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我国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专培”的有关指导意见,要初步建立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相关制度,并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住培”)一起构成完整的医学教育体系。针对这一指导意见,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放射基地结合放射科工作特点,提出“住培-专培一体化分层递进培养模式”,即专科医师带教住培医师,专科医师与住培医师相互学习、共同成长。文章将针对该模式展开分析,从专业技能、教学能力、科研素养等方面提出具体培训对策,旨在进一步丰富专培和住培内容,提高培训质量,为探索新型的毕业后医学培养模式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早期卧位踏车训练对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患儿住院期间平衡能力和功能独立性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血液科2020年2月至2022年8月收治进行HSCT治疗的儿童资料106例,但最终完成本研究病例69例,根据患儿HSCT出仓后是否采用卧位踏车训练,分为踏车组(32例)和非踏车组(37例)。2组患儿均行常规临床治疗和护理,并接受移植前后健康宣教,内容包含运动锻炼对移植患儿的益处和提供运动方案,运动方案的执行由家长监督完成,每日1次,每次20~30 min,训练频率为每周4~5 d;踏车组在此基础上于HSCT出仓后增加卧位踏车训练,每次30 min,5次/周,连续6周。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6周后(干预后),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儿童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WeeFIM)、儿童多维疲乏量表(PedsQLTM MFS)对2组患儿的平衡能力、功能独立性水平和疲乏度进行评估。 结果 干预训练6周后,踏车组患儿BBS评分[(31.73±4.88)分]、WeeFIM量表中的运动功能领域评分[(61.18±13.44)分]、WeeFIM量表总评分[(95.25±10.93)分]、PedsQLTM MFS评分中的一般疲乏维度得分[(61.86±10.41)分]、睡眠或休息疲乏维度得分[(60.36±6.90)分]均较组内干预前有显著改善(P<0.05),且改善程度优于非踏车组[(27.52±5.02)、(51.37±12.76)、(85.93±12.59)、(52.11±9.37)和(55.26±8.41)分],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早期卧位踏车训练可显著改善住院期间HSCT患儿的平衡功能,促进患儿的运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液病患儿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的安全护理。方法对20例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的血液病患儿做好心理护理、合适的禁食时间、保护性隔离、熟练操作、术中支持、术中监护、术后严密观察。结果20例患儿均安全完成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无出血、缺氧或交叉感染发生。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后,其中10例患儿肺炎好转出院,择日回院化疗。10例患儿肺炎好转后继续血液病的治疗。结论个性化的围手术期安全护理为血液病患儿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提供了安全保障,促进患儿舒适,有效预防出血、交叉感染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旨在探讨姜黄素联合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耐药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分化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以耐药的NB4-R1细胞为实验对象,对细胞进行计数和细胞形态学观察,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姜黄素单用或联合ATRA对NB4-R1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用Western blot检测AKT磷酸化在细胞分化中的变化。结果显示,全反式维甲酸对NB4-R1细胞增殖无影响,但可增强姜黄素对NB4-R1生长的抑制作用。单用姜黄素或全反式维甲酸对细胞分化无影响,姜黄素联合全反式维甲酸可明显诱导细胞CD11b表达,细胞在形态上呈明显分化特征。全反式维甲酸可在短时间内促进NB4细胞AKT第473苏氨酸磷酸化,而对NB4-R1细胞中的AKT磷酸化影响不大。姜黄素可以促进NB4-R1细胞AKT磷酸化,而联合全反式维甲酸可进一步增强AKT磷酸化。结论:PI3K/AKT通路失活可能是导致APL细胞耐药的因素之一,而姜黄素通过活化PI3K/AKT信号通路逆转APL耐药,促进NB4-R1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5.
电子支气管镜诊治儿童气道异常3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儿童气道异常在电子支气管镜下的表现和临床特征.方法 对2007年1月至12月在我院住院的108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持续喘息、呼吸困难、肺不张等经常规治疗效果不佳的患儿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并总结分析其镜下病变特征、临床表现等.结果 108例患儿中气道异常38例,占35%,其中先天性气道异常29例,后天性气道异常9例.先天性气道异常以气道软化最多见,<1岁婴儿气道异常检出率为65.5%,与其他各年龄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气道异常是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持续喘息、呼吸困难的常见原因之一,年龄越小,气道异常比例越高.支气管镜检查可提高其诊断率,明确异常类型,对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副反应及其躯体监测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经外周静脉-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效果和护理方法。方法 采用套管针留置技术,对2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外周静脉-静脉同步换血,即经上肢、下肢或头皮静脉推注血液,同步经股静脉或颈内静脉抽出血液。术前做好环境、物品及病人的准备;术中严格无菌操作,控制好同步换血的速度;术后注意患儿的保暖,密切观察有无电解质紊乱及胆红素反跳的现象。结果 20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换血治疗,未发生低体温、留置针脱落、堵塞、电解质紊乱、血压不稳、感染等换血相关并发症。换血后血清总胆红素明显下降(P〈0.001)。结论 经外周静脉-静脉同步换血疗法简便、实用、安全、疗效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BCR/ABL双色双融合探针荧光原位杂交技术(dual color dual fusion BCR/ABL probe-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DCDF-FISH)在白血病遗传学异常检测中的常见信号模式,探讨各种信号模式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方法采用BCR/ABL的DCDF-FISH技术和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对初诊的40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cytic leukemia,CML)、3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以及10例其它(包括AML和骨髓增生性疾病)患者骨髓标本进行检测,比较DCDF-FISH各种信号模式与染色体关系。结果DCDF-FISH检测见11种信号模式:2R2G为正常细胞信号模式;2R3G、3R2G及3R3G为无BCR/ABL融合基因的异常信号模式;1R1G2F、1R1G1F、1R2G1F和2R1G1F模式的核型都为t(9;22);1R1G3F核型模式为t(9;22)伴有Ph+;2R2G1F为三条以上染色体易位t(9;22;V);1R2G2F为t(9;22)伴多一条22号染色体,这些信号模式的细胞内都存在着BCR/ABL融合基因。结论BCR/ABL DCDF-FISH检测时存在着多种信号模式,明确各种信号模式的意义,对临床疾病的诊断、预后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影响儿童过敏性紫癜饮食遵医嘱行为的相关和独立危险因素,并就此提出相应饮食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风湿免疫科2017年6月至2018年10收治的98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11例患儿发生过敏性紫癜复发命名为发生组,而其余命名为未发生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对患儿的性别、年龄、父母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陪护人群、饮食结构、家长遵医情况、疾病认知程度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经多因素logistic分析发现,陪护人群、饮食结构、疾病认知程度为干扰过敏性紫癜患儿遵医行为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儿童过敏性紫癜对于饮食不遵医行为独立危险因素为患儿家属疾病知识掌握程度、陪护人群及饮食结构,因此,护理人员应结合患儿家长文化水平和家庭饮食问题拟定饮食护理干预计划。  相似文献   
10.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种复杂的大脑神经发育障碍,其核心特征是社交障碍和刻板行为。针对孤独症儿童的脑发育异常,将新兴脑调控技术——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应用于孤独症儿童脑调控。共招募24名孤独症儿童参加试验,其中12名孤独症儿童接受每周2次共计10次脑调控干预,另外12名孤独症儿童接受每周2次共计10次的伪刺激,作为对照组。利用功率谱和多尺度熵算法,评估脑电的功率谱和复杂度变化。结果表明,经过调控干预后,实验组儿童干预前后4~8 Hz theta频段在全脑均有显著下降(P<0.05),其中,额叶从(1.13±0.07) dB/Hz下降到(0.96±0.06)dB/Hz,左颞叶从(1.18±0.05) dB/Hz下降到(1.03±0.07)dB/Hz,中央区从(1.43±0.06) dB/Hz下降到(1.16±0.03)dB/Hz,右颞叶从(1.14±0.09) dB/Hz下降到(0.96±0.04)dB/Hz,枕叶从(1.39±0.06) dB/Hz下降到(1.09±0.03)dB/Hz;通过计算15个尺度的熵值发现,顶叶(P3,Pz,C3,C4)、枕叶(O1)以及左侧背外侧前额叶(F3)均有显著增加。研究表明,颅直流电刺激能够以无损安全的方式实现对孤独症儿童的神经调控,改善异常脑功能,因此在孤独症的康复中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