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19篇
临床医学   12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对比成人正畸患者应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与传统固定矫治技术的牙周指数、变异链球菌和牙龈卟啉单胞菌的变化.方法 选择成人正畸患者30例,分为2组,实验组15例应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对照组15例应用固定矫治技术.分别在矫治器戴入前,戴入后第1、3个月检查临床牙周指标[包括菌斑指数(PLI)、牙龈出血指数(SBI)、探诊深度(PD)],同时采集菌斑,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样本中变异链球菌、牙龈卟啉单胞菌和总细菌的数量,计算出变异链球菌和牙龈卟啉单胞菌的构成比.将临床牙周指数、变异链球菌和牙龈卟啉单胞菌构成比进行组间对比和组内不同时间点对比.结果 治疗前实验组与对照组牙周指数、变异链球菌和牙龈卟啉单胞菌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中,实验组牙周指数、变异链球菌和牙龈卟啉单胞菌构成比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PLI和变异链球菌构成比随时间延长而升高(P<0.05),SBI、PD和牙龈卟啉单胞菌构成比未见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牙周指数、变异链球菌和牙龈卟啉单胞菌构成比均随时间延长而升高(P<0.05).结论 与传统固定矫治技术对比,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更利于口腔卫生维护,但仍会对口腔卫生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
应用游离前锯肌瓣矫治半侧颜面萎缩的初步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应用游离前锯肌瓣矫治半侧颜面萎缩的可行性,并讨论前锯肌瓣的解剖、制作及手术中注意的问题。方法2001年9月~2004年7月,对3例严重半侧颜面萎缩患者采用游离前锯肌瓣移植术,其前锯肌瓣以胸背动、静脉为蒂,与颞浅动、静脉,颌外动、静脉,舌动、静脉等吻合;术中同时解剖胸长神经,并与面神经上颊支吻合。游离肌瓣大小12 cm×8 cm~16 cm×12 cm。结果3例患者术后前锯肌瓣游离移植颜面部凹陷区后色泽血运均良好,肌瓣完全成活,面颊部丰满圆润,无明显突起或不平,颌面部切口愈合好,瘢痕不明显,肩部运动良好,无“翼状肩”。随访1~3年,患者外形恢复满意。结论应用游离前锯肌瓣矫治严重半侧颜面萎缩安全可靠,术后有利于改善患者外形。远期疗效尚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检测KAI1和Tiam1在腺样囊性癌(ACC)组织和正常涎腺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二者与ACC分期、肿瘤直径及淋巴结转移、患者年龄、性别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0例ACC组织和正常涎腺组织中KAI1和Tiam1的表达.结果 ACC组织中KAI1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正常涎腺组织,而ACC组织中Tiam1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涎腺组织 ;KAI1和Tiam1表达均与TNM分期、肿瘤直径及淋巴结转移有关,而与患者年龄、性别无关.结论 KAI1和Tiam1异常表达与ACC的发生、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联合检测KAI1和Tiam1的表达有望成为ACC的早期诊断、预后评估的分子指标,为进一步探讨涎腺腺样囊性癌的致病机制及意义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4.
薰衣草对牙科焦症治疗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薰衣草气味对牙科焦虑患者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8月大庆油田总院门诊阻生牙拔除患者152例,对照组77例在无任何干扰下常规动力电钻拔牙,治疗组75例在薰衣草精油气味下动力电钻拔牙,2组治疗前均填写改良牙科焦虑量表(MDAS),术前、术中均监测血压,术后记录患者VAS评分.结果:数据分析显示,治疗组焦虑患...  相似文献   
5.
背景:第一鳃弓作为过渡结构,在牙颌面的发育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目的:观察第一鳃弓外胚间充质细胞自我更新能力,以及体外诱导分化成为脂肪细胞的可能性。 方法:分离培养E9.5 Balb/c胎鼠第一鳃弓外胚间充质细胞,以端粒酶原位杂交和BrdU渗入实验检测外胚间充质细胞的增殖能力。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和生长规律,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细胞表面标志,cDNA探针原位杂交、免疫荧光化学染色观察细胞增殖能力,油红O染色、RT-PCR产物凝胶电泳观察细胞成脂诱导结果。 结果与结论:端粒酶原位杂交和BrdU摄取实验阳性,诱导后细胞表现出典型的脂肪细胞形态,大部分细胞油红O染色阳性,RT-PCR结果显示诱导后细胞表达了脂蛋白脂酶。提示第一鳃弓外胚间充质细胞具有较高的自我更新能力,并可定向诱导分化成为脂肪细胞。  相似文献   
6.
背景:表面氟化处理的AZ31B镁合金是中科院金属研究所新研制的镁合金,是否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尚不确切。 目的:以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作为检测细胞,评价表面氟处理的镁合金材料的细胞相容性。 方法: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并予以鉴定,将镁合金AZ31B作为对照组,氟处理的镁合金AZ31B材料为实验组。以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作为检测细胞,取两组材料浸提液进行体外细胞相容性实验,评价氟处理的镁合金AZ31B材料的生物相容性。 结果与结论:与未经氟处理镁合金AZ31B材料相比,经氟处理镁合金AZ31B材料能显著提高细胞存活率,细胞毒性分级1级,对细胞生长基本无毒性作用。结果表明,经氟处理镁合金AZ31B材料生物相容性优于未经氟处理镁合金AZ31B材料。  相似文献   
7.
背景:氟转化涂层的AZ31B镁合金和β-磷酸三钙涂层的AZ31B镁合金是中科院金属研究所新研制的镁合金,是否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尚不确切。 目的:以诱导的人骨髓间充质细胞作为检测细胞,评价氟转化涂层的AZ31B镁合金和β-磷酸三钙涂层的AZ31B镁合金材料的细胞相容性。 方法:实验分为镁合金AZ31B组,氟转化涂层的AZ31B镁合金组和β-磷酸三钙涂层的AZ31B镁合金组。以诱导的人骨髓间充质细胞作为检测细胞,分别取3种材料浸提液进行体外细胞相容性实验。 结果与结论:氟转化涂层的AZ31B镁合金和β-磷酸三钙涂层的AZ31B镁合金材料细胞毒性分级均为1级,镁合金AZ31B材料细胞毒性分级为2级。提示氟转化涂层的AZ31B镁合金和β-磷酸三钙涂层的AZ31B镁合金材料生物相容性优于未经处理镁合金AZ31B材料。  相似文献   
8.
第一鳃弓外胚间充质细胞体外培养模型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背景:在牙颌面的发育形成过程中,第一鳃弓作为过渡结构,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目前,国内外对于第一鳃弓外胚间充质细胞的研究资料相对较少.目的:分离培养小鼠第一鳃弓外胚间充质细胞.方法:显微解剖E9.5胎鼠第一鳃弓,采用组织块法和酶消化法对其进行原代培养,通过细胞形态观察、细胞生长曲线描记、计算细胞倍增时间和特异性标记物检测对其细胞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与结论:组织块法原代培养细胞的时间7~10 d,上皮细胞成分较多,酶消化法原代培养细胞时间两三天,上皮细胞成分较少,两组细胞传代后细胞形态、细胞生长曲线、群体倍增时间无明显差异.特异性标记物CD57/HNK1、波形丝蛋白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呈均一表达.提示采用酶消化法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数量充足、纯度较高、满足实验要求的细胞.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绿色荧光蛋白(GFP)转基因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体外定向诱导下的多向分化潜能。 方法 取6周龄GFP转基因小鼠1只,用密度梯度离心法结合贴壁法体外培养获得GFP转基因小鼠骨髓MSCs有 限细胞系(GFP-MSCs)。取第3代GFP-MSCs进行体外多向分化诱导:成骨诱导后进行碱性磷酸酶增殖活性检测及 茜素红钙盐染色;成脂肪诱导20 d后进行油红O染色鉴定;成神经诱导6 h后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神经元烯 醇化酶(NSE)的表达。结果 GFP-MSCs经成骨诱导后ALP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20 d后茜素红染色可见有橘红 色钙盐沉积;经成脂诱导后油红O染色阳性;经成神经诱导后,细胞形态由梭形转变为星状细胞,NSE染色呈强阳 性表达。结论 GFP转基因小鼠骨髓MSCs在体外诱导下具有多向分化能力,对GFP稳定表达无影响,可以作为研 究MSCs多向分化潜能机制的一个有效示踪工具。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一例同期于患者双侧下颌后牙区各植入一颗种植体,6个月后右侧种植体骨结合失败、松动取出,左侧种植体骨结合良好,常规修复并负荷。术后回顾分析发现该病例右侧下颌后牙区骨内存在影像学表现不明显的纤维骨性病变,并最终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颌骨纤维骨性病变主要是指一类在组织形态学上表现为纤维和骨化的混合性病变,这类病变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往往不明显,难以发现;或者与其他疾病表现相似,鉴别困难。本文通过对该病例失败原因进行分析,对颌骨纤维骨性病变临床、影像学及组织病理学的特征等进行相关文献回顾和讨论,以期为临床提供纤维骨性病变种植风险评估预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