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31篇
药学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和干细胞动员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胰腺的保护作用。方法腹腔注射L-精氨酸制备大鼠SAP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骨髓干细胞移植组(MSC)、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组(G-CSF)及MSC+G-CSF组(n=48),各组再按术后不同观察时间段分为12、24、48、72h亚组(n=12)。MSC组造模后6h经股静脉注入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1.2ml,G-CSF组造模前连续3天皮下注入G-CSF 40μg/kg,MSC+G-CSF组则联合应用,假手术组仅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在术后相应时间点观察各组大鼠的死亡率,观察胰腺病理改变并评分,测定Bax蛋白水平和细胞凋亡指数,检测血清中TNF-α、IL-6、AMY、CRP含量,用方差分析比较各治疗组间的指标差异。结果各治疗组48h前未见死亡,72h死亡率与模型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胰腺病理变化较模型组减轻;治疗组各时间点Bax蛋白水平和凋亡指数均较模型组增高(P<0.05),MSC+G-CSF组48、72h凋亡指数及24、48,72h Bax蛋白含量与MSC和G-CSF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各治疗组血清TNF-α、IL-6、AMY、CRP含量24h/48h后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MSC+G-CSF组48h/72h各指标与MSC组和G-CSF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MSC组与G-CSF组各项指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联合自体骨髓MSC移植与动员能有效保护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大鼠胰腺的损伤,可能与MSC的抗炎症及促进胰腺腺泡细胞凋亡等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和干细胞动员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肝肾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腹腔注射L-精氨酸制备大鼠SAP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骨髓干细胞移植(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组、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组(G-CSF)及MSC+G-CSF组(n=48),各组再按术后不同观察时间段分为12、24、48、72h亚组(n=12)。MSC组造模后6h经股静脉注入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1.2ml,G-CSF组造模前连续3天皮下注入G-CSF 40μg/kg,MSC+G-CSF组则联合应用,假手术组仅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在术后相应时间点观察各组大鼠的死亡率,肝肾脏组织的病理变化,比较Bax、Bcl-2蛋白水平和细胞凋亡指数差异。结果各治疗组48h前未见死亡,72h死亡率与模型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肝脏、肾脏病理变化均较模型组减轻;治疗组各时间点肝肾细胞Bax表达较模型组下调,Bcl-2蛋白上调,凋亡指数较模型组有明显下降。MSC+G-CSF组24h点后Bax含量,48h、72h点Bcl-2含量,24h/48h点后细胞凋亡指数与MSC组和G-CSF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MSC组和G-CSF组各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联合自体骨髓MSC移植与动员能有效抑制重症急性胰腺炎时肝脏和肾脏的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静脉移植和骨髓干细胞动员在重症急性胰腺炎肝肾功能损害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制备SAP大鼠模型240只,随机平分为对照组、SAP模型组、MSC组、G-CSF组和MSC+G-CSF组,各组术后再平分为12、24、48、72h组。MSC组在SAP模型6h后注射MSC 1.2ml,G-CSF组在SAP前3天每天预注射G-CSF 40μg/kg,MSC+G-CSF组联合使用G-CSF和MSC方法,对照组注射等量NS。比较各组病死率,观察肝脏和肾脏大体及镜下病理改变,比较血清肝肾功能指标ALT、AST、Bun、Cr、LDH和炎症因子TNF-α、IL-6、CRP含量,比较肝肾组织细胞凋亡指数。结果各组大鼠均存活超过48、72h病死率与SAP组比较差异无显著;肝、肾组织大体及镜下病理变化均轻于SAP模型组;治疗组血清肝肾功能指标,炎症细胞因子含量较SAP模型组不同程度减低,其中MSC+G-CSF组部分指标与单独治疗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细胞凋亡指数与单独治疗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但MSC与G-CSF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移植MSC和G-CSF骨髓动员均能有效保护重症急性胰腺炎时肝肾损害,其中联合治疗效果最佳,其中对炎症反应及细胞凋亡的调控机制存在。  相似文献   
4.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外科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桥本甲状腺炎的诊断与外科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2005年住院手术治疗的36例桥本甲状腺炎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 36例患者均经病理证实为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其中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6例,甲状腺腺瘤5例,甲状腺癌3例;术前表现为甲状腺肿块29例、甲状腺重度肿大5例、甲状腺疼痛2例;良性23例行一侧或双侧腺叶大部/次全切除,或合并峡部切除,恶性的3例行一侧全切加对侧次全切加峡部切除,并行同侧颈部淋巴结清扫。结论 对桥本甲状腺炎怀疑恶性可能、甲状腺肿大产生压迫症状或合并疼痛、药物治疗无效的病人应积极手术治疗;术中根据冷冻病理切片结果决定手术方式;术后长期给予甲状腺素替代治疗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组织芯片(tissue chip)又称组织微阵列(tissue microarrays,TMA),1998年由Kononen等首次提出,近年来组织芯片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目前已运用该技术广泛开展了人类基因组学的研究、疾病相关基因的验证、新药物的开发与筛选、治疗过程的追踪和预后等方面的研究。传统的组织病理切片技术样本单一、效率低、不能胜任大样本的筛选工作,而组织芯片技术克服了这个缺点并在此基础上迅速发展。组织芯片技术具有高通量(high—throughput)、经济省时、结果可靠、便于实验对照等特点,实现了分子蛋白质水平研究与组织形态学研究相结合。目前,该技术已广泛运用于消化道疾病的研究中。本文主要就组织芯片技术对消化道疾病的应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 应用组织微阵列技术研究地塞米松对SAP细胞凋亡及其调控基因的影响。方法 用改良Aho法制备SAP大鼠模型,模型组、地塞米松治疗组、假手术组各45只。术后3、6、12h观察各组存活率、胰腺病理变化、Bax、Bcl-2表达,凋亡细胞种类及凋亡指数。结果 模型组、治疗组存活率无差异(P〈0.05);治疗组胰腺病理改变较模型组轻;治疗组Bax各时点阳性率高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12h胰头部Bcl-2高于治疗组(P〈0.01);治疗组6h凋亡指数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 地塞米松治疗SAP可能与凋亡调控基因Bax、Bcl-2诱导的胰腺细胞凋亡有关;组织微阵列技术在胰腺炎病理检测中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组织切片处理方法是在一个蜡块内包埋一个组织标本,只能切出含有一份组织样本的切片,低效、费力,不利于快速高效的大样本的指标筛选工作。自Kononen等于1998年首先在eDNA微阵列的基础上,通过制作乳腺癌的组织微阵列研究6种基因及其产物的表达状态以来,组织微阵列已经被广泛应用在肿瘤或非肿瘤性疾病的诊断、预后及治疗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开展品管圈活动对降低输液患者拔针后穿刺点出血率的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根据品管圈实施步骤对输液室2015年1~3月输液患者拔针现状进行调查,选定主题,对输液患者拔针后穿刺点出血原因进行分析,制定改进计划,实施改进措施、标准化,效果确认。结果品管圈活动后输液患者拔针后穿刺点出血率由改进前的12%降至改进后的6%,圈员6个方面的能力均有所提高。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开展有效降低了输液患者拔针后穿刺点的出血率,提高了输液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膝关节穿刺治疗后加压包扎术患者采用门诊-家庭联动下延续性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 选择来医院门诊注射室膝关节腔穿刺治疗后予以加压包扎患者25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2019年12月-2020年2月实施门诊-家庭联动下延续性护理模式前128例设为对照组,将2020年2月-6月实施该护理模式后128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患...  相似文献   
10.
倪杰  陆贝  罗中尧 《浙江医学》2009,31(6):793-795
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往往为闭袢性肠梗阻,不及时处理易发展成肠坏死、穿孔而危及生命,故多在未行肠道准备的情况下行急症手术,其中左半结肠癌,传统需切除肿瘤后先作造瘘术后行Ⅱ期吻合术。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8年6月手术治疗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患者95例,其中47例行术中顺行封闭式灌肠及Ⅰ期肿瘤切除肠吻合术,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