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尿沉渣、尿标志物联合诊断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后肾损伤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022年3月浙江省诸暨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肾结石患者66例,所有患者均行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治疗。66例患者在术后有1例发生肾损伤,65例无肾损伤。在手术前及手术后收集所有患者的尿标本并计算尿沉渣积分、检测尿标志物相关指标。结果 术后有肾损伤者与无肾损伤者在手术治疗前的尿沉渣积分、尿标志物指标水平无明显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肾损伤者的尿沉渣积分(2.73±0.55)、β2-MG(253.69±42.31)μg/L、尿微量白蛋白(40.03±15.24) mg/L、尿α-1微球蛋白(23.37±9.29) mg/L、尿转铁蛋白(3.98±1.13) mg/L、LDH(143.17±20.58) U/L指标水平明显高于无肾损伤者的尿沉渣积分(1.37±0.28)、β2-MG(175.12±37.08)μg/L、尿微量白蛋白(13.72±1.06) mg/L、尿α-1微球蛋白(6.07±2.02) mg/L、尿转铁蛋白(1.86±0.52) mg/L、L...  相似文献   
2.
鲍氏不动杆菌流行株耐药基因及菌株亲缘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了解鲍氏不动杆菌(ABA)流行株耐药基因携带状况和菌株的亲缘性,为医院流行病学溯源提供依据.方法对39株ABA采用PCR检测19种耐药基因(TEM、SHV、PER、VEB、GES、CARB、CTX-M-1群、OXA-23群、OXA-24群、IMP、VIM、DHA、aac(3)-Ⅰ、aac(3)-Ⅱ、aac(6')-Ⅰ、aac(6')-Ⅱ、ant(3")-Ⅰ、ant(2")-Ⅰ、qacE△1-sull).结果 TEM阳性13株(33.3%)、OXA-23群阳性20株(51.3%)、aac(3)-Ⅰ阳性25株(64.1%)、aac(6')-Ⅰ阳性25株(64.1%)、ant(3")-Ⅰ阳性29株(74.4%)、qacE△1-sull阳性32株(82.1%),其余基因均阴性;聚类分析提示存在克隆传播现象.结论 ABA流行株β-内酰胺酶、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和消毒剂-磺胺耐药基因携带率高,存在克隆传播医院感染流行的危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医院近两年阴沟肠杆菌临床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 药敏试验采用K-B法,AmpC酶和ESBLs检测采用三维试验.结果 共分离106株阴沟肠杆菌,烧伤科是检出最高的科室;菌株检出数最多的标本是痰、创面、胆汁和引流液;药敏结果表明,阴沟肠杆菌对青霉素类、一、二代头孢菌素及头孢西丁高度耐药,第三、四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为24.5%~50.9%;共检出产ESBLs菌29株,检出率27.4%;检出产AmpC酶菌43株,检出率40.6%,其中有23株为同时产ESBLs和AmpC酶.结论 阴沟肠杆菌的临床检出率和耐药率日趋严重,应加强实验室的检测,以控制阴沟肠杆菌引起的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洋葱伯克霍尔德菌(BCE)临床感染特点和耐药现状.方法 对2006-2007年从各类临床标本中分离到的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株统一用K-B法进行体外药敏试验,并对患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分离菌株最多的标本是痰液18株(39.1%)和血液9株(19.6%);分离菌株最多的病区是ICU 28株(60.9%);药敏试验结果 表明,氮苄西林/舒巴坦全部耐药,阿米卡星等3种氨基糖苷类药物以及环丙沙星,哌拉西林和亚胺培南耐药率高达63.0%~84.8%,复方新诺明、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40.0%.结论 严重的基础性疾病,频繁的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过多、过滥使用均是引起BCE感染的主要原因,BCE感染时抗菌药物可选用美罗培南、复方新诺明、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哌酮/舒巴坦.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同一实验室不同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的可比性和临床可接受性。方法按照NCCLS EP9-A2的文件要求,每天选取8例新鲜全血标本,共测定5 d。以Coulter LH750血细胞分析仪为参比仪器,Sysmex XE-2100、Mindray BC-5800仪器为比对仪器,对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PLT)5个主要参数进行比较,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改进修正法案(CLIA88)标准的1/2进行判断。结果与Coulter LH750比较,其他两台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均与其有良好的相关性(P〉0.975),相对偏差均P〈1/2CLIA88的允许误差。结论 3台血细胞分析仪主要参数的相对偏差为临床可接受范围,测定结果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绍兴地区鲍氏不动杆菌(ABA)临床分离株β-内酰胺酶基因型的特点,并探讨其与多药耐药的关系。方法用K-B法检测ABA对7类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18种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结果 254株ABA中多药耐药株占47.6%;其中85株ABA基因检测结果:ADC阳性73株,占85.9%,OXA-23群阳性50株,占58.8%,TEM阳性23株,占27.1%,其余基因均阴性;阳性株中单一基因阳性占24.7%,同时有2~3种基因阳性占75.3%。结论绍兴地区ABAβ-内酰胺酶基因型其特点是基因的携带率高、基因型相对集中、基因型别涵盖面广,同时携带≥2种基因的现象是主流,多基因携带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是导致多药耐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含酶抑制剂复合药对常见非发酵菌体外抗菌活性,为临床抗菌药物的选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8-2009年住院患者标本分离的566株非发酵菌,包括鲍氏不动杆菌(ABA)247株,铜绿假单胞菌(PAE)221株,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MA)82株,洋葱伯克霍尔德菌(BCE)49株,用K-B法检测4种含酶抑制剂复合药的体外药敏情况。结果 4种非发酵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均显示高度耐药,耐药率为85.0%~100.0%,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最低,为18.3%~34.7%;与原药比较,头孢哌酮/舒巴坦对ABA和SMA的敏感率提高最为明显,分别从27.1%和42.7%上升至78.5%和81.7%;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PAE和SMA也有较好的协同效果,敏感率分别从29.0%和17.1%上升至58.4%和52.4%。结论在选用含酶抑制剂复合药时必须根据该细菌的总体耐药状况、产生何种β-内酰胺酶以及原药的抗菌效果等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尿沉渣、尿标志物联合诊断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后肾损伤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022年3月浙江省诸暨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肾结石患者66例,所有患者均行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治疗。66例患者在术后有1例发生肾损伤,65例无肾损伤。在手术前及手术后收集所有患者的尿标本并计算尿沉渣积分、检测尿标志物相关指标。结果 术后有肾损伤者与无肾损伤者在手术治疗前的尿沉渣积分、尿标志物指标水平无明显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肾损伤者的尿沉渣积分(2.73±0.55)、β2-MG(253.69±42.31)μg/L、尿微量白蛋白(40.03±15.24) mg/L、尿α-1微球蛋白(23.37±9.29) mg/L、尿转铁蛋白(3.98±1.13) mg/L、LDH(143.17±20.58) U/L指标水平明显高于无肾损伤者的尿沉渣积分(1.37±0.28)、β2-MG(175.12±37.08)μg/L、尿微量白蛋白(13.72±1.06) mg/L、尿α-1微球蛋白(6.07±2.02) mg/L、尿转铁蛋白(1.86±0.52) mg/L、L...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肺炎克雷伯菌医院感染的临床分布及其耐药现状,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对近两年临床分离的470株肺炎克雷伯菌,采用K-B法检测其对15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用三维试验检测AmpC酶和ESBLs.结果 菌株分离最多的临床科室是ICU和烧伤科,检出率最高的标本是痰液和创面;药敏结果表明,肺炎克雷伯菌对青霉素类,一、二代头孢菌素,喹诺酮类和复方新诺明等药物的耐药率51.1%~88.3%,第三、四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为32.6%~40.4%,未发现对美罗培南耐药株,但有2株对亚胺培南耐药;共检出产ESBLs菌152株,检出率32.3%,检出产AmpC酶菌29株,检出率6.2%,其中有21株为同时产ESBLs和AmpC酶.结论 下呼吸道感染是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最常见临床类型,ICU、烧伤科是医院感染的高危病区,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日趋严重,应加强实验室检测和信息反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肛周脓肿病原学分布及主要病原菌的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应用抗菌药物,提高治疗疗效.方法 于手术时取脓液做细菌培养,药敏试验采用K-B法,ESBLs检测采用纸片协同确证法.结果 2009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的113例患者标本细菌培养阳性82例,阳性率72.6%;共分离细菌125株,其中肠杆菌科细菌占60.8%,革兰阳性球菌占24.0%,非发酵菌占15.2%,混合感染占52.4%;大肠埃希菌(ECO)、肺炎克雷伯菌(KPN)和铜绿假单胞菌(PAE)对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耐药率为69.2%~80.0%、第三、四代头孢菌素为42.3%~73.3%;ECO和KPN对碳青霉烯类全部敏感,PAE则有10.0%菌株耐药;对含酶抑制剂复合药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普遍较低;ESBLs检出率,ECO为38.5%,KPN为42.9%.结论 肛周脓肿感染的病原菌以肠杆菌科细菌为主,且菌株的耐药率和ESBLs检出率均较高,临床应提高标本送检率,根据细菌培养、药敏试验及ESBLs检测的结果,合理选用或调整治疗用药,控制耐药菌的产生和播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