染37例,结合文献资料进行简要的回顾。病例概况本文37例:男25例,女12例;年龄:最小8岁,最大62岁,平均24岁。引起颅内化脓性感染的原因:开放性颅脑损伤14例。外伤性脑脊液漏9例,外伤性颅骨骨髓炎1例,脑脓肿合并脑膜炎7例,椎管内皮样囊肿自发感染2例,颅脑手术后感染4例。鞘内注药种类:庆大霉素、青霉素,氨基苄青霉素、羧基苄青霉素,链霉素,多粘菌素等。鞘内注药次数:5—30次不等。5—10次的10例。10—15次的22例,15—20次的4例,30次的1例。剂量:一般按常规量。疗效:痊愈35例,死亡2例。  相似文献   
8.
脑卒中并发多系统器官衰竭30例王化忠,陈习进(唐都医院急诊科)关键词脑卒中;器官;衰竭中图法分类号R743作者报道1988年~1992年间我科收治的脑卒中并发多系统器官衰竭(MSOF)30例,就其临床发病原因进行讨论。1临床资料本组诊断参考Fry等[...  相似文献   
9.
诱发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习进 《陕西医学杂志》1996,25(12):730-732
<正> 脑卒中是成年人死亡的三大病因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对16个欧洲国家和2个亚洲国家中年龄在35~64岁的290万人群调查结果,标准化年龄卒中发生率,男性为101~285/10万人口,女性为47~198/10万人口。脑卒中发生的基本病理是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的血管因素,但日常生活中诱发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亦起重要作用。本文就近几年对脑卒中危险因素的研究状况综述如下。 1 饮酒 酒精对卒中的诱发虽有争论,但大多数研究者认为重度饮酒≥400g/WK易发生出血性卒中。饮酒对卒中的影响归之为:(1)引起心律紊乱和心壁运动异常而易罹患脑栓塞。(2)使肾素、肾上腺素活性增加及醛固酮、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