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5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49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浆瓦皮素(ET)和心钠素(ANP)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中的作用。方法:尿毒症患者分为维持性血液透析不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组、维持性血液透析使用EPO组及尿毒辣症非透析组,以上3组各自分为高血压组和高血压正常组,另设健康对照组。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ET-1和ANP水平。结果:所有尿毒症患者血浆ET-1和ANP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维持血液透析使用EPO组血浆ET-1和ANP水平高于维持特性血液透不使用EPO组(P<0.05);各组中高血压亚组的血压ET-1水平及ET-1/ANP比值均高于其相应的患者的高血压同 浆ET-1水平井高升以及ET-1和ANP比值的增大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B 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 cell non-Hodgkin's lymphoma ,B-NHL)患者行化疗或免疫化疗后发生间质性肺炎(interstitial pneumonia ,IP )与美罗华(利妥昔单抗注射液)的相关性,并分析IP 发生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2010年1 月至2015年5 月期间266 例初治CD20+B-NHL患者的病例资料,将所有病例分为美罗华联合化疗组和单纯化疗组,分析IP 的发生与美罗华使用之间的关系,及其相关的临床特点。结果:化疗联合美罗华组中IP 的发生率9.6%(13/ 135)较单纯化疗组2.3%(3/ 131)高(P < 0.05),与IP 发生相关的临床特征包括老年、男性、初诊时淋巴细胞计数高于正常值、既往糖尿病史、病理亚型为弥漫性大B 细胞性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 );淋巴细胞绝对值超过正常范围(HR= 14.685,95%CI:3.137~63.234,P = 0.001)、糖尿病(HR= 8.811,95%CI:1.907~40.720,P = 0.005)、病理亚型为DLBCL (HR= 0.078,95%CI:0.012~0.489,P = 0.006)及美罗华的使用(HR= 6.769,95%CI:1.359~33.710,P = 0.020)是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不需要特殊处理。结论:美罗华可导致IP 的发生,可能与免疫力的降低及真菌感染相关,激素冲击疗法联合或不联合抗真菌治疗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硼替佐米(BTZ)对人类皮肤T细胞淋巴瘤Hut-78细胞系的细胞毒作用及其与吡柔比星(THP)联合应用的抗肿瘤效果。方法 采用MTT法观察BTZ、THP单药及两药联合不同给药顺序对Hut-78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利用中效方程分析两药是否存在协同效应。结果 BTZ、THP单药均能有效抑制Hut-78细胞的生长,且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培养48 h的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8.53 nmol/L和2515.27 μg/L。两药联合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当增殖抑制率>50 %时,THP序贯BTZ呈现拮抗效应,而BTZ与THP同时及BTZ序贯THP均具有协同效应,后者的抗肿瘤作用更为显著。结论 BTZ单药及其与THP联合体外可有效抑制T细胞淋巴瘤细胞增殖。BTZ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治疗T细胞淋巴瘤的靶向药物,为BTZ与THP联合治疗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原发性皮肤B细胞淋巴瘤(PCBCL)的高发年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1970年1月至2010年9月间天津市肿瘤登记中心共记录PCBCL 31例,其中26例临床资料完整。收集该26例患者的性别、年龄、首发部位、病变范围、病理类型、转移部位、治疗方法、生存期等资料并分析预后相关因素。数据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包处理,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单因素预后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预后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运用Forward LR法对变量进行筛选。结果 1970-2010年间资料完整的PCBCL 26例,临床表现不典型;病理类型以原发性皮肤滤泡中心淋巴瘤(12例)和原发性皮肤边缘带B细胞淋巴瘤(8例)最为常见,其次是原发性皮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腿型(4例)。随访显示,8例出现淋巴结受累,其中颈部4例,腹股沟4例;3例出现脏器受累,包括肺及胸膜1例、骨髓1例和中枢神经系统1例;多数患者经手术切除联合化疗或放化疗, 5年生存率为80.8%。统计分析显示,病理类型、乳酸脱氢酶、球蛋白与预后有关,而性别、年龄、首发部位、病变范围、内脏的受累、B症状、治疗方法、复发次数、β2微球蛋白、血红蛋白、淋巴细胞绝对值与预后无关。结论 PCBCL是一组罕见的结外淋巴瘤,高发年龄为39 ~ 66岁;临床表现不典型;5年生存率为80.8%;病理类型、乳酸脱氢酶、球蛋白与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Bcl-2、Ki-67在恶性淋巴瘤(Malignant lymphoma,ML)组织中的表达以及与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logous hematopoietic stem celltransplantation,AHSCT)预后的相关关系.方法:1)采用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法检测33例行AHSCT治疗的患者组织切片中Ki-67,Bcl-2的表达.并探讨Ki-67,Bcl-2的表达与预后的相关性.2)生存率统计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风险回归模型.结果:1)33例AHSCT治疗组,Bcl-2阳性表达组和阴性表达组移植后3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35.71%和88.89%(P<0.05);Ki-67阳性表达组和阴性表达组3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43.75%和85.71%(P<0.05),提示Bcl-2和Ki-67的表达与AHSCT的预后相关.2)Cox多因素分析显示,Ki-67和Bcl-2是影响ML患者AHSCT后无病生存的相关因素(P=0.043 7).结论:Bcl-2、Ki-67蛋白阳性表达的ML患者,AHSCT后易复发,可作为移植后预后判断的指标之一.Ki-67和Bcl-2是影响ML患者AHSCT无病生存的独立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6.
对比美罗华联合奥沙利铂和吉西他滨(R-GemOx)与RICE方案二线治疗复发或难治性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选取复发或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65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R-GemOx方案和RICE方案化疗。R-GemOx组方案为:美罗华,375 mg/m2静脉滴注,d0,吉西他滨(GEM)1 000 mg/m2,静脉滴注,d1、8;奥沙利铂(L-OHP)130 mg/m2,静脉滴注,d1;21天为1周期。RICE组方案为:美罗华,375 mg/m2,静脉滴注,d0;异环磷酰胺(IFO )1 g/m2,静脉滴注,d1~d3;Mesna解救400mg,静脉滴注q8h,d1~d3;卡铂(CBP),AUC=5,静脉滴注,d2;依托泊苷(VP-16 )100mg/m2,静脉滴注,d1~d3。21天为1个周期。每2周期进行疗效及毒性评价。结果:65例患者中,R-GemOx方案组,完全缓解(CR)4例(12.5%),部分缓解(PR)17例(53.1%),稳定(SD)6例,进展(PD)5例,总有效率(CR+PR)为65.6%,临床获益率(CR+PR+SD)达到84.4%。RICE组CR 4例(12.1%),PR 16例(48.5%),SD 7例,PD 6例,总有效率60.6%,临床获益率81.8%。两组的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其中R-GemOx组白细胞下降Ⅲ度5例,Ⅳ度2例;贫血Ⅲ度2例;血小板下降Ⅲ度4例,Ⅳ度2例。RICE组白细胞下降Ⅲ度16例,Ⅳ度5例;贫血Ⅲ度2例;血小板下降Ⅲ度5例,Ⅳ度3例。胃肠道反应RICE组较R-GemOx组为重,其中Ⅲ度2例,Ⅳ度1例。比较两组毒副反应,R-GemOx组在中性粒细胞减少,消化道反应方面明显好于RICE组(P<0.05)。而RICE组未出现一例末梢神经毒性。结论:R-GemOx方案是二线治疗复发或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较为安全且有效的化疗方案,其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PBL)的发病率、高发年龄和发病趋势、影像学特点、转移规律及不同治疗方法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总结1960年1月至2007年8月收治的49例PBL患者的资料,收集性别、年龄、病理类型、乳腺钼靶X线及B超检查、转移部位等资料并分析治疗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1960年至2007年间天津市平均人121数中PBL的发病率为59/1000万,高发年龄30~59岁;自1960年至2007年每10年间该病的发病率分别为2/1000万、3/1000万、0、13/1000万和32/1000万,非霍奇金淋巴瘤占绝大部分(48例),乳腺钼靶X线、B超、冰冻病理检查不典型,随访显示脏器受累以骨髓(9/49)、肺(7/49)、脑膜(4/49)和卵巢(4/49)多见,5年总体生存率仅为6.1%.根治术+化疗组患者预后均优于单纯肿物切除术+化疗组和全乳或区段切除术+化疗组(5年存活率分别为21.4%、0、0).结论 PBL是一组罕见的结外淋巴瘤,发病率逐年增加,临床及影像学表现不典型,易累及骨髓、肺、脑膜、卵巢,治疗方案以根治术联合化疗及局部放疗为佳,但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8.
替莫唑胺治疗恶性脑胶质瘤97例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国产替莫唑胺(TMZ)胶囊治疗恶性脑胶质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阳性药平行对照研究,将恶性脑胶质瘤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TMZ组)和环已亚硝脲对照组(CCNU)组.试验组于第1~5天给予TMZ胶囊150 mg/m2口服,第1天需同时口服CCNU安慰剂130 mg/m2;对照组于第1天口服CCNU胶囊130 mg/m2,第1~5天口服TMZ安慰剂150 mg/m2.两组均每28天为1个周期,连续治疗3个周期.结果 共入组97例,可评价疗效者86例:TMZ组42例,CCNU组44例.治疗12周后,TMZ组: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14例,稳定(SD)23例,进展(PD)4例;CCNU组:CR 3例,PR 1例,SD 29例,PD 11例.TMZ组和CCNU组的有效率(CR+PR)分别为35.71%和9.09%(P<0.01),临床受益率(CR+PR+SD)分别为90.48%和75.00%(P<0.05).TMZ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多为轻、中度.结论 国产TMZ胶囊治疗恶性脑胶质瘤的疗效优于CCNU,耐受性良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恶性脑胶质瘤的化疗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CF)在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PTCL-NOS)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60例PTCL-NOS患者肿瘤组织中的CD68和VEGF进行检测, 15例正常人淋巴结组织为对照。  结果  肿瘤组织中CD68阳性细胞平均含量为(56.5±18.6)个/高倍镜视野, 而对照组为(12.4±6.2)个/高倍镜视野(P< 0.01), 肿瘤组织与对照组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8.3%和26.7%(P< 0.05)。TAM与骨髓侵犯、IPI评分及疗效相关(P< 0.05)。TAM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的2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 OS)分别为23.6%和55.3%(P< 0.05)。VEGF的表达与肿瘤分期、骨髓侵犯和IPI评分相关(P & lt; 0.05), VEGF表达阳性组和阴性组的2年OS分别为22.9%和83.3%(P< 0.01)。单变量生存分析显示VEGF表达、TAM计数、肿瘤分期、IPI评分和疗效是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P< 0.05)。多变量分析显示VEGF和疗效是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P< 0.05)。  结论  TAM和VEGF在PTCL-NOS中表达明显升高, 单因素分析显示二者是PTCL-NOS的不良预后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仅VEGF是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血栓形成是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MHD时血液与体外循环异己材料,尤其是透析膜接触,可激活补体系统和免疫细胞,发生凝集反应等一系列体内反应,即生物相容性[1]。充分抗凝是保证MHD患者透析质量的关键。我们应用扫描电镜技术分析比较了普通肝素(UFH)、低分子量肝素(LMWH)抗凝时不同透析膜内表面血栓形成及细胞聚集的形态学变化,以期达到指导临床的作用。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MHD患者10例,原发病均为慢性肾小球肾炎,平均年龄54岁,透析龄6月~3年,所有患者均达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