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钟晓娇  刘丽娜  王磊  肖婷婷  黄静 《贵州医药》2022,(5):688-691+841
目的 测定自制羧甲司坦缓释片的释放度,并与市售羧甲司坦片释放度比较,为处方优选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测定羧甲司坦缓释片释放度,检测波长为567 nm。采用桨法,以pH=6.6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作为释放介质,转速为100 r/min进行药物释放度测定,取样时间点为1 h、2 h、4 h、6 h、8 h、12 h。结果 羧甲司坦缓释片在1.6~14.4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回归方程为:A=0.0695c-0.0898,r=0.9993,平均回收率为99.05%,RSD为1.8%,重现性良好(RSD=0.35%)。羧甲司坦缓释片2 h时累积释放接近30%,8 h时接近90%,0~12 h释药曲线符合一级释药模型。羧甲司坦普通片在1 h时累积释放超过95%。与市售普通片相比,自制羧甲司坦缓释片缓释效果明显。结论 本课题所建立的释放度及含量测定方法操作简单,方便,稳定,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羧甲司坦缓释片释放度测定。自制羧甲司坦缓释片释放速度明显低于市售羧甲司坦片,缓释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索羧甲司坦缓释片的最佳处方与制备工艺.方法 采用单因素试验结合正交试验方法,以释放度作为考察指标对羧甲司坦缓释片的填充剂、粘合剂、崩解剂及亲水凝胶骨架材料的组成与用量进行考察,筛选羧甲司坦缓释片的最佳处方.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以硬度、表观形态和脆碎度综合评分作为指标,对羧甲司坦缓释片的湿法制粒压片工艺的干燥温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TEE引导下外科微创封堵治疗房间隔缺损(ASD)、室间隔缺损(VSD)的价值。方法 58例ASD和129例VSD患者接受TEE引导下外科微创封堵治疗。术中行胸壁小切口暴露心脏,于TEE监测下选择右心房或右心室穿刺点,指引动脉止血鞘通过缺口后释放封堵装置,待TEE多切面证实封堵器位置良好、无明显残余分流及瓣膜并发症后释放封堵器。结果 58例ASD均封堵成功,术后即刻TEE见8例封堵器周围微量残余分流。129例VSD中,114例VSD封堵成功,其中19例术后即刻TEE检查见残余分流,2例右心室流出道血流速度增快,1例变更右心室壁穿刺点后导丝顺利进入缺口;15例转行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修补术。结论 TEE可用于指导外科微创封堵治疗ASD和VSD,包括测量缺损大小和位置、选择封堵器型号、确定手术路径、引导封堵器释放和评估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TEE)评估左心耳封堵术中塞式、盘式封堵器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23年1月在本院拟行左心耳封堵术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共100例进入研究。收集所有患者的TEE资料,分析TEE在塞式、盘式左心耳封堵器术中的监测要点。结果:95例患者成功植入封堵器,成功率95.0%(95/100)。其中,47例采用塞式封堵器,48例用盘式。两组封堵器中TEE测量的左心耳开口最大直径与所选用封堵器平均尺寸均密切相关(P<0.001)。释放伞即刻塞式封堵器10例出现残余分流,盘式12例,两种器械残余分流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85,P=0.667)。但塞式封堵器残余分流颈宽度小于盘式封堵器例(t=3.120,P=0.01)。结论:TEE评估不同类型封堵器有不同侧重点,精准影像评估对于左心耳封堵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单纯超声心动图引导经皮封堵房间隔缺损(ASD)技术成熟,解剖上要求ASD边缘距离冠状静脉窦、上下腔静脉及肺静脉开口≥5mm,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较经胸超声心动图能更准确评估缺口大小、残存边缘及解剖特点。本例患儿单纯使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引导经皮封堵ASD合并永存左上腔静脉且距离冠状静脉窦口残端缺乏成功,为此类患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