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肝X受体在代谢和炎症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受体超家族成员是一类结构保守、配体依赖的转录调节因子,主要调节内环境稳定和生长发育的各个方面。肝X受体(Liver X Receptor,LXRs)-α(LXR-α)和β(LXRβ)(也被分别称作为NR1H3和NR1H2)属于核受体超家族,已被克隆出10多年,与其他核受体具有同源性序列。LXRs最初也被称作为孤核受体,不久之后陆续发现了LXR的天然配体,胆固醇代谢产物———氧化胆固醇,生理浓度下可以结合并激活这些受体,LXRs的功能和作用也日益受到重视〔1,2〕。1LXRs的分布和作用机制LXRα在肝脏高度表达,还在肾上腺、小肠、脂肪组织、巨噬细胞、肺和肾脏…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维持性血液(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应用左卡尼汀后血脂代谢的变化。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全面收集相关文献。制定文献纳入标准,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按Jadad评分进行文献质量评估。应用Review Manager5.0软件进行Meta分析,计算MHD患者应用左卡尼汀组和对照组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以及高密度脂蛋白的加权均数差值(WMD)及其95%CI。结果 (1)共检索到符合纳入标准的相关文献9篇,均为英文文献,研究内容为MHD患者应用左卡尼汀治疗或安慰剂对照,纳入分析的患者共259例,其中左卡尼汀治疗组134例,对照组125例,随访时间12周至6个月。(2)Meta分析结果提示:①MHD患者左卡尼汀组总胆固醇水平较对照组有降低倾向,但无统计学差异。②2组间三酰甘油水平、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无统计学差异。③左卡尼汀组低密度脂蛋白较对照组下降,有统计学差异。④进行亚组分析发现:左卡尼汀使用时间大于24w,血总胆固醇水平较对照组有明显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血三酰甘油水平较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伴高脂血症亚组进行分析,未发现组间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MHD患者应用左卡尼汀对血脂代谢有一定积极影响,且可能存在一定的时间效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血管生成素(Angiopoietins)及其受体Tie2在大龄GK大鼠肾皮质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自发性糖尿病动物(Goto—Kakizaki,GK)大鼠(GK组),在52周时取肾皮质进行病理切片,光镜检查;电镜观察超微结构改变;Re—alt—time RT—PCR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肾皮质血管生成素Ⅰ(Angiopoietin Ⅰ,Ang Ⅰ)、血管生成素Ⅱ(AngiopoietinⅡ,AngⅡ)、血管生成素受体Tie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并与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DM组)及正常SD大鼠(SD组)肾皮质进行比较。将Ang Ⅰ、AngⅡ、Tie2和VEGF与肾小球体积和肾小球细胞外基质(ECM)做相关性分析。结果:与SD组比较,GK组大鼠光镜下无病理改变;而DM组大鼠出现肾小球肥大和系膜基质增生;电镜下观察到GK组大鼠肾小球基底膜增厚。Real—time RT—PCR结果显示GK组肾皮质AngI、AngⅡ、Tie2、VEGFmRNA表达与SD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其AngⅡ和VEGF mRNA表达较DM组显著性减少(P〈0.05)。免疫组化半定量分析结果显示,GK组大鼠与SD组相比其肾皮质Ang Ⅰ表达显著性增高(P〈0.05),而AngⅡ、Tie2和VEGF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AngⅡ、Tie2和VEGF与肾小球体积呈显著正相关,VEGF与肾小球ECM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大龄GK大鼠仅有轻微早期糖尿病肾脏改变,Ang Ⅰ表达增高可能是GK大鼠不易发生严重糖尿病肾损害的原因之一,AngⅡ和VEGF可能参与了糖尿病肾病的发病,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促进血管增生和ECM增多。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高糖对人THP-1巨噬细胞肝X受体(LXR)和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子A1(ABCA1)表达的影响。 方法 人THP-1单核细胞经佛波脂(PMA)诱导转化成巨噬细胞。用CD68检测巨噬细胞表面标志物表达。以不同浓度葡萄糖(5.6、11.1、22.2、33.3 mmol/L)和不同时间(0、0.5、2、6、12、24、48、72 h)刺激巨噬细胞,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其LXRα、LXRβ、ABCA1 mRNA表达;Western 印迹法检测LXRα、LXRβ和ABCA1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相互间作用。 结果 PMA诱导72 h后,TPH-1细胞CD68呈阳性表达。与正常浓度糖(5.6 mmol/L)刺激比较,高糖刺激24 h后,TPH-1巨噬细胞LXR和ABCA1 mRNA和蛋白表达均下调。高糖刺激30 min后, LXRα、LXRβ和ABCA1 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2 h后开始下调,随着时间延长而逐渐减少。 结论 高糖可能通过抑制LXR和ABCA1的表达,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大鼠是一种新型的糖尿病大鼠品系,和其他许多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啮齿动物模型相比,GK大鼠没有肥胖和高血脂。它是通过连续数代近亲繁殖葡萄糖不耐受的Wister大鼠而发展起来的。GK大鼠的高血糖和年龄依赖的肾结构改变是相关的,这些现象,与长期患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但不发展为显性肾脏疾病的患者是相似的。在GK大鼠中,高血糖不伴有明显的蛋白尿和进行性肾病。本文主要就近年国内外有关对GK大鼠中的代谢特征,肾脏改变以及继发性有害刺激,例如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高盐饮食诱导高血压,盐皮质激素性高血压等,对肾脏形态和功能的影响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加巴喷丁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血液透析病人不宁腿综合征(RLS)的疗效.方法:选取5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伴RLS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所有病人予常规血液透析及对症治疗;观察组病人每晚睡前口服加巴喷丁300 mg,疗程8周;并每2周给予1次血液灌流治疗.使用RLS评分量表(IRLS)评分评价病人RLS有无改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评估治疗后病人睡眠障碍有无改善,视觉模拟(VAS)评分评价疼痛病人改善情况.并检测病人治疗前后病人血清铁蛋白、甲状旁腺素(PTH)、钙、磷等指标.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病人的RLS严重程度、PSQI和VAS评分均明显下降(P<0.01);对照组的RLS严重程度和PSQI评分也有所下降(P<0.01),但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指标的下降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病人铁蛋白均有所上升(P<0.01和P<0.05),PTH、Ca、P指标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病人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加巴喷丁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能明显缓解病人不宁腿症状,并改善病人的睡眠质量,且没有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10年前、后原发性肾小球病的临床病理类型分布及变化的特点。方法收集2001年1月至2002年6月(10年前)以及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10年后)行肾穿刺活检并确诊原发性肾小球病患者的资料,对青、中、老年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0年来我科行肾穿刺的中老年人所占比例明显上升。(2)10年前、后临床分型均以慢性肾小球肾炎最常见,其次是。肾病综合征。不同年龄组肾病综合征比例随着年龄增加而上升,慢性肾小球肾炎则相反。(3)IgA肾病、膜性肾病和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均较10年前明显增加。膜性肾病比例随年龄增加呈升高趋势。微小病变则相反。结论10年来行肾穿刺的中老年人所占比例上升,原发性肾小球病临床分型分布无明显变化,病理分型分布发生变化,且不同年龄组病理类型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