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烧伤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孙永华阎汝蕴作者单位:100035北京积水潭医院烧伤科一、临床研究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对5例烧伤病人一次切除焦痂面积38%~60%,观察伤前和术后血清对内皮细胞毒性的影响,发现术后血清毒性明显减轻。北京积水潭医院分析了158例烧伤病人侵...  相似文献   
2.
目的回顾性分析几种深Ⅱ度烧伤创面的修复方法,探讨改善创面微循环对创面愈合的意义. 方法 (1)对于笔者单位烧伤患者的深Ⅱ度创面,应用削痂疗法治疗614例、磨痂疗法治疗32例、清创后异体皮覆盖86例、外用磺胺嘧啶银后创面暴露1 836例、外用中药京万红烫伤膏包扎治疗408例.统计、分析各种疗法的治疗效果.(2)制作大鼠深Ⅱ度烫伤模型.伤后5 min内分别由其尾静脉注入等渗盐水(对照组,10只)、巴曲酶(治疗组,10只),创面均外用磺胺嘧啶银.测定两组大鼠伤前及伤后0.5-72.0 h的创面皮肤血流灌注单位,计算其伤后14、18 d的创面愈合率、收缩率及创面愈合时间.用组织学方法观察两组大鼠创面愈合后的皮肤毛囊数. 结果 (1)削痂疗法术后2-3周创面愈合,其中烧伤总面积50%~79%TBSA的患者治愈率94.8%,总面积80%~98%TBSA者治愈率93.4%.磨痂疗法磨痂+异体皮覆盖术后(13.8±2.1)d创面愈合,无瘢痕形成.清创后异体皮覆盖其中82例患者术后(18.0±2.3)d创面愈合.外用磺胺嘧啶银后暴露其中1 658例患者用药后(26.0±3.2)d痂下愈合.外用京万红烫伤膏后包扎患者多有细菌感染,其中下肢创面愈合时间为(26.0±2.8)d.(2)治疗组大鼠伤后2.0-72.0 h创面局部血流灌注单位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伤后14、18 d,治疗组创面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但两组创面收缩率接近(P>0.05).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伤后30 d,对照组大鼠真皮层中残存少量毛囊,数量明显少于治疗组(P<0.01). 结论深Ⅱ度烧伤后早期采用削痂、磨痂或清创后覆盖异体皮的方法处理创面,可减轻感染、缩短疗程、提高治愈率和愈合质量.使用巴曲酶可改善深Ⅱ度烧伤创面微循环,加快愈合速度.  相似文献   
3.
稳可信治疗重症烧伤病人并发MRSA感染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目前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全球性病原菌。由于其多重耐药性,是院内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感染是威胁烧伤病人的重要因素,加之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MRSA所致全身感染呈上升趋势,是危及重症烧伤病人生命的一种致命性微生物。   万古霉素是目前作为治疗MRSA感染的首选药物。本研究对万古霉素治疗重症烧伤合并MRSA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了前瞻性观察,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材料与方法   本组选择33例住院病人,年龄19~60岁,男25例,女8例,总烧伤面积5%~95%,所有入选病例均符合创面脓毒症的诊断标准。其中有6例并发烧伤后肾损害,13例并发烧伤后肝损害。所有入选病例创面分泌物细菌学检查均为MRSA。药物选择美国礼来公司提供的稳可信针剂。剂量:每次0.5~1.0g,每日2~3次,每日剂量不超过2g。每次剂量溶于200~300ml溶液中,60~90分钟内静脉滴注,疗程7~14天,以临床症状改善为准。疗效判断按照卫生部颁布的《抗生素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以治愈、显效、进步和无效四级评定,治愈和显效合计为有效。并于用药前、中、后分别进行肝、肾功能监测,如遇异常结果均进行与药物关系的评价。   结 果   本组所有病例应用稳可信治疗后,病人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化验室检查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本组应用稳可信治疗重症烧伤合并MRSA感染病人的总有效率为81%,进步19%,无效为0。细菌学检查结果:本组33例病人共分离培养出耐苯唑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46株,结果显示对目前多种临床常用抗生素呈高度耐药性,其耐药率分别为:头孢噻吩91%、克林霉素91%、环丙杀星79%、丁胺卡那霉素78%,而万古霉素为0。治疗结束后,本组病例细菌清除率68%,细菌转换率32%。   不良反应:13例合并烧伤后肝损害(ALT:57~152U/L)、6例合并烧伤后肾损害(BUN 9.3~10.5mmol/L)的病人,应用稳可信治疗,经保肝治疗,密切观察肝、肾功能变化,无一例病人用药后出现肝、肾功能损害加重的表现。本组只有1例病人在输液过程中出现“红人综合征”后考虑与输液速度过快有关,经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  相似文献   
4.
湿润烧伤膏在临床应用以来,对其疗效评价不一。为此我们对其临床治疗效果、抑菌作用及对烫伤后大鼠产生 IL-2能力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应用湿润膏治疗烧伤创面,局部感染重,愈合时间延长,愈合后瘢痕增生,造成功能障碍及外观毁损;②治疗费用昂贵,无改善伤后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亦无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阿奇霉素注射液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及皮肤软组织感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阿奇霉素注射液静脉滴注,每次250mg,每日1次,首次剂量加倍,疗程5d;对照药红霉素每日1g~1.5g,分1~2次静脉滴注,疗程7~14d。结果阿奇霉素注射液与红霉素随机对照治疗呼吸道、泌尿道及皮肤软组织感染134例,其中试验组69例,对照组65例。试验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停药后1周)分别为94.2%与75.5%,细菌清除率分别91.9%与83.3%;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45%与24.62%,以上结果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阿奇霉素注射液静脉点滴,每次250mg,每日1次,首次剂量加倍,对敏感致病菌引起的轻、中度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及皮肤软组织感染均有很好临床疗效和细菌学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严重烧伤延迟复苏血清粒缅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的变化规律及其与感染发生、发展、预后的关系。采用大鼠30%TBSAⅢ度烧伤模型,动态观察了大鼠在立即复苏与延迟复苏两种条件下,外周血白细胞数量,血清(G-CSF)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采用大鼠30%TBSAⅢ度烧伤延迟复苏合并早期创面感染模型,动态观察应用重组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对改善大鼠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延迟复苏组动物血清 G-CSF 峰值后移,血清 G-CSF 含量,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均低于立即复苏组。死亡组动物表现为低血清 G-CSF,高血清 TNF-α。应用 rhOM-CSF 能够改善严重烧伤延迟复苏伴早期创面感染大鼠的存活率。提示:严重烧伤后延迟复苏并发创面脓毒症的发生与机体 G-CSF 产生减少有关,GM-CSF 应用为其开辟了一条新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严重烧伤延迟复苏血清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的变化规律及其与感染发生、发展、预后的关系,采用大鼠30%TBSAⅢ度烧伤模型,动态观察了大鼠在立即复苏与延迟复苏两种条件下,外周血白细胞数量,血清(G-CSF)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采用大鼠30%TBSAⅢ度烧伤延迟复苏合并早期创面感染模型,动态观察应用重组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对改善大鼠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延迟复苏组动物血清G-CSF峰值后移,血清G-CSF含量,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均低于立即复苏组。死亡组动物表现为低血清G-CSF,高血清TNF-α。应用rhGM-CSF能够改善严重烧伤延迟复苏伴早期创面感染大鼠的存活率。提示:严重烧伤后延迟复苏并发创面脓毒症的发生与机体G-CSF产生减少有关,GM-CSF应用为其开辟了一条新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8.
烧伤延迟复苏与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严重烧伤延迟复苏血清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的变化规律及其与感染发生,发展,预后的关系,采用大鼠30%TBSAⅢ度烧伤模型,动态了观察了大鼠在立即复苏与延迟复苏两种条件下,外周血白细胞数量,血清(G-CSF)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采用大鼠30%TBSAⅡ度烧伤延迟复苏合并早期创面感染模型,动态观察应用重组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  相似文献   
9.
湿润烧伤膏在临床应用以来,对其疗效评价不一。为此我们对其临床治疗效果、抑菌作用及对烫伤后大鼠产生IL-2能力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应用湿润膏治疗烧伤创面,局部感染重,愈合时间延长,愈合后瘢痕增生,造成功能障碍及外观毁损;②治疗费用昂贵,无改善伤后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亦无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10.
湿润烧伤膏对烧伤大鼠IL—2的影响与临床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湿润烧伤膏在临床应用以来,对其疗效评价不一。为此我们对其临床治疗效果,抑菌作用及对烫伤后大鼠产生IL-2能力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应用湿润膏治疗创面,局部感染重,愈合时间延长,愈合后瘢痕增生,造成功能障碍及外观毁损;②治疗费用跺,无改善伤后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亦无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